"彩虹魚"在新不列顛海溝成功進行"海底蹲點調查"
8月18日,“彩虹魚”萬米級著陸器成功浮出海面。
在新不列顛海溝6748米深的一個海洋環境調查站位,“張謇”號科考船上的“彩虹魚”萬米級著陸器成功開展作業,在海底進行了18個小時的“蹲點調查”。新華社記者 張建松 攝
新華社“張謇”號8月18日電(記者張建松、岑志連)在新不列顛海溝6748米深的一個海洋環境調查站位,“張謇”號科考船上的“彩虹魚”萬米級著陸器成功開展作業,在海底進行了18個小時的“蹲點調查”。
“張謇”號于17日抵達南緯6度59分、東經149度47分的這個調查站位,布放下“彩虹魚”萬米級著陸器,讓它潛入海底,執行地形地貌拍攝、採集海水數據、誘捕宏生物等海洋環境調查任務。18日,這片海域颳起了六七級陣風,海況較差。但著陸器成功浮出水面,並最終收回母船。
“彩虹魚”萬米級著陸器是六邊體金屬結構的設備。設備最上端安裝了12個橘黃色浮球和水面定位通信系統,中間搭載了攝影機、攝像機、閃光燈、採水、溫鹽深感測器等設備,最下端是釋放機構,還攜帶了兩個宏生物誘捕器。兩個最關鍵的設備——水下控制系統和能源供給系統,藏在最中間的兩個浮球裏。這些玻璃材質的浮球,能抵抗11000米的深海壓力。
在新不列顛海溝成功開展作業,是“彩虹魚”萬米級著陸器自研製以來,第一次在水深超過6000米的深淵帶進行作業;也是我國正在打造的萬米級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裏,第一個走出國門、投入實際應用的“科考利器”。
由上海海洋大學與上海彩虹魚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萬米級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裏,由科考母船“張謇”號和三台萬米級著陸器、一台萬米級無人潛水器、一台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共同組成。“張謇”號首航到巴布亞新幾內、併為新不列顛海溝海洋環境調查提供深海科技服務,標誌著這一項目邁出了重要一步。
17日,在新不列顛海溝海域,“張謇”號上的“彩虹魚”項目團隊還收到了中國駐巴布亞新幾內亞大使館發來的慰問信。信中表示:“張謇”號一路劈波斬浪、風雨兼程,來到千里之外的巴新,對複雜陌生的海域進行環境測評,既對外展示現代中國的科技進步,又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對利用科學技術保護海洋的積極姿態。這也是中國和巴新民間科考合作的一次有益嘗試,相信可以進一步推動兩國在海洋科技等領域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