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國金牌熱退燒 外媒:體育體制改革重於金牌數

2016-08-19 10:16:36|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顏觀潮

  原標題:中國金牌熱退燒 外媒:體育體制改革重於金牌數

  參考消息網8月19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人對奧運金牌的迷戀也許在減少,對於未能獲得奧運金牌的參賽選手,粉絲們不再像過去那樣苛刻。他們更讚賞有個性的運動員,而不是比賽機器。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8月17發文稱,對一直尋求用奧運會成功來提高聲望的中國政府來説,一些運動隊表現不佳是一個挑戰。在奧運會開始時熱情高漲的官方媒體,上周竭力降低人們對中國奧運代表團的期望。

  文章稱,長期以來,中國一直以一門心思追求奧運金牌著稱。有潛力的運動員在小時候就被挑選出來,以奧運會奪金為目標進行訓練——他們往往從事當局指定的某項運動。對媒體或者公眾來説,運動員只有獲得金牌才夠好,奧運會成功也被視為國家崛起的有力象徵。

  中國派出416名運動員前往裏約熱內盧,這是其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外奧運代表團。它曾希望在本屆奧運會上奪得30到36枚金牌。這個目標現在看來似乎有些遙不可及,但中國隊仍有可能超越英國佔據第二位——自2004年以來它在每屆奧運會上均佔據第二的位置。畢竟,中國代表團的表現還不能用“失敗”這個詞來描述。

  不過有些東西正在改變,中國人對奧運金牌的迷戀也許在減少。一位網民寫道:“為什麼哭泣?中國不再是靠金牌來顯示存在感的國家了。這只是體育。”

  文章稱,事實上,國家關注的焦點一直是培養精英運動員,而不是資助基層運動。這意味著普通老百姓與某些運動之間的聯繫並不深:如果中國在比賽中贏不了,他們會迅速對其失去興趣。在互聯網時代,一家人聚在一起圍著電視機看奧運比賽的場景正在慢慢消失。

  價值觀也在發生變化。年輕一代喜歡像傅園慧這樣的運動員——這位古靈精怪並非常謙虛的游泳選手贏得了許多人的喜愛,儘管她只獲得一枚奧運會銅牌。對於未能獲得奧運金牌的參賽選手,粉絲們不再像過去那樣苛刻。他們更讚賞有個性的運動員,而不是比賽機器。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8月17日報道,裏約奧運會期間,中國國內有關“舉國體制”的辯論又起,甚至演變成了某種意識形態之爭,這遮掩了中國體育體制改革的迫切性。

  傳統上,體育強盛常被視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就美國、中國、英國等幾個大國來説,對奧運會這樣重大國際賽事獎牌數量的重視差別也許有限,最大的差別在於體制,以及由此産生的投入和結果之間的差距。

  中國在半個多世紀前模倣蘇聯,集中社會的有限資源,以國家利益為目標,以計劃經濟甚至軍事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發現、培養和訓練運動員的方法,使得中國在不少體育比賽中取得突破。這極大振奮了廣大人民的自豪感。

  但這一多年來缺乏變化的體制帶來了種種問題,並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步日益突出,特別是全額依靠國家投入、層層疊疊官僚的不透明機制,不僅落後於中國其它市場經濟領域的改革開放步伐,更産生了種種不公平甚至腐敗的現象,這是中國體育發展的瓶頸。

  支持“舉國體制”的評論者説,這一體制有利於社會流動和公平,使得體育不僅是富人可以從事的活動,還是許多貧寒農家子弟人生發展的捷徑。

  而反對這一體制的人們指出:不透明不公平的機制導致運動員選拔、培養和比賽中出現多種腐敗現象,扭曲了奧林匹克公平競爭的精神,過高的投入和低下的效率,遏制了開展群眾體育項目和普及社會大眾體育。

  目前,國際體育競技水準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國家的醫學等多方面的科技水準,培養一個成功的運動員除了刻苦訓練外,往往還需要運動科學、數學、統計學等方面的支撐。但很多問題並非是金錢就能解決的,機制是個關鍵問題。

  中國體育官員也承認,以國家隊為龍頭的“一條龍”式訓練體系,成才率低,很多基層人才培養粗放,在低水準上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在優勢項目上人才浪費,而弱勢項目又資源不足。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