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人類為何要做夢? 研究顯示確實與日有所遇相關
原標題:揭秘人類為何要做夢? 研究顯示確實與日有所遇相關
我們每個人都會做夢,夢中充滿了各種各樣光怪陸離的景象。一個多世紀以來,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一直想參透這一睡眠中獨有的“思考方式”。但由於夢時常違背邏輯,而且似乎被緊鎖在做夢者的腦中,無法實時將內容告知外界,而使得“夢到底有什麼用”成為了一個謎。
我們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覺,而四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做夢。夢境像是一系列不按常理出牌的混亂內容,它的構成無序,主題也出人意料。夢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影像、聲音、氣息、味道、觸感以及情緒,時常有一個或多個情景連續上演。但人類為什麼會做夢,夢有什麼作用,一直是個謎,科學家對此知之甚少。
雖然50多年前,科學家就知道睡眠包括慢波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都會做夢。但一個多世紀以來,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一直未能參透這一睡眠中獨有的“思考方式”。因為夢時常違背邏輯,而且似乎被緊鎖在做夢者的腦中,做夢者無法實時將內容告知外界。
最近,通過多導睡眠圖、腦電圖(用電極測量頭皮電流從而獲得腦部活動信息的方法),以及利用感測器測量眼動、肌肉緊張度、心率、呼吸量等,研究人員對“夢所扮演的角色”進行了多種詮釋。
夢是慾望被壓抑的一個出口嗎
19世紀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了夢所扮演的角色。他認為夢是一個“出口”,表達了人的潛意識,尤其是清醒時被壓抑的慾望。夢的內容不會直接體現這些令人困擾的慾望,因為這些慾望在睡眠時可能仍然會被自身的過濾功能所遮掩,因此夢有時候才會有奇怪難解的故事。此後,精神分析學家們推廣了這一學説,斷定夢境表達了人們日間沒有滿足的慾望,不管是自己意識到還是沒有意識到的。弗洛伊德還認為夜驚體現的是已經忘記的心靈創傷。
弗洛伊德的理論被廣泛傳播,許多病人時至今日仍然相信,但這些理論從未獲得任何科學驗證。恰恰相反,好幾項實驗得出了與弗洛伊德理論相悖的結論。神經科學家伊斯梅特·卡拉坎就曾在1970年要求一群年輕男性兩周內不進行自慰或發生性關係,以此來了解他們與情色內容有關的夢是否會增多,然而結果是完全沒有。
夢是大腦在夜間運轉的副産品嗎
面對“夢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哈佛大學教授艾倫·霍布森的回答比較極端:沒有意義。他認為,夢僅僅是腦在夜間運轉産生的副産品。他認為有一種“激活器”啟動了海馬體及大腦的感覺和情緒區域,這些區域隨後利用我們的記憶製造出了圖像和感覺。這個激活器可能是藍斑區,也就是腦幹中的一個小區域,它不僅可以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抑制肌肉運動,而且還可以引起指尖的顫動或眼球的轉動。
某些腦區域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活動較少,尤其是掌管批判性思維和理性思考的前額葉皮層區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一階段的夢中有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奇異事件。另一些區域反而特別活躍,例如視覺區域和運動皮層,因此夢中會出現多種多樣的動作和畫面。掌管情緒的杏仁體在夢中也經常過於活躍,因此許多夢情緒色彩豐富。快速眼動睡眠期間,腦幹中的藍斑區還會抑制身體動作(患有某些病的人除外)。不過,在慢波睡眠期間,科學家還沒能建立起腦活動和夢境的相關聯繫。
有證據顯示,構成夢境的一些基本元素的確是由腦幹提供的。這來自於對一種罕見病患者的觀察。罹患這種病症的人喪失了精神上的自我激活能力,即使清醒時腦中也不會自發産生任何想法。但科學家發現這些患者還是可以做夢,儘管夢非常短,並且很少有什麼劇情。也就是説,在腦幹激活器的作用下,患者腦內出現了一些畫面,但是僅此而已,因為人腦剩下的部分無法繼續“編織”夢境。
在正常的生理情況下,夢中天馬行空的故事就是腦為了解釋腦幹提供的互相毫不相干的內容而做出的混亂嘗試。美國神經學家霍華德·羅夫瓦爾格將這種觀點總結為“夢産生於腦幹,腦的其他部分將它裝扮起來”。
夢是模擬險境教人如何免於死亡嗎
2000年,芬蘭圖爾庫大學的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安蒂·雷翁索提出了一個創新的理論,他認為夢境是用來模擬一個險境,做夢可以讓人學著更好地面對危險。
雷翁索發現夢中時常出現攻擊、追逐和危險動物等畫面。青年人的夢中60%—77%都是充滿威脅的,而研究人員通過解讀貓狗的夢中動作發現,它們的夢也充滿了獵殺和搏鬥。
這位心理學家認為,做夢可以訓練我們的逃脫、反擊、適應等自衛能力。從這一點來看,夢的效果比想像更好,因為睡眠者是真的相信自己身臨其境,感受到真實環境中的情緒並全方位沉浸在一個三維環境中,所有感官和運動器官都被調動起來。
2007年蒙特利爾大學的托雷·尼爾森的研究支持了模擬險境的理論。這位心理學家分析
了200位剛生完孩子的母親的夢,發現其中86%與她們的嬰兒有關,而更有73%的夢描述了她們的嬰兒處於險境(如孩子因為母親的疏忽而在嬰兒床裏發生窒息,或是從搖籃掉落等),母親做了這樣的夢後時常突然醒來。
在醫院睡眠疾病科每夜所觀察到的病症情況也支持了這種理論:幾乎所有夜驚的情況都是患者夢到了天花板坍塌、溺水、毒蛇等迫在眉睫的生命危險,患者會因此奮力逃離睡床,而與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有關的噩夢則主要與攻擊行為有關,在這種情況下睡眠者會猛力揮拳踢腳來反擊夢中的攻擊。
做夢可以更好地消化負面情緒嗎
科學家研究發現,快速眼動睡眠階段的夢中尤其容易充斥著負面情緒,這是因為該階段腦部杏仁體(腦的情緒中心)十分活躍。
蒙特利爾大學的托雷·尼爾森和羅絲·列文提出,在這個睡眠階段,腦的特殊配置讓其可以通過“空轉”來讓自己更好地適應記錄下的圖像和情緒。此外,他們還認為主管短時記憶的海馬體會與杏仁體對話,將前一天産生的恐懼或困難情緒與其他一些可能不相關的、更加中性的事物結合起來,以便更好地“消化”這些負面情緒,這正是夢中一些毫不相干的事物會奇怪地聯繫起來的原因。
更廣泛地説,這樣的情緒訓練可能也是睡眠的一個功能——人常説,從絕望走向希望最短的路徑就是睡個好覺。2011年,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馬修·沃克做了一個實驗。他向實驗對象展示了一些可怕的畫面(戰爭畫面或殺人現場),併發現實驗對象的杏仁體首先有強烈激活反應,但當實驗對象睡了一晚後,第二天再展示類似畫面時他們的杏仁體就幾乎沒有反應了。這説明,腦已經非情緒化,且以更加高效的方式存儲了信息。另外,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腦前部掌管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的前額葉被激活,而杏仁體的活動變得更弱,這就好像理智與情感在進行一場辯論,最後持久地改變了兩者的關係,最終夢中之人因此受益。
夢會加深記憶使學習效果更好嗎
另外一個理論認為,夢會對前一天發生的真實事件進行重組並重現,從而加深對事件的記憶。許多實驗證實,在學習之後睡一段時間可以提高學習品質,比在同樣長的一段時間裏保持清醒記憶更深。例如新學了一段鋼琴曲,睡後再彈相對而言犯的錯更少,彈的速度也更快。在一個長時間午休(一個半小時左右)或是睡一整晚之後,記憶效果可以提高20%。另外,一些在學習中激活的大腦區域 (甚至具體到激活的神經元)在睡眠期間會被重新激活,且激活強度很大,第二天學習表現會更好。
這是否説明,學習的內容會反映在夢的內容裏?似乎的確如此。許多研究顯示,夜有所夢(地點、事物、任務)確實和日有所遇相關。2003年,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馬格達蓮娜·福斯和同事曾讓受試者記錄並比較自己兩周間的夢境和白天的活動,他們發現大多數夢的主題、情緒和人物都與近期發生的事件有關。
稿件來源: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中文版)
撰文:伊莎貝爾·阿努爾夫(Isabelle Arnulf)
翻譯:石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