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沙漠邊緣的這座城市,除了香梨,還有另一張名片

2016-08-19 09:49:10|來源:環球網|編輯:劉維靖

  【環球網報道 記者 趙友平】道路旁桐樹、柳樹綠樹成蔭,十字路口有萬壽菊點綴,如果不是提前有人告訴你,這是處於沙漠邊緣的城市庫爾勒,你一定會以為它是南方的某個小城。

  庫爾勒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簡稱巴州)的首府,地處沙漠邊緣,距有“死亡之海”之稱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直線距離僅70公里,乾旱少雨,空氣乾燥。城市被沙漠、戈壁、荒山所包圍,自然條件極為惡劣,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如今,昔日遍地不見草的戈壁荒灘變成了處處鳥語花香的花園和綠洲,成為西北乾旱地區植樹造林防沙治沙的典範。

  沙漠邊緣的這座城市,除了香梨,還有另一張名片

  庫爾勒龍山公園以前的模樣。

  由新疆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巴州黨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穿越樓蘭”大型網絡文化活動8月18日走進新疆庫爾勒,記者為這座山水梨城(因盛産馳名中外的“庫爾勒香梨”而得名)防沙治沙的魄力所折服。

  沙漠邊緣的這座城市,除了香梨,還有另一張名片

  庫爾勒龍山公園如今變了模樣。

  説到庫爾勒的綠化,就不得不提到一個老人——王成幫。

  記者見到王成幫老人時,他正在花圃大棚跟工人們忙碌著。很難想像,眼前這位有著60年黨齡的正退休幹部,近30 年來,沒讓國家掏一分錢,在一片鹽鹼灘上,培育種植各種樹木200余萬棵,培育的樹苗價值超過110余萬元,為梨城百姓留下了一片又一片的綠樹濃蔭。

  老人今年80歲了,退休前擔任過新疆軍區步兵第四師副參謀長。1992年退休後,一直熱愛綠化的他義務加入到庫爾勒市城市綠化工作中來。

  1994年,王成幫成為庫爾勒塔指園林隊一名不要工資的編外合同工。2001年,塔指基地的大規模綠化工作結束後,王成幫又來到庫爾勒市園林局當起了義務育苗員,一直幹到現在。

  2001年,王成幫意外發現了一棵具有樹形好、病蟲害少、能抗旱的柳樹。他就開始著手將這種樹培育成綠化樹。為了表彰王成幫對園林綠化作出的貢獻,庫爾勒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將新培育的綠化樹命名為“成幫柳”。如今,庫爾勒市正大力推廣“成幫柳”。經他培育的“成幫柳”現已成為巴州地區唯一以人名命名的樹種。同時,也成為了文明城市庫爾勒市的又一個“綠色地標”。

  沙漠邊緣的這座城市,除了香梨,還有另一張名片

  秋天的“成幫柳”。

  在庫爾勒,還有一個口口相傳的故事——王成幫老人種樹治病的“轉移療法”。

  2005 年,王成幫被確診為肺癌晚期,醫生説,餘下的時間也就6 個月。醫院建議轉解放軍301 醫院治療。王成幫聽説要去北京治療,立馬從床上坐起來:“我一個被判‘死刑’的人,還到北京治療啥!把這些看病的錢,用在部隊建設上吧!”

  王成幫堅持要出院。之後,老人每天早早就來到苗圃,鋤草、修枝、松土、施肥。一年一年地過去了,當年的樹苗成了林,王成幫感覺肺部疼痛明顯減輕了。去醫院檢查,奇跡出現了,他體內的癌細胞竟然消失了,醫生都感到驚訝!而王成幫稱這為“轉移療法”:“我一年365 天,從早到晚都在苗圃裏幹活,心裏就想著快快把這些樹苗培育大,沒有時間去想身上的病。病這個東西,你沒時間想它,它自然就跑了!這叫‘轉移療法’。”

  2011年6月,王成幫也因此獲得第二屆自治區道德模範光榮稱號,然而他總是把這些榮譽作為對自己的鼓勵和鞭策,他説:“余生義務綠化植樹永不停歇!”

  沙漠邊緣的這座城市,除了香梨,還有另一張名片

  退休後的王成幫老人仍然長年一身老式綠軍裝。

  王成幫老人綠化的故事是庫爾勒人防沙治沙的一個縮影。為改善生態環境條件,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庫爾勒市從1997年就開始嘗試東山生態綠化50畝,獲得成功;1998年開始引進並實驗灌溉節水技術造林300畝,成活率達90%以上,且比傳統漫灌節水73%;1999開始引進以色列節水灌溉技術造林;2001年開始大規模實施生態綠化。

  經過全市各族人民16年的努力,截至目前,庫爾勒已完成生態綠化面積約9.8萬畝,總投資約1.8億元,主要種植胡楊、沙拐棗、檉柳、刺槐、大果沙棘、紅棗等防護林和經濟林約1450.4萬株,初步構築了城市周邊防護林體系的基本框架,使庫爾勒市森林覆蓋率達到了19.33%,城市綠化覆蓋率和綠地率分別達到40%和39.52%,有效地降低了風沙危害,防止了水土流失,並有效減少了庫爾勒地區的熱輻射。

  沙漠邊緣的這座城市,除了香梨,還有另一張名片

  庫爾勒市區。

  今後,庫爾勒市將圍繞生態綠化20萬畝總體規劃,計劃每年完成10000畝,力爭2020年前完成15萬畝生態綠化建設任務,在庫爾勒市週邊築起一道長80公里、寬2-4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