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環境公益訴訟開啟“以法治污” 為綠色發展保駕護航

2016-08-23 16:43:2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蘭旻):以法治推進環保,是近年來中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之一。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部署了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的改革任務,並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點領域。此後,新《環保法》進一步明確了符合條件的社會公益組織可以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在法律制度保障下,環境公益訴訟日漸成為中國“以法治污”的新利器。

  “被告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0日內,賠償因超標排放污染物造成的損失2198.36萬元,用於德州市大氣環境品質修復。”近日,山東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中華環保聯合會與德州晶華集團振華有限公司大氣環境污染責任糾紛公益訴訟一案,依法公開作出一審宣判。此案是新《環保法》面世後全國首起針對大氣污染行為的環境公益訴訟案件,備受社會關注。

  法官張小雪在庭審後對記者表示,環境公益訴訟相比其他訴訟方式社會影響力更大,對污染環境行為更有震懾力:“環境公益訴訟的警示作用、示範作用是其他訴訟所不能比擬的,它的社會影響力大,在立案之初就有強力的震懾作用,使被告能夠及時停止環境侵害。”

  2015年1月1日,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開始實施。新法的一大亮點是擴大了環境公益訴訟主題範圍:專門從事環保公益活動五年以上且沒有違法記錄的社會組織,在市級以上民政部門登記,就有資格作為訴訟主體。而目前,我國有300多家環保組織符合這一要求。

  據了解,在新法實施的第一年,有9個社會組織提起公益訴訟,參與的37起個案中已經有6起在當年審結。這些案件中水污染案佔比46%、水和大氣複合污染佔14%、生態破壞佔13%、還有土壤污染,海洋污染,領域非常廣泛。

  民間力量發揮作用的同時,檢察機關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改革也在穩步推進。北京等十三個省市檢察機關去年開展提起公益訴訟試點工作,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被視為重點領域。

  來自最高檢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試點地區檢察機關共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416件,進入訴前程式809件,提起訴訟23件。部分案件在經過行政公益訴前程式後,相關行政機關已經糾正違法或履行職責,在保護環境、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方面效果明顯。最高檢民事行政檢察廳廳長鄭新儉介紹説:“行政機關接受檢察機關提出的檢察建議,其糾正表現為:對污染源及時進行處置防止損害擴大,對污染企業或個人給予行政處罰,對污染企業進行跟蹤監管並督促落實環保措施,對相關案件線索依據《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移送公安機關等等。”

  貴州省錦屏縣人民檢察院訴錦屏縣環境保護局不履行法定職責案是全國首例法院審結的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案。本案中,縣環保局雖然對違法企業作出多次處理,縣檢察院多次以檢察建議方式督促該局履行監管職責,但環境違法行為仍持續近一年半時間。鋻於此,縣檢察院以縣環保局為被告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法院審理後判決支持檢察機關訴訟請求,確認環保局怠于履行監管職責的行為違法。這一案件對行政公益訴訟在環保領域發揮作用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王燦發教授説:“這一案件的判決對所有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政機關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也就是其隨時都可能受到檢察機關的起訴,這對於改善我國環境執法不利的局面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對於社會組織提起的環境公益訴訟,王燦發表示,今後環保部門應在收集證據等方面給社會公益組織提供更多的支持,履行好相應的法律責任。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