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網售病假條 折射信用困境

2016-08-24 09:32:30|來源:長沙晚報|編輯:王瑞芳

圖片默認標題

漫畫/朱慧卿

  近日,媒體爆出網上有人兜售“病假條”100元一張。廣州也有這樣的商家,自稱能開出本地多個醫院的病假條。一張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蓋章的“病假條”,最低價70元。不過,經該院核實,此類“病假條”的蓋章為假。根據相關法律,這一行為已涉嫌偽造醫院公章,或觸及刑法。(8月23日《南方都市報》)

  請病假必須出示病假條,向單位提供有效證明,證實請假事由的真實性。這既是一項制度規定,也是員工必須履行的一項義務。從這個意義上講,病假條可説是一份“信用證明”。然而,網店公開叫賣病假條,慫恿員工“裝病”騙假,顯然是一種出賣信用的欺詐行為。不管這種病假條是真是假,相關的網店、購買者均應為自己的欺詐行為“埋單”;如果病假條貨真價實,出具虛假證明的醫生也應承擔違法責任。

  無獨有偶。時下,一種“硅膠肚皮”也在網上熱賣。一些女同胞購買假肚皮,並非自娛自樂,而是為了假扮孕婦,去騙取社會特殊福利和公眾的特別關照,如公交專座、乘地鐵免排隊等,使“硅膠肚皮”變成了弄虛作假的一種道具。無論是制售和使用“假肚皮”,還是網售病假條,均是一種不講誠信的行為,公眾不能對此一笑而過,有關部門應依法及時予以制止和查處。

  誠信屬於道德範疇,是公民的第二張“身份證”。自古以來,“誠”與“信”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被視為人的立身之本。這種傳統美德,在當今社會轉型時期,更顯彌足珍貴。現在,讓我們産生不信任的人和事,不勝枚舉。家庭生活中,夫妻間存在著感情信任危機;政治生活中,百姓對官員産生信任危機;招聘用人時,單位對人才産生信任危機;看體育比賽時,觀眾對裁判産生信任危機……

  可見,網售病假條折射出信用困境。換言之,病假條應該是一種誠信契約,而誠信需要正義力量去支撐,需要制度和機制去呵護,讓守信者得到褒獎,讓失信者得到一定的懲戒。網店不是無德之所,更不是法外之地,應設置專門的網上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執法人員,對網購行為實施專項管理,全程監控,發現異常交易情況須及時介入。比如,對於售賣病假條的網店,輕則實施經濟重罰,並在網上公開曝光;重則責令其退出網購市場,永遠限制進入。(汪昌蓮)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