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G20杭州峰會為全球結構性改革議程提供頂層設計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在杭州舉行。從目前的準備來看,中國作為本屆峰會的主辦國,積極與各成員國和國際組織溝通協調,將在議題設置、機制建設方面作出重要創新,推動二十國集團從一個非正式的危機應對機制向指導全球經濟中長期的結構性改革的長效治理機制轉型。尤其是,中國準備在杭州峰會上提出的結構性改革優先領域和一般原則,將對全球結構性改革議程進行頂層設計,推動各國更好地落實各項改革承諾,促進全球經濟中長期的可持續平衡增長。
達成政治共識,深化結構性改革的頂層設計
二十國集團峰會,將首次促成各成員國就機構性改革的優先領域和一般原則達成政治共識,推動各國協同改革。各國普遍認為,結構性改革能夠推動國家宏觀經濟的穩定運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平衡增長。但是,在各國協調改革行動方面一直未達成一致。在高度一體化的全球經濟中,各國結構改革政策具有重大的外溢效應,因此必須進行有效的國際協調。二十國集團作為首要的全球經濟治理平臺,須在協調各國結構性改革上發揮引領作用。布裏斯班峰曾達成數百項結構性改革承諾,但各國的承諾水準和執行力度仍需加強。杭州峰會的里程碑式的貢獻,就是為全球結構性改革行動制定頂層設計。二十國集團機構性改革框架將在考慮各國國情和發展差異的情況下,對一些最基本的改革領域和原則尋找最大公約數,制定結構性改革的優先領域和一般原則。其中包括促進貿易和投資開放、推動勞動力市場改革、鼓勵創新、促進財政改革等9大優先領域和各個領域下的48條指導原則。優先領域和指導原則將以非強制性的形式為各成員國實施改革提供參考指南。
建立量化指標體系,以國際壓力促進國內結構性改革
樓繼偉部長在二十國集團成都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主席國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杭州峰會確定了結構性改革的9大優先領域和48條指導原則,並制定了衡量結構性改革進展的指標體系。二十國集團作為一種非正式治理機制,具有靈活高效和主權約束低的優點,但也面臨執行能力不足的困境。二十國集團每屆峰會聲明中,各成員國都做出了諸多改革承諾,但實際執行仍不及預期。引入指數化治理是在既有非正式治理機制的基礎上加強執行能力的重要途徑。杭州峰會將在結構性改革的9大優先領域和48條指導原則的基礎上,制定衡量結構性改革進展的一套指標體系,包括勞動生産率、就業率等在內的12個指標。通過指數化的數據採集,二十國集團能夠清晰地呈現出各國結構改革實際取得的進展,並提供各國結構性改革表現的排名。透明化的指標體系將在國內政治、精英同行和跨國層面為各國帶來社會壓力,推動各國落實結構性改革。
引入“G20+”機制框架,加強結構性改革的監測與評估
杭州峰會加強了二十國集團同既有國際經濟組織的合作,尤其是積極引入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OECD)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強化對各國機構性改革的監測和評估。在非正式治理的背景下,二十國集團可以從其它既有國際機制中獲得治理所需的技術支持和執行方案,通過複合治理的方式增強治理能力。在結構性改革的指導體系建立過程中,中國就積極與國際經濟機構進行溝通合作,獲得相關技術支持。經合組織在結構性改革優先領域、指導原則和指標體系建設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為了根據確定的指標體系,對各國改革進展與成效進行監督。二十國集團將引入經合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輔助對各國的結構性改革成效進行日常監測,並每兩年對各國的改革進展進行評估,再將評估結果將納入二十國集團問責評估報告。杭州峰會通過引入“G20+”複合治理機制,為結構性改革議程提供技術支持和監測、評估手段,保障各國履行改革承諾。從長遠看,“G20+”複合治理機制將進一步促使二十國集團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向。
杭州峰會在結構性改革方面的努力,將會成為二十國集團里程碑式的成果。不僅促使二十國集團的使命從各國協調危機應對措施向中長期的協調國內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發展轉換,更是通過引入指標體系和“G20+”的複合治理機制,逐漸“硬化”二十國集團的執行能力,促使二十國集團從危機應對機制向常態化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轉型。(劉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