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火箭軍某工程部隊加強科技創新 提速地下工程建設保障需求

2016-08-25 18:13:4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朱宛玲):地下工程是戰鬥力的基石、是打勝仗的保障。作為我軍地下工程建設的主體力量,火箭軍某工程部隊常年奮戰在祖國的大漠戈壁、崇山峻嶺,時刻面臨苦、累、傷、殘、險的嚴峻考驗。近年來,通過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引進新裝備新技術,該部隊不斷提高陣地建設品質與效率,為國家構築了一條條“藏得住、打不著,抗得住、摧不毀”的地下長城。

  火箭軍某工程部隊是我軍唯一一支軍級建制的工程部隊,也是我軍地下工程建設的主體力量,擔負火箭軍所有導彈陣地和部分軍委、戰區地下指揮工程施工任務。在陣地建設初期,部隊施工技術弱、機械裝備少、塌方險情多,官兵用鋼釬大錘、靠肩挑背扛,建起一座座導彈陣地。而每項工程竣工時,都會留下一座座墳塋。即便在今天,官兵們依然面臨著艱苦的作業環境。在工程部隊工作了12年的某營營長劉國龍介紹説:“我們想了不少辦法,但環境確實(艱苦)。一個,爆破的粉塵、岩石的粉塵,還有本來岩石中就有各種(有害)氣體。第二是來回作業的車輛尾氣。第三就是洞裏的潮濕,濕氣太重,它陰潮陰潮的,就像我們現在的天氣,裏面要穿厚衣服,像我們的迷彩服都必須要穿上。”

  儘管艱苦的工作環境無法改變,但隨著我國國力增強,通過不斷引進使用新裝備、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過去主要靠人力的作業方式逐步變成以工程設備為主,讓官兵勞動強度大為下降,也提升了國防工程建設的效率。一直在工程建設一線的劉國龍比較道:“技術進步了,各種規範有了,機器保障得力。同樣的工程量,以往人工5到8年完成不了,現在1到2年就能搞定。”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國防建設快速發展和武器裝備升級換代,陣地工程建設任務成倍增加,時間節點要求異常緊迫,以前一個團十幾年完成的一條地下坑道,現在一個營一兩年就要完成。而施工能力的每一次提升、重大任務的每一次完成,離不開科技創新的驅動引領,也源於科技創新的不斷突破。火箭軍某部隊高級工程師任慶成總結説,科技創新和作業規範化是效率、品質與人員安全提升的法寶:“現在掘進有掘進專業隊,被覆有被覆專業作業隊,相應配套的有專門的機械。在科技這塊兒,我們主要依託自身,分別研發了高空作業平臺、剛模被覆臺車,大大減少了勞動強度,保證了人員作業的安全。管理上梳理總結了部隊施工經驗,主要是各種類型的施工範例,梳理總結地下工程,明確了施工手段、人員配置、裝備配置。”

  目前,該部隊形成了掘進出渣、被復裝修、水電安裝等數十條機械化流水作業線,實現了施工主體由傳統工兵向科技工兵、作業模式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效能型、指揮手段由單向指令化向信息集成化的轉變。據統計,近年該基地先後攻克近百個施工技術難題,高標準完成數十項國防工程建設任務。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