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國際台東南亞中心主任安曉宇接受緬甸《今日民主報》專訪

2016-08-26 15:37:1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圖片默認標題

  國際在線報道: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邀請,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8月17日至21日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緬甸主流媒體《今日民主報》記者22日就此專訪了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東南亞中心主任安曉宇。《今日民主報》24日刊登了這次專訪的內容。 

  《今日民主報》記者:多數學者評論認為,杜昂山素季訪問中國開啟了新的外交關係。您對此有什麼看法? 

  安曉宇:應該説,中緬兩國外交關係的基調並沒有因為這次訪問而發生變化,但為什麼説此訪是開闢了一個新的篇章呢?因為這是緬甸新政府上臺後,與中國的一次正式的高規格的外交行動,保守一點説,至少是明確了在緬甸本屆政府任期內處理中緬關係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雖然在以往多個不同的場合都曾經被提及過,但這次是集中地、明確地通過國家領導人之間的會談而確定下來,而且還不乏新的提法,有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果這些原則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實,那麼我相信,中緬之間會形成一種符合時代發展特點,符合兩國人民共同利益的新型的鄰國關係。 

  《今日民主報》記者:部分人表示緬甸能否成功實現和平,中國的立場也很重要,這是不是也表示中國政府與中緬邊境的緬甸民地武有很鞏固的關係?

  安曉宇:我們知道,在中緬邊境生活著很多有著共同文化和語言的跨境民族,這是長期歷史形成的一個客觀現實。因此中緬邊境的和平穩定是與中緬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利益息息相關的。中國政府的立場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政府與緬甸的民地武有著多深的關係。對於緬甸少數民族武裝,中國政府勸和促談的立場是一貫的,因為一個和平穩定的中緬邊境,是符合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當然也不可否認,由於歷史和民族的原因,中國和緬甸境內的少數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特殊關係,李克強在與昂山素季的會談中也表示,中方將在緬和平進程中繼續發揮勸和促談的建設性作用。在這一點上,中國有著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 

  《今日民主報》記者:緬甸成功實現和平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利益? 

  安曉宇: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自古就有以和為貴的文化基因。中國政府也將維護和平作為自己處理國際關係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準則。近百年來,中國人民深受戰爭之苦,也深知和平的來之不易,因而也特別珍惜和諧安寧的國際環境。特別是近30多年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有一個持續穩定的、和平的周邊環境。有了這樣的歷史經驗和現實的體驗,我相信沒有一個中國人會希望邊境有戰火,或者鄰國發生戰爭。中國有句古話,“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説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是真誠地希望緬甸能夠儘早實現和平。 

  《今日民主報》記者:緬甸位於孟加拉灣口,是中國發展雲南地區最具有戰略性的位置。此外緬甸也是中國提出的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重要的一部分。相比之下,是不是可以説,密松項目對中國並不是個很重要的項目? 

  安曉宇:幾百億美元的項目投資,無論對哪個國家、哪個企業來説,都不能説不重要吧。密松水電站項目之所以成為中緬兩國繞不過去的話題,也正説明瞭這一項目的重要性。如果密松水電站項目不能妥善解決,勢必會影響到中緬關係的發展。 密松水電站項目之所以重要,不僅僅在於其體量巨大、投入資金巨大,更在於它代表著如何讓中緬合作安全地走出軍政府時期的舊的模式,如何讓中緬關係在新時期得以穩定、順利和長期的發展。這是歷史給中緬兩國領導人出的一道難題,考驗著他們的政治智慧。簡單粗暴地喊停、毀約,都是缺乏智慧的表現,借所謂民意忽視、逃避、拖延,都不是負責任的政治家應有的態度。 

  《今日民主報》記者:您有沒有真正理解過,緬甸民眾強烈反對密松項目是出自於民心且與其他因素無關聯? 

  安曉宇:從政治的視角看,從來就沒有純粹的“民意”,在“民意”的背後,總是有錯綜複雜的政治、經濟、社會的原因。政治家要做的,就是既重視民意,又不被輿論的假像所誤導。一個負責任的政治家,應該是通過分析民意內涵,找到民意的真正訴求。至少我們應該認識到,民眾反對密松水電站項目,其實質是反對軍政府的執政理念,反對軍政府對於民生的漠視;其實質是緬甸內戰的惡之花,是不同利益方的衝突在一個涉外項目上的反映;其實質也是中緬舊有的合作模式與時代發展的矛盾體現。 

  《今日民主報》記者:每當提起中緬關係,中國都會提起“胞波”。“胞波友誼”關係應該是比兩國利益還要深刻的關係。您認為,要建立這樣一種比國家利益更深的關係,中國應該進一步做些什麼呢?

  安曉宇:“胞波”情誼的實質,就是兩國人民之間的自發的、深厚的、長久的相互友好的情感。這是中緬兩國關係的基礎,沒有“胞波”情誼,就沒有中緬友好。要維護和發展“胞波”情誼,中緬兩國人民必須做出共同努力,而不是哪一國哪一方的事。在昂山素季訪華期間,她與中國領導人就維護和發展中緬“胞波”情誼達成了多層面的共識。概括起來有這麼幾點:一是明確了發展中緬關係的目標是提升兩國人民的福祉,中緬合作今後要向農業、水利、教育、醫療等更直接惠及民生的領域傾斜,使更多民眾獲益。二是要進一步密切兩國政黨與民間的友好交往與合作,擴大在文化、媒體、佛教等人文領域的交流,夯實兩國友好的民意基礎。三是雙方在發展中緬關係時要加強政治引領。昂山素季説,緬甸民盟和中國共産黨都是代表廣大人民的執政黨。用中國共産黨的話説,代表人民利益的政黨,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我覺得兩國領導人有這樣的執政觀,有這樣的政治引領,中緬“胞波”情誼一定會持久深入發展的。 

  《今日民主報》記者:請您談談對杜昂山素季個人的看法? 

  安曉宇:昂山素季是緬甸人所崇敬的領袖,也是很多中國人心目中的女神。她有美麗的外表,也有堅強的內心,更重要的是,她代表了緬甸的民族精神,也代表著緬甸的未來。對這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有美國媒體竟然稱她擔任國務資政幾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光環褪盡”。我認為,這一判斷充滿了偏見和短見。昂山素季,這位曾經承受了常人無法承受的磨難的女性,面對百廢待興的國家,堅定地挑起了重擔。這只會增加她的光輝,照亮緬甸的未來。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