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瑞金:“17棵信念松” 見證華屋齊奔小康新生活
央視網消息(記者 袁育堃)江西瑞金,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地,是文明中外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在瑞金市葉坪鄉黃沙村華屋紅軍祠大門兩邊墻上,“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10個大字尤為醒目。隨著2012年《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華屋村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葉坪鄉華屋村位於瑞金東南部,因整個村莊姓華,故稱華屋。來到華屋小組,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村後小山上17棵高大蒼翠的青松。蘇區時期,僅43戶人家的華屋,家家戶戶都有人參加革命,其中20人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留下了“華屋17棵松”的感人故事。
80多年前,有17位華屋的青壯年男子,毅然地參加了紅軍。1934年,舉世聞名的長征前夕,他們相邀到祠堂後山的蛤蟆嶺上,每人栽下一棵松樹,並約定革命成功後再一起回到家鄉看看。他們承諾,如果有人犧牲了,活著的人不僅要為陣亡的兄弟照顧好父母,而且還要照看好蛤蟆嶺上的這些松樹。
現如今,這些青松都長成了鬱鬱蒼蒼的參天大樹,然而勇士們卻再也沒有回來。當地政府給他們家屬頒發了革命烈士證。可是鄉親們期盼著總有一天親人會回來。後來,當地人把這17棵松樹稱為“信念樹”,把這片小樹林稱為“烈士林”。
2012年4月,中央和國家部委聯合調研組來到華屋,當年6月,《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在新政策的支持下,華屋村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華屋村民華水林回憶,過去住在舊房子裏,一旦颳風下雨,屋頂就開始漏水。土坯建得房屋墻體很容易脫落。“經常跟父親一起挑泥土來修補墻面,一家十幾口人都擠在這三個小房間,條件特別艱苦。”華水林説。
而隨著政府新政策的落地,2014年底,華水林家搬入了兩百多平米的新房,在縣裏技術員的指導下,他們在田裏搭建20多個大棚種植蔬菜水果,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去年賺了4萬多,今年預計收入8萬左右。他非常高興地説:“多虧有了政府的好政策和貼息貸款,現在貸款也差不多還清了。”脫貧的華水林不忘本,積極帶動鄉親共同致富。村裏成立了特種農産品合作社,土特産品統一進行收購、包裝、銷售,提高效益……用齊奔小康的勁頭向逝去的先人講述著後代們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