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網絡媒體走轉改】5位老表生活看扶貧攻堅戰贛州答卷

2016-08-28 10:05:58|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磊

  新華網贛州8月27日電(記者劉瓊)于都,江西省贛州市的一座普通小城。82年前,8萬6千名紅軍從這裡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紅土地上的眾多贛南兒女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僅于都縣為革命犧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就高達16336人,其中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烈士達1.1萬人。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今年將迎來長征勝利80週年,長征出發地如今發展怎麼樣?當地老百姓生活又有哪些變化?在中央網信辦組織開展的“長征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採訪活動中,記者來到江西贛州,結識了5位老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心聲。

  曾經的貧困戶:日子越過越好

  【網絡媒體走轉改】現在的生活以前做夢也沒想到——從5位老表生活變遷看扶貧攻堅戰贛州答卷

  村民鄒桃香(左一)接受採訪。新華網記者劉瓊攝

  在於都縣嶺背鎮金溪現代農業觀光園,正在菜地裏幹活的村民鄒桃香告訴記者,“以前種地忙乎一年也沒賺什麼錢,老頭80多歲身體不好,家裏一直很貧困”。

  自從在觀光園工作以來,一年工資有17000多元,因為工作認真負責,還有分紅6000元,加上土地流轉收入600余元,總共一年能賺20000多元。鄒桃香笑呵呵地説,“不用去外面打工,日子越過越好,家裏也蓋了新房子。過去家裏吃稀飯都吃不上,現在天天有魚有肉”。

  山鄉村民:農副産品“上了網”

  【網絡媒體走轉改】現在的生活以前做夢也沒想到——從5位老表生活變遷看扶貧攻堅戰贛州答卷

  鐘振源接受記者採訪。新華網記者劉瓊攝

  在興國縣瀲江鎮鳳凰村“農家書屋+電商”服務站點,63歲的村民鐘振源正在看書。鐘振源告訴記者,他每天都會花1個小時來這裡看書,尤其是看一些養殖種植的書。他養了幾十隻雞,平時會把雞鴨蛋等農副産品拿過來,通過服務點在網上進行銷售。

  “之前去圩上賣,至少耽擱半天,還不一定能賣出”,鐘振源告訴記者,“有了這個服務點後,半個小時就能回家,價錢也不低於當地,時間減少了,收入還增加了。”

  返鄉創業者:把工作當事業,帶領鄉親脫貧致富

  【網絡媒體走轉改】現在的生活以前做夢也沒想到——從5位老表生活變遷看扶貧攻堅戰贛州答卷

  王國強接受採訪。新華網記者劉瓊攝

  27歲的王國強是于都縣一家採摘園的負責人。自從初中畢業後,他一直在外務工。4年前,當得知家鄉在招商引資,他帶著所有積蓄,不顧家人反對,和朋友在嶺背鎮承包了200多畝地,建立採摘園,投身現代農業。王國強説,剛來的時候,這裡一片荒地,高低不平。“雖然也失敗過,但一直在不斷摸索積累經驗”。目前光葡萄一畝地一年收入就有10000多元。今年收支已基本持平,明年將開始盈利。

  土地入股、園區務工……通過“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採摘園已經帶動50戶貧困戶脫貧。“之前上班只是為了工作而工作,現在眼光變得更長遠,把工作當事業,帶領鄉親脫貧致富”。對於未來,王國強表示,將繼續做好農業觀光,讓遊客愉快休閒娛樂。

  異地搬遷村民:期待家人回鄉工作的想法“過去想都不敢想”

  【網絡媒體走轉改】現在的生活以前做夢也沒想到——從5位老表生活變遷看扶貧攻堅戰贛州答卷

  王檢秀接受採訪。新華網記者劉瓊攝

  于都縣段屋鎮楓樹村牛碾污小組村民王檢秀去年從深山異地搬遷到縣城思源社區。她説,以前住在山裏的土坯房,一下雨的話,外面下大雨家裏下小雨。現在,住房有100多平、現代化家電齊備。“以前做夢也沒想到,”王檢秀臉上寫滿了幸福。

  王檢秀説,家裏之前只能靠老公在外務工的低薄收入。異地搬遷後,她自己在附近針織廠工作,一個月能賺2000多元貼補家用。説話間,她拿出了自己的勞動成果——一疊帽子。孩子放暑假,廠裏的活她還可以拿到家裏來做,既有了收入,還能照顧孩子。

  對於未來,王檢秀最希望老公能回家鄉工作,一家人團圓,而這個樸素的想法“過去想都不敢想”。

  退伍老兵:真正貧困的人得到了政府幫助

  【網絡媒體走轉改】現在的生活以前做夢也沒想到——從5位老表生活變遷看扶貧攻堅戰贛州答卷

  曾廣洪接受採訪。新華網記者劉瓊攝

  于都貢江鎮紅峰村經過前期摸底調查,為10位無房戶提供了保障房。68歲的孤寡老人曾廣洪就是其中一位。因為體弱多病,曾廣洪一度生活困難。

  當記者問曾廣洪,滿不滿意現在的生活時,老人潸然淚下,哽咽難言。老人説,“都不知道該怎麼感謝。沒想到能夠住上這樣的好房子,傢具置好,連電風扇、電飯鍋都配備齊全,心裏很滿足。”

  對於村裏開展的精準扶貧,曾廣洪老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真正貧困的人口得到了政府幫助”。

  從天天吃稀飯到天天有魚有肉,從農副産品圩上賣到“上了網”,從外出打工到回鄉創業,從住土坯房到住上漂亮寬敞的樓房,這些百姓的生活變遷正是江西贛州脫貧攻堅戰的縮影。

  《經濟日報》原常務副總編輯羅開富曾經重走長征路,他説,“第一次來贛州,沒有柏油馬路。30年過去我不認識贛州了。我的頭髮白了,贛州卻變得更年輕,唯一不變的是紅土地的人們對黨的忠誠、對紅軍的熱愛。”

  百歲老紅軍王承登的兒子王建國告訴記者,父親在長征途中和戰友討論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如何解決溫飽問題,讓全國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有衣穿、有飯吃、有田種。80多年前,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解放拋頭顱灑熱血。今天,紅土地上的贛南兒女繼承父輩遺志,在奔小康的路上繼續長征。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