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我國對於“慰安婦”問題仍需提高重視

2016-08-29 17:15:40|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日本外務省24日發佈消息,將向日本在韓國設立的“和解與治愈基金會”轉賬10億日元,韓國政府將把這筆錢以現金形式發放給在二戰期間被強徵為“慰安婦”的受害者及家屬。尚在世的原慰安婦每位將獲得1億韓元(8.96萬美元),已故原“慰安婦”家屬將獲得2000萬韓元(1.8萬美元)。同時,包括日本外相、內閣官房長官在內的日本內閣高層紛紛要求韓國撤走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的慰安婦少女像。韓國方面隨後迅速做出反應,一些在世的原“慰安婦”及韓國“慰安婦”支援團體都發表聲明,拒絕領取這筆日本政府堅稱不是“賠償”的“治愈金”,並繼續要求日本政府對在二戰中被強徵為“慰安婦”的受害者鄭重道歉並進行賠償,並拒絕將擺放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前的慰安婦少女像與這筆“治愈金”掛鉤。

  “慰安婦”還是“性奴制度受害者”?她們遭遇了什麼?

  “慰安婦”一詞來源於日語,在日語中指在“二戰中被徵召為日本軍隊提供性服務的女性,且多為朝鮮女性”。但聯繫二戰中的史實,日語中對“慰安婦”解釋有兩點不夠準確甚至是錯誤。

  首先,被強徵為“慰安婦”的女性確實有很多來自朝鮮半島,但是根據學者的研究,“慰安婦”制度的最大受害群體實際來自中國。據不完全統計,在二戰中,日軍在朝鮮半島強徵的“慰安婦”不少於14萬,但在中國有超過20萬女性被日軍強擄為“慰安婦”,且日軍在二戰中第一個慰安所和最大的慰安所都建在中國,在中國建立的慰安所也最多。

  其次,這樣簡單的描述完全不足以讓人了解曾經被強擄為“慰安婦”的女性所受到的迫害。凡是被日軍強擄至慰安所的女性,都被嚴加看管,毫無人身自由,並且稍有不從就會遭到日本軍人的毒打。有些慰安所的日軍甚至出臺專門的制度,規定每名“慰安婦”每天需要被50-60名日本士兵姦污,多的時候甚至要達到70-80名。在如此嚴酷的條件,許多女性都被折磨致死。而一些染上性病或者懷孕的慰安婦,甚至被日軍直接處死。二戰時多數的“慰安婦”,特別是幾乎全部的非日籍“慰安婦”都是被日軍以強行擄走或者是以到醫院從事護理傷員、到被服廠製作軍裝等藉口騙至慰安所。正是因為這些“慰安婦”所遭受到的非人待遇,包括美國、中國、韓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已經明確聲明或者提出號召,不再用日語中的“慰安婦”一詞,而是將這些女性稱作“日軍性奴隸制度的受害者”。

  令人痛心的是,即便得以倖存下來的受害者,也多數落下了終身殘疾,據統計得以倖存的中國受害者中,約有40%都終身未嫁,成婚的60%的受害者中,也有一半因為在日軍慰安所受到迫害而無法生育,即便30%生育了自己子女的受害者,生活品質也普遍不高。這些還只是外人能夠得知的數據,而無法被數據衡量的是她們內心所遭受的痛苦以及那段不堪的經歷給她們帶來的終身恐懼和自卑。

  各國對於日本的聲討以及日本的態度

  各國受害者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逐漸對日本經行聲討。1988年,一批韓國女學者開始在日本各地進行研究調查,併發表文章呼籲社會各界對這一問題進行關注,這也拉開了各國就二戰中日軍的性奴制度進行聲討的序幕。頗為令人感慨的是,一批日本有良知的學者、律師、民間團體及二戰中的日本老兵,也紛紛就日軍當年的性奴制度對日本政府進行聲討,並對受害國在法律援助及尋找當年的犯罪證據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但是日本政府卻一直對這一問題“曖昧不清”、百般抵賴。

  隨著越來越多無可辯駁證據的公佈以及美國政府對日本的施壓,日本強硬抵賴的態度有所改變,1993年,時任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發表“河野談話”,就“慰安婦”問題進行道歉,日本首相安倍也在2015年韓日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定時對韓國進行過道歉。

  但是,日本的道歉一直非常片面,態度反復不定,而且一直拒絕賠償。日本現任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就曾多次表示要對“河野談話”進行驗證,調查其真實性;日本現任防衛大臣稻田朋美曾公開聲明慰安婦制度在戰時合法,並認為慰安婦制度沒有強制性;日本政府也多次對包含“慰安婦”制度的教科書進行刪改;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去年就慰安婦問題道歉時也只是針對韓國,對其他國家的道歉要求沒有進行任何回應;而此次日本政府所給予的10億日元,也一再否認是賠償金,而且希望以這10億日元為條件讓韓國政府移走放置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前的慰安婦少女像。

  我國對於“慰安婦”問題仍需提高重視

  就對受害者的援助而言,韓國是做得相對較好的國家。韓國尚健在的受害者每人每月大約可以從韓國政府及所在地方政府得到100萬韓幣(約6000人民幣)的援助,並且政府免除了她們的房租,如果住院還會有護理金。韓國“慰安婦”委員會每週還會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前示威,要求日本政府就強徵“慰安婦”道歉並向受害者賠償。

  中國對於仍然健在的受害者的援助以及政府對於“慰安婦”制度研究的支持都要晚于韓國起步。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只有蘇智良教授的中國“慰安婦”研究中心每月向每位仍然健在的受害者提供100元的生活補貼,其他再無任何民間或官方機構對其提供幫助。此外,在受害者對日本政府提起索賠訴訟時,我國政府對於受害者提供的幫助也不夠充分,多是我國及日本的民間組織給予受害者提供幫助。在對於“慰安婦”的研究方面,我國政府之前投入的人員和資金力度也不夠大。

  近年來,“慰安婦”問題開始越來越多的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注。我國政府在2013年底決定在2016年底前向設有中國“慰安婦”研究中心的上海師範大學劃撥80萬元預算,用於研究“慰安婦”問題,並助力支持“慰安婦”檔案申請世界記憶名錄,這也是我國政府首次給“慰安婦”問題研究編制劃撥預算。2015年9月,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通過騰訊公益平臺共籌集15萬餘元善款,用於資助“慰安婦”倖存者,改善老人生活,支付醫療費用等。

  政府和社會對於“慰安婦”研究以及當年“慰安婦”制度受害者越來越多的關注值得我們欣慰。作為當年日軍性奴制度最大的受害國,作為二戰的戰勝國,作為當今世界上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我國理應對這一問題繼續提高重視,對受害者提供更多的幫助,拿出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來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

  沒有人,也沒有任何民族和國家願意沉浸在曾經屈辱的歷史中,也沒有人願意一次次回顧不堪的歷史,但這並不等於可以遺忘。我們不贊成血債血償式的報復和復仇,但這並不等於我們沒有獲得道歉和賠償的權利,也並不等於我們不該為得到合理的道歉和賠償進行努力。(風之子)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