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青年學者周彬:創新是科研最本質的工作

2016-08-29 11:03:09|來源:中國青年網|編輯:鄧晨曦

  原標題:青年學者周彬:創新是科研最本質的工作

  “八年前,當我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一名博士二年級的研究生時,我榮獲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那一年,我27歲,也許作為獲獎者,我是年長的;但是作為科技工作者,我是年輕的。”2016年8月22日,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彬作為往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優秀獲獎者代表,再次登上這個榮耀的舞臺。

  青年學者周彬:創新是科研最本質的工作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彬。本人供圖

  2008年,周彬一舉拿下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的新聞曾在哈工大轟動一時,而這件事也被當選為當年哈工大十大事件之一,更被載入共青團哈爾濱工業大學委員會大事記(1950至今)。“能被載入學校史冊,我感到很榮幸。”周彬謙虛地説道,語氣裏有一絲掩飾不住的自豪。

  青年學者周彬:創新是科研最本質的工作

  周彬在第十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頒獎大會上作報告。本人供圖

  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教授似乎應該是性格古板、表情嚴肅的知識分子形象,但是在周彬身上,完全不適用,幽默隨和而又不失嚴謹認真是他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十年求學路“我曾兩次面臨重大人生抉擇”

  “感謝十六年前的高考,沒有它,作為家窮人醜的傑出代表,我怎能躍農門,得今日‘看閒書,寫水文,掙小錢,養薄家’之妙?這一考,正是‘象牙塔裏多個撞鐘漢,鄂東鄉下少一放牛郎’。”今年高考時,周彬在朋友圈裏寫下這段略帶自嘲口氣的文字,“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在他身上體現得更加真實。

  2000年高考,19歲的周彬成為一名大學生。這在當時小村子裏的鄉親鄰裡們看來可不得了,“大學生”可是個稀有物種,更何況考上了哈工大。

  青年學者周彬:創新是科研最本質的工作

  周彬參加成都網絡控制論壇。本人供圖

  “我最初填報的第一、二志願分別是哈工大的物理學和飛行器設計與製造專業。”以周彬的成績,報考哈工大的性價比是最高的,再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哈工大的優勢學科,周彬決定報考以上兩個專業。

  “我最終卻被調劑到控制科學與工程系了。”這個事實卻讓周彬一度感到納悶和鬱悶。但是,入學後他才知道,他所被錄取的控制科學與工程系是一個理科與工科相結合度極高的專業,而且分數線高於另外兩個專業。“我猜測可能是學校看我分數比較高,把我調劑到更強勢的專業了,這正是我想要的,我很幸運。”這個專業,讓周彬的學習如魚得水。

  十年,聽上去似乎很傷感,也許,這種傷感源自時光的無情流逝和記憶深處的青蔥歲月。從2000年步入哈工大讀本科,到2010年博士畢業,周彬在哈工大度過了青春歲月中最美好的十年,這所校園也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沒有人能預料到十年之後會發生什麼,周彬也一樣。“十年求學中,我曾兩次面臨重大人生抉擇”,因為一念之間,他差點與哈工大擦肩而過,走上與現在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第一次是他本科畢業時。當時周彬有三個選擇:到航天部研究所做研究,讀研究生,去企業工作。之所以能在本校讀研,是因為他大二時,曾獲得“高教社杯全國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二等獎”,這個獎可以為申請保研的同學加2分。因為這2分,周彬從專業十五六名一躍成為前幾名,順利被保送本校讀研究生。

  “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完全是出於愛好,沒想到竟然得了名次,甚至還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説起這個無意間參加的比賽,周彬連連感概。當年,周彬和另外兩個同學組隊參加比賽,三個人三天三夜沒有睡覺只為做出一道題——關於汽車頭燈的設計問題。如果沒有這場比賽,現在的周彬或許是航天研究所裏的一名研究人員,過著另一種生活。

  第二次抉擇是他研究生畢業時。周彬家境不好,初中時母親的病逝,使他原本窘迫的家庭雪上加霜。大學四年,他的學費全靠助學貸款。2005年,哈工大應屆碩士研究生剛工作月收入便可達一萬左右,情況相當可觀。他打算研究生畢業就趕緊工作,一來把助學貸款還清,二來幫襯著家裏。

  然而,這個決定遭到了導師段廣仁教授的反對。段廣仁惜才,他認為周彬是個做學問的料,不應該放棄學術之路。考慮到現實因素,而且當時的碩博連讀報名系統已經關閉,周彬便委婉地拒接了導師的好意。但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段廣仁教授堅持不懈地勸説並積極同研究生院溝通,最終使得他決定並能夠留在哈工大繼續讀博士。

  恩師如父母“沒有他的幫助,可能不會有今天的我”

  周彬與哈工大結下不解之緣的16年中,結識了很多同學、老師、學生。其中,有一個人對他的幫助最大,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説,他改變了周彬的人生軌跡,這個人就是周彬的恩師——段廣仁教授。

  青年學者周彬:創新是科研最本質的工作

  周彬(右)和訪問學者聖彼得堡大學Egorov博士。本人供圖

  周彬與段廣仁的師生情誼要從2003年説起。大三下學期時,周彬上一門叫《現代控制理論》的課程,這門課的教材《線性系統理論》的作者正是段廣仁。

  “Sylvester矩陣方程AX-XF=BY的解是這本書的亮點,但我對書中關於‘F具有Jordan標準型’這一結構假設不太滿意,當時就想,也許自己可以做一些比老師書中內容還要具有創新性的研究。”周彬回憶説:“於是我就嘗試先將對F的假設放鬆為‘友矩陣’以避免複數運算,竟然得到了一種新的解析通解。”

  周彬懷著忐忑的心情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給段廣仁教授,萬萬沒想到,老師看過後很是驚喜,表示將把這篇論文翻譯成英文,再加以潤色、完善,並幫周彬投稿到線性代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Linear Algebra and Its Applications》,並於2005年發表。

  “這篇《An explicit solution to the matrix equation AX-XF=BY》是我科研生涯中的處女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從這件事,我真正明白了科研是怎麼一回事,創新是怎麼一回事,發表學術論著又是怎麼一回事。”這對周彬來説,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到目前為止,這篇論文是他發表的所有論文中,被別人引用的次數是最多、受關注度最高的一篇。

  在大三所完成論文的基礎之上,周彬不斷補充完善,將其作為畢業設計。當他拿著足足有100頁的論文給段廣仁時,段廣仁再次對這個20齣頭的小夥子刮目相看,毫不掩飾地對他説:“你這個論文絕對夠碩士的水準。”

  段廣仁積極同研究生院溝通:“周彬這同學的畢業設計非常突出,是否有可能讓他以碩士水準參與答辯,並以碩士身份畢業?”鋻於國家學位授予部門沒有這項規定,研究生院通知段廣仁他的建議不具有可操作性。

  “雖然沒有以碩士身份畢業,但至少段老師認為我的水準已經達到研究生的層次,我已經很受鼓舞。”周彬坦然地説。

  之所以説段廣仁改變了周彬的人生軌跡,是因為如果沒有段廣仁説服他併為他爭取到一個讀博士的機會,他也許不會走上學術研究這條路,也不會取得如今的成就。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由於貧困,周彬決定畢業後去工作。但是他最終還是“倒戈”了,選擇讀博,主要原因是段廣仁幫他解決了“後顧之憂”。

  “沒有他的幫助,可能不會有今天的我,非常感謝老師的知遇之恩。”周彬真誠地説。

  當時周彬得賺錢還助學貸款,而段廣仁得知這個情況後,毫不猶豫地對他説:“我借錢給你,先把貸款還上。等畢業之後,賺錢了,再還給我。”段廣仁是個伯樂,也是一個熱心腸,此外還不斷叮囑他:“生活上有什麼困難,你再來找我。”

  “當我還是一名初學者的時候,他手把手地教我,指導我從一個門外漢成長為今天的專業人士;如果在生活上有問題,只要我開口,他都儘量幫我。”在周彬心中,段廣仁是一名深有造詣的學者,他認真嚴謹的寶貴品質值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學習;他還是周彬沒有血緣關係的“父親”,為了周彬的前途,他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操勞,盡心盡力不辭辛苦。

  溫故而創新是科研最本質的工作

  從2003年的挑戰教科書權威,到2008年獲得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到2012年拿到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到2013年獲得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資助,再到2015年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3年來,周彬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青年學者周彬:創新是科研最本質的工作

  周彬為學生解答疑難問題。本人供圖

  多年來,周彬在自動控制理論和航天器控制領域取得了一些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特別是系統性地提出了受限控制系統設計的參量Lyapunov方法和時滯系統的一系列時滯補償理論,得到了本領域專家的高度評價,部分理論被國際著名學者廣泛採用和高度評價,在學術界産生了較大的影響。

  周彬認為,創新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講,就像農産品對於農民、工業品對於工人一樣,是休戚與共的。科研的“研”就是要研究出新東西,否則也就無所謂“科研”。

  “創新,是科研最本質的工作,是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活動。”周彬説,“但是科研領域的創新是有限創新,作為科研人員,首先要對舊知識體系吃透,只有在紮實的基礎之上,方能溫故而知新,否則創新就是一個‘空中樓閣’。”

  “2012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是我獲得的第一個非常有分量的獎,它是對我在博士期間工作的最大肯定。”五百分之一的獲獎幾率,意味著競爭極其激烈,但過硬的創新性研究最終使他在這場群雄爭霸的戰爭中脫穎而出。

  在周彬看來,科技創新並非僅依靠聰明才智就能夠實現,它要求科研工者作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併為之堅持不懈,腳踏實地且耐得住寂寞,還要以增強國家科技實力為己任。

  “本科畢業生的主要任務是“學”,他們只需要牢固掌握現有知識就可以。但是對博士研究生來説,創新是他們今後工作的生命線,我對他們的創新性要求比較高。”周彬説,“勤能補拙”是他對學生最常説的一句話。到達博士這個層次,學生們的天分都差不多,只有更加勤奮,花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溫故”,才有可能創新,做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東西。

  航天技術是提升一個國家國際地位和展示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發展航天技術是各國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哈工大在航天領域取得的非凡成就,讓我感到自豪的同時,也激勵著我努力從事以航天技術為背景的自動控制理論的前沿基礎理論研究,並在自動控制理論及其在航天器控制中的應用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科學的本質是創新,科技發展靠創新。只有創新才能發展,反之,發展也會為創新提供條件。

  目前,周彬已經在包括本領域頂級雜誌《自動學》和《IEEE自動控制彙刊》等在內的國際期刊上發表SCI論文100余篇,申請發明專利5項(授權3項),獲得包括“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在內的科學獎勵10余項。未來,他將繼續進行約束控制和時滯系統課題的創新性研究,並將之與航天科技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以推動航天科技的發展,爭取為國家綜合國力邁上新臺階貢獻他的全部力量。(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群)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