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湖畔觀察]央視專訪朱光耀:G20將對穩定貨幣政策起到關鍵作用

2016-08-31 17:32:04|來源:央視網|編輯:谷士欣

  創新是本屆G20峰會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國際社會期待此次杭州峰會能為世界經濟可持續包容增長,作出貢獻。那麼二十國集團,應該如何攜手應對全球經濟的挑戰?央視專訪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增加

[G20湖畔觀察]央視專訪朱光耀:G20將對穩定貨幣政策起到關鍵作用

  央視記者 張羽:G20杭州峰會一個最主要的目的,是引領國際經濟的健康發展,加強國際金融的治理,當今國際金融形式怎麼樣?下一步走勢如何?

  財政部副部長 朱光耀:當前國際經濟形勢,我們這麼分析的,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世界,特別是G20致力於恢復全球經濟的增長,八年時間過去了,G20已經舉行了十次峰會,都是期望著能夠使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渠道。我們客觀評價,八年了,到目前為止,世界經濟是在復蘇的進程中,但是這種復蘇十分緩慢且不平衡。而且一些新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

  G20在全球經濟治理方面取得成效

  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導致歐洲經濟和全球經濟産生新的不確定性。朱光耀認為,在過去幾年,G20在強化全球經濟治理、加強金融監管等方面,還是取得了成效的。

  財政部副部長 朱光耀:因為這麼大的振動,金融市場顯示了它的韌性,所以在短期振蕩之後,世界金融市場恢復了基本的穩定狀態。當然英國脫歐的中長期影響會繼續顯現,這也就是為什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以來多次下調全球經濟的增長率,從最初年初預測的3.6%,下調到了現在的3.1%。

  全球期待中國能提供增長動力

  朱光耀認為,在這種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的情況下,世界對G20的杭州峰會抱有巨大期待——期待杭州峰會能夠實現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這一宏偉的目標。這一目標是中國作為2016年的主席國提出來的,它顯示了中國的智慧,同時也順應了G20各國和世界需要新的增長驅動的動力這一客觀要求。所以得到G20所有成員國的支持,也受到了世界的歡迎。

  G20面對的最大困難是什麼?國際經濟的不確定性

  然而,G20杭州峰會所面臨的國際經濟形勢的最大困難和挑戰是什麼?

  朱光耀認為,答案就是不確定性。

  財政部副部長 朱光耀:這個不確定性,既反映在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分化;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新興市場經濟體目前也面臨著困難,比如説俄羅斯和巴西;全球的貿易增長低於全球的經濟增長……這些種種因素,再加上地緣政治的風險,都構成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穩定貨幣政策 G20起到關鍵作用

  央視記者 張羽:前不久,美聯儲又提到説加息的可能在增大,那麼隨著它的加息,人民幣有沒有可能進一步貶值?

  財政部副部長 朱光耀:匯率政策方面,確實G20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有著深入討論,在今年2月,上海舉辦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得出了兩條最重要的政策共識,也將提交本次杭州G20峰會批准。第一條就是要綜合運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結構改革政策來推動經濟的增長;第二條政策共識,就是關於匯率。要在G20峰會原有的政策基礎上,也就是反對競爭性的貨幣貶值,反對利用匯率來謀取貿易的優勢。

[G20湖畔觀察]央視專訪朱光耀:G20將對穩定貨幣政策起到關鍵作用

  朱光耀表示,本次峰會將第一次提出G20成員國要加強就外匯市場的政策溝通,所以G20在穩定全球金融市場,保持全球匯率市場基本穩定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美聯儲加息 人民幣會進一步貶值嗎?

  央視記者 張羽:G20峰會杭州峰會有可能達成這樣的共識——匯率保持相對的穩定,也就是説,即使美國加息,人民幣也不可能是出現大幅度貶值是嗎?

  財政部副部長 朱光耀:人民幣的匯率首先決定於中國經濟的基礎面,我們判斷中國經濟的走勢,最基本的認識,就是中國的經濟基本面良好、中國經濟的韌性強、中國經濟的發展迴旋餘地大。在這個良好的經濟增長前景之下,人民幣在長期而言不具備持續貶值的基礎,所以我們是這樣説的,在市場上,總體也是這樣判斷的。

  IMF: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

  朱光耀認為,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對經濟增速的判斷尤其重要,其中,核心的政策建議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因為它擔負著全球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的監測任務。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女士及世界銀行的金融行長都高度關注中國經濟的增長,同時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作出了客觀的評價。

  央視記者 張羽:還有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就是經濟增速的問題。現在對未來國際GDP增速預期有所下調。那麼在之前的央行和財長會議上,對整個國際經濟,尤其是新型經濟體,而且尤其是中國,對經濟增速有著怎樣的預判呢?

  財政部副部長 朱光耀:總的來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儘管全球經濟增速2016年在下調,但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看好,所以他連續兩次在下調全球經濟增速的同時,上調了中國經濟的增速,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經濟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的判斷,就是6.6%的增長率。這個與中國政府確定的2016年度的經濟增長區間在6.5%到7%之間是吻合的。中國上半年的經濟增速,公佈的數字是6.7%。

  中國經濟仍處於三期疊加階段

[G20湖畔觀察]央視專訪朱光耀:G20將對穩定貨幣政策起到關鍵作用

  央視記者 張羽:其實國內有些人士擔心或者他們的個人感受,覺得6.7%這個增速可能是偏高了,他們感覺這個速度是高估了。

  財政部副部長 朱光耀:對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速的判斷,高或者是低可能見仁見智,但統計數據必須實事求是,要真實準確、完整的反映中國經濟增長的實際狀況。從統計局發表的數字看,第一産業、第二産業、第三産業都有詳細數字來表明來構成經濟增長的各個方面。這樣才能作出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準確的判斷。所以我們認為這個數字是真實可信的。

  同時,朱光耀表示,中國經濟現在仍處在三期疊加的挑戰之下,面臨經濟增速調整期、經濟結構改革的鎮痛期和前期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的消化期的挑戰。

  供給側改革有助實現經濟發展目標

  就經濟增速的調整期而言,中國從原來超過10%的高增速調整為中高增速,在十三五期間,年平均增速達到6.5%的水準。

  財政部副部長 朱光耀:這個目標我們是一定能夠完成的,因為我們既有良好的經濟基本面,同時我們有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特別是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深化,來有助於我們實現這一個重要的發展目標。

  中國經濟發展 堅持市場原則

  

[G20湖畔觀察]央視專訪朱光耀:G20將對穩定貨幣政策起到關鍵作用

  央視記者 張羽:您剛才講到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面對挑戰我們的唯一齣路就是改革。那麼未來有沒有什麼重大的改革措施出臺和具體的計劃時間表呢?

  財政部副部長 朱光耀:推進改革開放,這是中央堅定不移的政策目標,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為2016年的經濟發展決定了一個總的基調——就是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要有重大的改革措施的落地,來增強人民對經濟發展未來的預期的信心。推進供給側的結構改革,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在全世界我們是率先推進的。特別是在對應對過剩産能和應對比較高的債務率方面,我們在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採取行動;就去産能而言,我們堅定不移採取市場原則,堅持法治手段,已經明確了在去産能的過程中,要採取兼併重組,這是市場的原則。

  同時呢,要用法律的手段,就包括破産重整、和解與清算逐步推進以法去産能的法治手段。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不僅對中國經濟中長期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於短期內經濟增長也非常重要。從預期方面能夠讓市場感受到中國在堅定不移的推進改革,特別是供給側的結構改革。

  G20央行和財長會為峰會提出九大建議

  央視記者 張羽:前一段時間已經前後舉行了財長央行行長等相關六個部長級會議,基本涵蓋了G20杭州峰會所可能涉及的議題。那麼這些階段性成果,有哪些最終有可能體現在G20峰會的成果當中呢?

  財政部副部長 朱光耀:G20財長央行行長會議向峰會提交的報告,就在結構改革的九大重點領域、48項重大的指導原則方面,希望得到領導人的批准,這九大重大領域,首先包括構建一個開放的世界投資貿易體系;第二個就要構建有活力的勞動力市場;第三個就是推進創新政策的實施;第四個就是競爭政策,就包括改善營商環境;第五個就是推進全球基礎設施的聯動;第六個就是建立一種完善的全球金融體系和國內的金融體系;第七個就是促進財政體制的改革;第八個是推進可持續的增長,特別是環境領域;第九個重大的領域就是一個包容性的增長,能夠特別照顧弱視群體,弱視的群體,照顧這中小企業的發展,這是九大領域。

  期待著在習近平主席的主持下,杭州G20峰會將留下G20史上中國貢獻濃墨重彩的一筆、留下中國的印記;並推動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