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G20杭州峰會議題廣泛亮點頻頻

2016-09-01 23:15:2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杜軍帥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趙春曉):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杭州,9月4日和5日,出席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的各國嘉賓將聚首中國。

  此次G20杭州峰會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作為主題,並設置有“創新增長方式”“更高效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包容和聯動式發展”四大議題板塊。

  社科院專家徐秀軍對記者表示,從議題上來看,此次G20杭州峰會比以往歷屆討論的議題都要廣泛、豐富,此次峰會提出的議題更是亮點頻頻。

  首要亮點是G20杭州峰會樹立了全球治理的理念,確立了全球治理的原則。G20杭州峰會召開之前,於今年7月10日在上海舉行的G20貿易部長會議已經碩果纍纍,其中包括制定了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全球投資指導原則以及結構性改革等內容,而在結構性改革方面也確定了改革的優先領域、指導原則以及指標體系。同時,此次G20峰會還發起了支持非洲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進行工業化合作的倡議,這些都是取得的相關成果。

  除了提供全球治理的新框架和原則外,“G20杭州峰會還提供了新的發展理念”徐秀軍如此表示,“在全球治理確定的基本原則裏面都體現了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理念,特別是發展理念,而我們在‘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也融入到這些基本的原則和框架當中”。

  第二亮點就是G20杭州峰會的一些倡議、框架將會落實到行動當中。徐秀軍提到,“比如制定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這次杭州峰會中就有望制定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行動計劃,議程定的是2030年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確立了目標,以及建立了一些檢測目標的指標體系,但是沒有具體行動,沒有告訴大家怎麼做,杭州峰會將會進一步細化,並且制定更詳細的行動計劃來落實”。

  《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于2016年在聯合國大會第七十屆會議上通過,並且在今年的1月1日正式啟動,新議程呼籲各國現在就採取行動,為今後15年實現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而努力。

  徐秀軍介紹説,聯合國達成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常具體,有17項目標,還有具體的指標體系。這次G20杭州峰會就會制定落實行動計劃,並且制定一些具體的推進方案,比如説制定創業行動計劃,在反腐敗合作方面也會推出一些具體的行動。

  “這次杭州峰會就推進到行動層面來講成果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説是是議題廣泛、成果豐富”徐秀軍強調。

  除了以上亮點,徐秀軍還表示G20杭州峰會最為關注的是發展問題,在本次G20杭州峰會中,發展問題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這也是基於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進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G20杭州峰會作為平臺,中國也願意分享自己發展的經驗,並且願意為世界各國共同的發展做出貢獻;其次,中國已經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中國希望將自己的發展理念與其他國家進行分享;第三就是中國關注發展問題,同時也體現大國責任。

  G20杭州峰會關注發展方面的問題也是非常多的。徐秀軍對記者舉例説,G20杭州峰會在發展議題上有很多第一次的突破,比如首次將綠色納入G20的議題,首次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工業化國家合作倡議,首次從全球的層面上提出互聯互通,還有首次在全球治理的平臺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這些議題都是與發展密切相關的。

  徐秀軍指出,這次G20杭州峰會也是歷史上最具有開放性、包容性的峰會。

  首先參加這次峰會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是最多的,特別是參加的一些發展中國家達到G20峰會歷史之最,包括中國這次邀請了東盟主席國、非盟國家,還有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主席國的參與等等。另外,一些有代表性的發展中國家也參與其中,如哈薩克斯坦、泰國埃及等,當然還包括一些重要的國際組織負責人也將與會,比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萊德等。

  徐秀軍最後提到,此次G20杭州峰會的相關配套活動也盡可能的吸納了更多的機構和組織參與。G20的活動縱貫全年,包括B20(工商峰會)、C20(民間社會會議)、L20(勞工會議)、Y20(青年會議)、W20(婦女會議)和T20(智庫會議),這些會議將在中國的20個城市舉辦各類會議60多場參與和涉及的人數將達數萬人次。這些配套機制也是體現讓更多的國家和機構參與,體現了G20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G20杭州峰會就國際經濟事務平等協商、平等決策,共同謀劃世界經濟長遠健康發展的大計,不僅使會議組成更具代表性,更富包容性,同時有利於打破貿易壁壘,遏止貿易增長快速下滑,減少貿易摩擦案的發生,避免重蹈過往的覆轍。這種“包容性”,不僅反映了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變化,亦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是歷史的進步,也是唯一的前進之道。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