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普惠金融議題在G20杭州峰會期間備受關注

2016-09-02 23:42:5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單姍):G20杭州峰會召開在即,在本次大會上,有兩個同金融相關的主題,即普惠金融與綠色金融。而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整合資源讓更多用戶受益,更是成為外界熱議的話題。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能否使普惠金融真正破局?金融服務既要覆蓋廣,又要成本低,互聯網技術如何來實現這一切?

  所謂“普惠金融”,是指金融機構對包括農村地區、小微企業、城市底收入群體等,提供廣泛有效的金融服務,全面推動經濟發展。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就是把金融服務變得和水電煤一樣,所有人不論階層,不論貧富,都能平等方便地享受到金融服務。

  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數字化手段的飛速進步,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數字普惠金融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以移動支付和第三方支付、P2P 網貸、眾籌融資、網絡銀行等為代表的數字普惠金融正在融入我們的生活。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部主任賈晉京表示:“由於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網這些新技術以及社交媒體的廣泛發展,實際上在數字平臺上面做普惠金融有了更便利和更好的條件。因為我們知道金融本身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的透明,銀行或者説貸款方對客戶方信息的了解及評估。而數字化的這些手段,使得通過大數據來實現徵信和評估有了更為便利的條件,並且也使得貸款的需求者更好地獲取金融支持。

  作為與包容性增長相匹配的議題,普惠金融在本次G20峰會期間受到廣泛關注。據了解,中國和G20成員共同制定的《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將提交杭州峰會,由領導人審議。通過後各國可根據情況,在自願的原則下制定國別計劃,以實際行動落實普惠金融。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此前曾表示,《G20數字普惠金融高級原則》是國際社會首次在普惠金融領域推出高級別的指引性文件,填補了重要空白,將成為普惠金融在國際頂層設計的關鍵一環,“這個高級原則是我們G20成立的一個叫做普惠金融全球合作夥伴的小組來負責起草,有8項主要原則,66條行動建議,主要是倡導數字技術。大家知道,數字技術成本低,並且有廣泛的應用,這方面在推廣普惠金融方面有重要的意義。”

  當前,國際社會發展普惠金融雖已取得一定成績,但仍存在一定不足。根據世界銀行估算,2014年仍有約20億成年人無法享受到最基礎的金融服務。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指出, 數字技術發展為普惠金融提供巨大發展契機的同時,也面臨著信用體系仍不完善、普惠金融受眾的認識有待提高等多重挑戰,“通過數字技術、移動技術和互聯網技術,能夠解決一部分成本的問題、距離的問題,但這中間有哪些機構,通過什麼方式來發展,我們還缺乏制度方面的安排。 怎麼更好地長久地發展,我們也缺乏必要的機制和架構。同時,在消費者方面,他的認知的程度,他使用數字普惠金融的能力是不是能達到最基本的要求,這部分還是需要有進一步提升。”

  推動全球普惠金融快速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作用不容忽視。但隨之而來的監管問題同樣值得關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紀敏表示,“我覺得普惠金融天生就是包容的、開放的。基於他的普惠性、開放性和包容性,同時基於它投資的社會性,我們的監管理念是建立在這樣兩大支柱的基礎上,在效率和風險的把控之間尋求適當的平衡,所以我覺得我們的監管應該是適度的,而不是過度。 ”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部主任賈晉京指出,本次G20峰會有望為協調各國在普惠金融方面的監管行動做出貢獻,“普惠金融也是面臨著能夠納入到現有的這個監管體系之下的挑戰,再加上互聯網它本身是一個全球化的工具,它也就離不開G20這樣的全球經濟治理平臺,來協調各國的普惠金融的監管框架。沒有這種監管框架指導原則的話,如果説所有國家國內都不統一的話,那是會造成非常大漏洞的。”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