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為買房扎堆離婚引委員熱議 去半天庫存房價為何又漲?

2016-09-02 05:35:41|來源:法制日報|編輯:杜軍帥

  □本報記者朱寧寧

  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天對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進行了分組審議。

  報告透露,今年1月至7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284億元,增長6.5%。其中,稅收收入84957億元,增長7.8%。稅收收入中,營業稅下降3.7%,不過剔除營改增因素後增長18.4%。對此,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解釋説:“主要是部分地區房地産市場銷售回暖以及清欠營業稅入庫。”

  一線城市房價近期猛烈上漲、為買房上海扎堆離婚甚至不得不限號離婚……顯然,房地産問題是社會關注、政府關心的熱點問題,到底房地産業要加快發展、健康發展,還是控制發展?到底房地産的構成、商品房的構成是多了還是少了、是好事還是壞事?房地産銷售回暖,究竟對我國經濟發展是好是壞?在今天的分組審議中,委員和列席會議人員不約而同地集體炮轟最近火熱的“房事”。

  “今年去庫存最顯著的一個措施落實在房地産,我覺得庫存可能去了一點,但是卻造成房地産價格大幅增長,且漲幅非常大。”

  嚴以新委員發出一系列的疑問,房地産去庫存中央採取的措施是成功還是有很多的不足?為什麼去庫存去了半天會造成房地産價格大幅度上漲,尤其是一、二線城市?接下來還準備採取什麼措施真正使房地産去庫存,使房地産價格保持平穩的水準?

  “我國的房地産市場現在還沒有找到正確的出路,還是在這裡‘扭秧歌’。”李飛委員直言,這5年對房地産調控比較嚴,但是現在又憋不住了,又開始放開住房貸款和對房地産開發的融資,特別是先從一些地方放,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彭森委員直言,房地産已經給經濟發展帶來風險。“一線城市商品房價格一年就上升了60%到70%,大量的投資集中到房地産行業,炒地皮導致地王層出不窮,半年就出現了100多地王,普遍溢價超過150%,非常不正常,而且這裡有很多國企、央企置身其中。”他建議,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防止樓市泡沫對經濟帶來更大的衝擊和損失。

  “房地産去庫存,現在二、三線城市進展是緩慢的,而一線城市現在庫存估計還沒去完,但是地價已經開始飆升了,房價又繼續漲了。最近報道有一塊地賣了幾百億,成為新的地王,還有為了買房搞假離婚,現在很多實業,不搞實業搞房地産了。所以現在看來,去庫存的效果可能是不太理想的。”陳蔚文委員説,“我們一直説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説發揮好政府宏觀調控的機制,我覺得這兩點對我們經濟正常發展都非常重要。我們出現産能嚴重過剩、庫存過剩,跟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政府調控工作的作用是否有關係,建議找一些宏觀經濟學的專家學者,從學術角度、從經濟發展規劃角度,專題研究一下問題的根源,提出建議供政府參考。”

  梁勝利委員指出,首先,正確地認識房地産業對全局的影響作用,房地産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産業發展,還會涉及到社會發展、社會穩定,更重要的涉及到金融安全。一是房地産業是金融支持最重要的産業,這個領域資金來源於銀行貸款。二是房地産也是金融貸款的主要擔保物,現在貸款首先要看有沒有房産抵押。三是現在房地産仍然是貨幣資金轉變為實物儲備的主要形式,現在不把錢存在銀行,買套房存在那裏。從這個角度來看,房地産的穩定發展涉及到金融的穩定、社會的穩定,從某種角度上來説,房地産業一旦坍塌,金融可能會崩潰,出現金融風波、金融危機,一旦出現金融危機,就會影響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所以,我們要運用政府“看得見的手”同市場“看不見的手”齊頭並進,實行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推進房地産業健康有序發展。

  “所以,在房地産業的發展上,政府應該有更大的作為,政府不能當房地産業的甩手掌櫃,要做精打細算的‘賬簿’先生,通過政策的調整,投資環境的改善,引導社會有序地發展房地産行業。”梁勝利建議,積極推進供給側改革,採取多種渠道消化過剩的商品房,可以實施“四個掛鉤”:一是可以把過剩的房地産與政府公共服務掛鉤,比如養老機構建設、文化體育衛生場所、設施方面的建設以及教育、文化方面都需要加大投入。二是消化過剩的房地産可以與精準脫貧掛鉤,政府注入大量的資金進行脫貧,可以通過政府購買過剩房地産的辦法來消化解決現在的庫存,起到雙贏作用,一方面減少商品房庫存,另一方面解決脫貧問題。三是消化過剩的房地産與推進城鎮化建設特別是與農民工進城住房問題的解決掛鉤,現在大量農民工進城買不起房,租不上城市的房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需要通過政策調整,還要通過相應的扶持辦法,讓農民工在城市裏能買得起房。四是消化過剩的房地産與新增就業人員居住問題的解決掛鉤,政府可以通過政策調整來幫助新增就業群體購買房子,在解決這部分人住房問題的同時,有效地消化城市過剩房地産。

  本報北京9月1日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