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回望“9·3”,國家利益是推動民族復興的強化劑
偉大的抗日戰爭,是為實現民族解放而進行的戰爭。抗戰精神深刻揭示出,中國社會的發展由進步力量所主導,國家利益是凝聚人心的一面鮮艷旗幟。在維護國家整體利益大局下,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民族復興的強化劑。
一個民族只有從意志上堅強起來,精神上站立起來,才能迸發出戰無不勝的力量。抗日戰爭,是決定中華民族命運之戰。勝,則是民族復興的起端;敗,則可能亡國滅種當“奴隸”。“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城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一首雄壯、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唱出了億萬民眾的心聲,也揭示了華夏兒女為民族解放而勇往直前的滿腔激情。
歷史是彰顯民族意志與力量的一面鏡子。抗日戰爭,顯示出站在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高點上凝聚人心、團結奮戰的的堅強意志與力量。民族危難時刻,工農紅軍改編。一面抗日旗幟,召喚人民子弟兵與國民黨軍隊並肩作戰,凝聚抗禦外敵的意志和力量。短短幾個月,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紅軍將士收起紅軍帽,把紅五星換成青天白日帽徽,穿上了一身國民黨的軍裝,戰鬥在抗日前線。為了中華民族抗擊日寇的大業,紅軍和國民黨軍隊這兩個整整打了10年仗的冤家對頭,站在同一條戰壕裏了。八路軍和新四軍改編後,陸續開赴華北和華中抗日前線作戰,極大地壯大了中國抗擊日寇的力量。一個創造了無數人類財富、具有數千年文明詩史的東方大國,“萬眾一心”,這是什麼力量?這是激發全民族意志、推動國家獨立、富強的力量,這是凝聚人心物力、實現民族復興的力量,這是能夠戰勝任何敵人、而不為強敵所壓倒的力量。
正面戰場與敵後配合策應,激發團結奮戰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創造了全民族抗擊日寇侵略的歷史奇跡。民族團結是國防力量的源泉。民族團結的力量是在抗日戰火中凝聚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戰場,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民族獨立的抗爭。在這片孕育華夏兒女的熱土上的一場場搏殺,既有數千年來偉大民族精神的傳承和延伸,又尚未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所造成的國力貧弱的戰場環境。偉大的民族精神,激發了各族人民的抗敵鬥志,營造出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兩個戰場。敵後戰場與正面戰場配合策應,激發抗擊日寇的戰鬥精神,創造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奇跡。
在國家整體利益的大局中維護民族團結,堅定必勝信念,是推動民族復興的強化劑。前赴後繼,是中華民族拼搏精神的體現。堅持抗日,符合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將士失利不失志,根據黨中央指示迅速重建新四軍軍部。這支英雄的部隊在抗日戰場上不斷發展壯大,奪取了車橋戰役等重大勝利。皖南戰役後新四軍的迅速發展表明,抗日得人心,愛國得人心。維護民族團結,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凝聚意志與力量的抗戰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一個歷史轉捩點。實現強國強軍的未竟事業,是對抗日戰爭的最好紀念。抗日戰爭的勝利表明,戰爭力量是動態的,隨著時勢發展和主觀指導者的能動性而發生變化。國家利益,民族振興,都是凝聚人心意志、積蓄物力的一面鮮艷旗幟。
我們紀念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就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當今時代,儘管國際風雲變幻,安全威脅多樣,然而,我們深刻總結歷史經驗,堅持深化改革,增強經濟實力,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邁開了朝著民族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的步伐。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也更需要銘記歷史,自覺站在國家整體利益的高度上,團結奮進;更需要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力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綜合實力。不忘初心,萬眾一心,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
(蔡仁照 作者係國防大學教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