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不忘歷史緬懷先烈 探訪賀龍元帥故鄉

2016-09-03 17:38:1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易成晨):湖南張家界市桑植縣是家喻戶曉的賀龍元帥故鄉,也是由賀龍等領導紅軍創建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所在地。9月初,“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這裡,重溫歷史,緬懷先烈,感受歷經80年仍散發光芒的長征精神。

  賀龍于1896年3月22日生於桑植縣洪家關貧苦農民家庭,1916年1月參加領導湘西農民暴動,攻打芭茅溪鹽稅局中“兩把菜刀鬧革命”的故事被廣為傳頌。之後參加大革命,歷經兩次北伐戰爭。

  大革命失敗後,賀龍堅決站在人民一邊,接受共産黨的決策。1927年8月1日,賀龍擔任起義總指揮,在南昌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不久,在革命不斷遭到挫折的背景下,賀龍依然堅定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南昌起義後,賀龍根據黨中央的指示,于1928年初由上海回到湘鄂西,領導發動荊江兩岸年關暴動和湘西起義。在家鄉桑植洪家關,賀龍聯絡舊部屬,聚集3000人組建工農革命軍,4月2日發動桑植起義,進佔縣城。後與周逸群、段德昌等創建了紅二軍團和湘鄂西革命根據地。

  1934年10月,賀龍率部與任弼時、肖克、王震等帶領的紅六軍團在黔川邊境會師,兩軍團由他和任弼時統一指揮。

  10月底,為策應掩護紅一方面軍突圍長征,賀龍率部發起湘西攻勢,相繼攻克大庸(今張家界)、桑植、桃源等縣城,創建以永順、大庸、桑植為中心的湘鄂川黔根據地。

  1935年2月至8月,賀龍和任弼時指揮紅二、六軍團反“圍剿”,在陳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園連獲大捷,殲滅了整師整旅的敵人,粉碎了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剿”,開闢了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

  10月,蔣介石再次發動130個團20余萬人,加上地方保安團隊共約30萬之眾再次進行“圍剿”,在敵我力量相當懸殊的情況下,為了保存革命力量,11月4日,湘鄂川黔省委和軍委分會在桑植縣劉家坪召開聯席會議,決定進行戰略轉移,突圍遠征。

  11月上中旬,紅二、六軍團主力在桑植集結,進行整編和短期修整,準備突圍,兩個軍團共6個師、17個團、18000余人。19日,紅二、六軍團分別在桑植縣劉家坪幹田壩和瑞塔鋪楓樹塔舉行誓師大會,任弼時、賀龍、關向應、蕭克、王震等講話,軍委分會主席賀龍下達突圍的命令。當晚主力部隊出發,由此開始長征。

  如今,賀龍在故鄉桑植縣的印記仍處處可見。在他的故鄉洪家關的紀念館裏詳細展示的他從參加革命到成為共和國元帥的光輝一生令人敬仰,他故居裏呈現的革命時代的艱苦條件令人深思,劉家坪鄉的紅二軍開始長征的紀念碑和犧牲烈士名錄令人震撼。賀龍、紅軍、長征這些人和詞背後蘊含的精神能量跨越80年曆史仍然散發著光芒,鼓舞著人們繼續奮鬥。

  圖説

  圖片默認標題

  攻打桑植縣芭茅溪鹽稅局是賀龍鬧革命的開始,“兩把菜刀鬧革命”的故事也由此而來並被被廣為傳頌。

  圖片默認標題

  1927年南昌起義是賀龍人生的另一個重要轉捩點,也是在這一年,賀龍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圖為南昌起義雕塑,賀龍身後是周恩來、葉挺、劉伯承、朱德。

  圖片默認標題

  由賀龍參與領導建立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是長江南岸的重要戰略根據地,主要覆蓋桑植、大庸(今張家界)等地。

  圖片默認標題

  1935年10月,蔣介石調兵30萬人“圍剿”紅二、六軍,鋻於敵我力量懸殊,11月賀龍領導的紅二軍從桑植縣劉家坪鄉撤離,開始了萬里長征。

  圖片默認標題

  1955年的授銜一號令,賀龍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圖片默認標題

  位於賀龍老家桑植縣洪家關的賀龍紀念館如今是愛國主義教育和黨員教育的重要基地。

  圖片默認標題

  位於桑植縣洪家關的賀龍故居。

  圖片默認標題

  賀龍故居裏的臥室。

  圖片默認標題

  位於桑植縣劉家坪鄉的紅二軍長征出發地紀念碑,碑文由紅六軍政委王震書寫,碑座上鐫刻著部分烈士姓名。

  圖片默認標題

  桑植縣洪家關的賀龍元帥紅軍小學。豐富便捷的紅色資源讓這裡的學生受到了更多的熏陶,參觀賀龍紀念館和故居、去光榮院慰問看望老紅軍……緬懷先烈不忘歷史,明白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已是學校學生都懂的道理。

  圖片默認標題

  位於張家界武陵源景區賀龍公園的賀龍雕塑,被譽為張家界“第3001座奇峰”,每一位到達山頂的遊客都會從這座雕塑面前經過。雕塑象徵了賀龍戎馬一生的光輝歷史,更表達了張家界人民對於從家鄉走出來的共和國元帥的深深敬意。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