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日媒: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面臨洗牌 90%企業恐遭淘汰

2016-09-03 10:12:54|來源:參考消息網|編輯:顏觀潮

  原標題:日媒:中國電動汽車行業面臨洗牌 90%企業恐遭淘汰

  參考消息網9月3日報道 日媒稱,中國200多家電動汽車(EV)廠商即將面臨大規模淘汰的暴風雨洗禮。

  據日本《富士産經商報》9月2日報道,政府嚴格制定新興企業的技術標準,正探討將廠商數量減少至10家。

  90%消亡的可能性

  中國汽車製造業協會一位負責人指出,加強管制的目的在於,取締弱小企業。也有媒體指出,提高標準的結果是,最多可能有90%的新興企業將消失。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資料顯示,現階段得到生産許可的新興企業只有兩家。另外還有三家企業計劃申請許可。

  阿裡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和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等人至少向中國替代能源車領域投入了20億美元。豐厚的補貼引發投資熱,但太多企業並不具備像美國特斯拉和通用汽車(GM)那樣的電動汽車(EV)或混合動力汽車(HV)的生産技術,人們對此的擔憂日益強烈。

  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教授殷承良指出,這個行業的參與者太多,其中一些只是投機者,政府有必要提高門檻,對低技術水準項目進行不合理投資,這不是好事。

  報道稱,中國政府之所以討論針對電動汽車新興企業制定嚴格標準,是因為,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中國汽車市場正面臨過剩生産和庫存過多的問題。隨著廉價車型越來越多,汽車製造商的盈利空間減小,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提高燃費和溫室氣體排放量標準,預計成本也會上漲。

  中國去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替代能源汽車市場,包括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和燃料電池汽車(FCV)。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數據,2015年,國內替代能源汽車的銷量為33.1092萬輛。

  中國政府提出了到2025年將電動汽車銷量增至300萬輛的目標,是現在的10倍,並對每輛電動汽車提供相當於售價60%的補貼。其結果是,現在約有400款替代能源車正在開發。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我們確實正在對新能源車開發提供補貼,但應該允許任何人參與進來嗎?

  董揚與中國工信部(MIIT)負責人進行定期會面,他透露政府正探討將電動汽車新興企業數量控制在最多10家。

  另外,新興企業在獲准後,政府對品質管理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到正式啟動組裝生産線之前還必須滿足很多條件。

  也有企業表示歡迎

  作為推動業界健康發展的政策草案,工信部8月公佈了所有電動企業銷售商必須具備的17項技術,並廣泛徵求市民意見。草案列出的項目包括,判斷車輛性能和安全的管理系統、可以追蹤主要配件來源和品質的信息系統以及循環利用舊電池的加工工序等。

  中國媒體預測稱,現在推進電動汽車平臺開發的企業當中,其中90%即使再過兩年也無法達到新技術標準。

  威馬汽車正在申請許可,該公司于8月17號宣佈已籌到10億美元資金,計劃2018年開始銷售。該公司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前高管沈暉去年創立的。沈暉表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拿到許可證,工信部釋放出這樣的信號是正確的。他指出,現在是低品質企業混入其中,業界有些混亂。他對政府加強管制的動向表示了歡迎。(編譯/馬曉雲)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