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父子兵”成為紅土地上的“綠色守望者”
一株長勢旺盛的油茶樹。
林鑫榮接受記者採訪
新華網福州9月4日電(劉默涵 李琛)“真沒有想過我會回到山裏,守著這幾千畝油茶山和養豬場過日子。”
站在長汀縣四都鎮紅都、同仁、羊古嶺三村交界的王坑山場上,林鑫榮指著眼前漫山遍野的油茶樹咧嘴笑,汗水滴在其曬得黑黝黝的皮膚上,閃起光芒:大學畢業後,應父親要求回到山溝溝裏治理荒山,現在已是第6個年頭。
四都鎮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入閩第一站。8月底,當記者隨“長征路上奔小康”福建網絡媒體“走轉改”採訪團來到這裡時,在一戶村民的家裏偶遇林鑫榮。他和父親林慕洪都是這鎮上的“名人”,當地有名的“綠色守望者”。
長汀縣地處福建省西部,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縣份之一。據1985年遙感普查,長汀水土流失面積達146.2萬畝,佔全縣面積31.5%,不少地方“山光、水濁、田瘦、人窮”。
四都鎮也是如此。其中,紅都、同仁、羊古嶺三村交界處的王坑山頭因為沙質化的土地無法附著植被,滿眼望去光禿禿一片,僅有的幾棵松樹長了20多年才10來公分高。
林鑫榮的父親林慕洪原是龍岩市第一醫院主任醫師、老年科主任。2008年秋天,退休的他回到四都鎮,看到家鄉的山頭水土流失嚴重,著實感到心痛,於是推掉了高薪返聘的機會,帶著同樣正高職稱的妻子搬回到山溝溝裏,誓要把這一片荒山變綠地。
“當時請來了不少專家,大家都説這樣的沙質地只適合種油茶樹。”林鑫榮介紹説,油茶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高,而且還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不僅能綠化荒山,還能帶動村民致富。
不過種植油茶,同樣也考驗著林農的耐力。
“它的回報週期太長,種植8-15年才進入穩産期。”林鑫榮説,每種一株茶苗,要用2、3斤的肥料來養,此外租賃荒山、購置山茶苗也是一筆不少的支出,除草、養護等方面每年還要開支70-80萬,“前期的投入太大”。
林家在荒山上建設的養豬場。他們通過“豬——沼——油茶”生態種養模式來提高經濟效益。
“老虧損,肯定是不行的。後來在朋友建議下,我們在山上建了20多棟標準化豬舍,通過‘豬—沼—油茶’生態種養模式來提高經濟效益,”林鑫榮説。
據匡算,養豬場一年可以養殖2500多頭豬,出欄後的收入可以補貼管理油茶的投入。而平時這些豬産生的沼液和豬糞均可以運上山作油茶的肥料,節約肥料的開支。
2011年,對於林鑫榮來説,是人生的分水嶺。那一年,父親在山上幹得熱火朝天,但總覺得身邊缺乏幫手。
“作為一名醫生,他心裏總放不下病人,哪怕油茶場的工作再忙,他都要抽空到家鄉的衛生院為鄉親們義診,多的時候,一天要看二三十個病人。”林鑫榮説,面對父親的執拗和母親的勸説,他最後選擇放棄了城裏的白領工作,回到了這個山溝溝裏。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當年紅軍在這裡鬧革命,流傳過不少‘父子兵’的故事,沒想到我們現在也成‘父子兵’了。”
比起城市裏的繁華喧鬧,林鑫榮如今的生活有些單調:巡山看護油茶林;管理工人;為父親打理半山腰上的養豬場。從早上6、7點忙到晚上7、8點,對於林鑫榮來説已是常事。
“一開始,父親只是想種幾十畝,帶個頭。結果,這些年慢慢地一點點擴大種植,到現在已經是4600多畝。油茶林面積大了,巡山很辛苦。”林鑫榮説,走上一圈就有20多公里路,“都是小路,很難走,一天走不下來,要好幾天才能巡一遍”。
“但這事總要有人來做,首先是一種責任吧:總不能看著年紀那麼大的父母那麼辛苦地幹事業。”
讓林鑫榮感到高興的是,在他們的帶動下,村民也跟著一起種起了油茶,昔日水土流失嚴重的這一方土地,如今已成為頗具規模的油茶山。父親林慕洪也因為“護土致富”的事跡入選“2013感動福建年度十大人物”。
根據長汀縣水保局遙感調查資料,2015年,該縣水土流失面積已從2011年的47.69萬畝下降至39.6萬畝,水土流失率為8.52%,是福建省11個水土流失治理重點縣中成效最好的一個。
茶山上立起的一塊公告牌
曾經的山地荒蕪一片。目前依然能看到沙質化的土地難以附著其他植被。
這種松樹因為土地貧瘠,長年不長,被當地人喚作老頭松。
油茶山上,依然能看到沙質化的土地硬結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