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馬雲: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2016-09-04 07:27:11|來源:央視網|編輯:杜軍帥

  身穿紅色T恤,背景是杭州特有的西溪濕地風光,G20杭州峰會前夕,一段馬雲用英語為G20代言的視頻發佈在海外社交媒體上。

  記者:作為一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組組長的話,你應該有一個成形的東西然後給G20,那麼從目前來看的話,你貢獻出來的還是EWTP?

  馬雲:今年我們提出了有兩個比較特別一點,一個是EWTP,還有一個叫做企業家簽證,小企業家其實到其他國家做生意簽證是很難的。

  在今天下午開幕的B20杭州峰會上,馬雲擔任中小企業發展工作組主席。B20峰會是G20杭州峰會的重要配套活動,其核心使命是代表工商界為G20齣臺全球增長對策和全球治理方案建言獻策。作為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平臺創始人,這些天來,馬雲在不同場合暢談他所牽頭的倡議,也就是建立促進跨境電商領域公私對話的世界電子貿易平臺,英語簡稱EWTP。

  記者:咱們再來説説EWTP,因為一旦有這些英文,大家就覺得比較難懂,咱們嘗試著把它説清楚一下

  馬雲:EWTP的真正的思想就是全球買全球賣。

  記者:那不是進口,然後進到中國來,我也在全球買全球賣。

  馬雲:中間的一層一層的複雜狀態,要遠遠比大家想像得多,我這麼講,我們先從宏觀來看,100多年以前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經濟的發展是幾個國王決定的,五六個國王大家覺得,我們國家與你們國家之間做成協議,那就開始做生意,做不了生意咱們打一場把門打開,這是應該來講100多年以前的全球化,但是這100多年由於門打開以後,這個世界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記者:你的意圖是什麼?

  馬雲:我的意圖是能夠讓20億的年輕人,都能夠隨時只要你有個手機,你就可以做全球的生意,你就可以全球買全球賣,這個的變化那就會大,你應該想你説我今天想嘗菲律賓的芒果,你今天就想嘗嘗那個挪威的三文魚,今天你想買買非洲的一些土特産木雕,你隨時在網上最快,72小時就能到貨,所以我覺得真正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全球真正自由的,公平的隨時可以全球買全球賣,地球真像一個村落一樣。

  目前,承擔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的組織主要是WTO,也就是世界貿易組織。EWTP到底和WTO是什麼關係,這是馬雲在很多場合都需要回答的問題。

  記者:WTO不就是想幹這事嗎?

  馬雲:但是WTO談不下去的原因我們等了那麼多年,WTO談到現在,我從開始懂得什麼叫全球化,到今天為止就沒有進行下去過,所以問題是在哪,因為WTO太複雜了,他想把所有的問題,是通過各國政府之間來解決,政府與政府之間有時候要解決的問題,可能超越了貿易,超越了商業。

  記者:但是全世界有那麼多國家的首腦,在一塊解決了那麼長時間,你包括不僅是首腦,各種各樣的部長,各種各樣的經濟學家都在琢磨這個問題沒解決,你覺得你的這個倡議,就能解決這麼長時間,這麼多人都沒有解決的問題?

  馬雲:總得有人去説,總得有人想辦法,你不能等待,我們等待了這麼多年,我估計WTO按照今天這樣談下去,等我離開這個世界他們還在討論呢,第二個EWTP未必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至少我們可以推進一部分,用不同的角度去嘗試,這些部長也許在解決社會問題、政治問題上比較強,但是商業問題我個人覺得,還是應該聽聽企業家解決。

  為了這套名為EWTP的機制,今年上半年,馬雲跑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他看來,如何能夠讓無數的中小企業、年輕人、婦女創業者可以從全球化中獲得利益,是一個巨大的課題。

  記者:但是這個事太多了,認證、安檢等等品質標準等等,這是現實中的問題,那你怎麼解決?

  馬雲:所以我才會要G20跟領導人,所有的各國參與方,要倡議要政府給予建立一個環境的,政府要為了支持本國的年輕人,本國的中小企業解決本國的就業問題,未來世界貿易的經濟發展問題,作為20個成員的領導人,他們要達成共識,真正為我們這個世界,為我們的後面的年輕人們,為那些中小企業找出一個方案來,他們需要在海關、稅務在商檢上面拿出一個確實可行的方法,既然過去幾十年我們可以為WTO做這樣的一萬家企業做這樣的事情,今天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在創新的機制上,為未來的年輕人做些這樣的事情,所以我覺得這是我們的倡議,不管他同意也好不同意也好,我們都幹起來,我相信全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總有國家和地區願意跟我們合起來來做。

  記者:嗯,但是這個東西恰恰就是,不是説一個同意,你必須要同意就都同意?

  馬雲:那未必,我一個個開始幹。

  記者:單個來?

  馬雲:你單個來,如果澳大利亞願意我就跟澳大利亞先幹,如果韓國願意我就韓國先來,一個個擊破更為重要。等我們有個七八十國家,三五十個國家達成這個協議以後,我們再來制定一套東西。

  記者:你擔不擔心,他在這樣的一個G20峰會上,他也許會答應你,但是回去以後就把這件事放下了。

  馬雲:那很正常,我也一樣,很多時候。可以,回去以後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沒關係,但是有人推進,我是説過了,你是答應了,沒關係,你後來忘了,我還會不斷來説的。

  遊説全球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代表,支持他的願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被拒絕,被拒絕後再堅持,似乎是馬雲早已習慣的路數。這是上世紀90年代末,中央電視臺《生活空間》欄目拍攝的紀錄短片《書生馬雲》,此片真實地紀錄了創業初期的馬雲面臨著什麼樣的窘境。

  記者:裏面有一個場景讓我印象特別深,是哪個場景呢,是你背著一個包,你去推銷你的這個黃頁,當時人家怎麼對待你的呢?你得預約,你先出去。

  馬雲:對。

  記者:你過了17年,你能不能還會想到那個場景,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當時的你遇到的問題,現在無數的中小企業同樣在遇到?

  馬雲:當然,我今天還是有的,你以為今天就沒有了,今天多了。

  記者:今天還有預約?

  馬雲:那當然多了,那必須得預約。我自己這麼覺得,我這麼多年,有一個,我習慣被人拒絕的,但是他們拒絕我。

  記者:真話還是假話?

  馬雲:真話,我從來就沒有很順利過,我小學念了八年。

  記者:這學習得多不好?

  馬雲:將近八年,對。我沒考上好的中學,後來考大學考了三年,找工作找了那麼多,被人拒絕。那時候覺得很沮喪,現在我覺得幫了我,被人拒絕很正常,憑什麼別人要幫你,被拒絕是正常的,不被拒絕是不正常的,別人幫你是不正常的。所以今天也一樣,你有這樣的想法,那你被拒絕,被説NO,太正常,但是你拒絕我不等於我就放棄了。

  在這部片子結尾,馬雲迷茫、困惑,最終他離開北京,選擇了回到杭州重新創業,阿裡巴巴得以誕生。在馬雲看來,他的經歷與當下無數創業者和中小企業經營者非常相似。

  記者:你覺得被拒絕是常態,被人幫助反而是不正常的,那為什麼你要提供給這些廣大的中小企業幫助,那對於他們來説,這不是也是不正常的嗎?

  馬雲:我覺得我們好這口。

  記者:好哪口?

  馬雲:我們就好著説希望別人做得更好,因為這是我們的使命決定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是我們成立這家公司,我們18個創業者發誓,也是我們今天合夥人的精神,我們合夥人再度起來告訴大家,我們未來的使命就是幫助大家沒有難做的事,就是幫助中小企業,就是讓大家創業。我們未必能夠幫助別人,但是我們的出發點一定是幫助。

  記者:你做這件事對你有什麼好,對你的公司有什麼好?

  馬雲:只是麻煩,你説有什麼好處?我都看不出這些東西能夠掙多少錢。

  記者:還有企業家做不掙錢的事?

  馬雲:我大概公司裏做的所有的重要的決定,所有重要決定都跟錢沒關係的。只要跟錢有關係的決定,都是同事做的,我不做這個,這樣才會我們走到今天。如果一個企業腦子,我説你這個腦子裏想的是錢,這個是人民幣,這個是美元,張嘴就是港幣,人家不願意跟你這樣的人交朋友,做不好事,員工也看不起你,對吧,談錢太庸俗。

  記者:我跟你在這個級別上沒法對話,因為我們對錢完全不一樣的認識。

  馬雲:我們都一樣,我今天為止,我大概20年沒拿工資過,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花錢,我身上都不帶錢。

  記者:是因為你身邊有很多人在替你在做這些事情?

  馬雲:對,但是正因為我不愛錢,才今天有那麼多的資源,如果你愛錢了,你的錢不會多。

  記者:那你當時做生意不是為了錢嗎,還是為了什麼?

  馬雲:我因為那年被評為學校裏面這個十大傑出教師,我説我怎麼可能當,我所有教學生的東西都是我自己的,所以我想去做個公司,十年以後再回學校教書的,這是我當時的出發點。就是以後,主要是可以吹牛的資本有了。所以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只是開玩笑人家問我,你將來?我説我將來會很有錢,但是這個錢我沒概念。

  1999年年初,杭州西郊湖畔花園小區一套還沒有裝修的民宅中,馬雲創立的阿裡巴巴成立。這是一個純粹的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網站。和一般的創業者不同,馬雲在企業創立之初,就把眼光盯向了世界。

  馬雲:我們所有的競爭對手不在於中國,而在於美國的矽谷的。如果説第一,我們把阿裡巴巴的定位就把它作為國際站點,我們不要把它定位成國內站點,我自己從經濟的角度來講,我希望阿裡巴巴在2002年成為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網絡社區,國際站點,這些超前的概念,在那個年代好像天方夜譚的神話。不僅如此,那一年,馬雲還提出了一個驚人的口號,阿裡巴巴要把全世界的商人聯合起來,讓天下沒有不好做的生意。17年過去了,在今年B20杭州峰會上,馬雲提出的EWTP倡議中,其核心思想還是,把全世界的商人聯合起來。

  記者:你在十幾年前,將近二十年前,在成立這個公司的時候就説的這句話,當時説出來,你面對的反應和今天説出來面對的反應,肯定是不一樣的。

  馬雲:是。

  記者:你還能想得起來當時你説這話,大家怎麼看你嗎?

  馬雲:當時我覺得吧,我跟阿裡巴巴那些創始人講的時候,大家覺得行吧,就説吧,我們總得有個説法。但是經過這麼多年來,我們是越來越相信了,很多人講,馬雲,你們這個企業悶聲發大財不是挺好嗎,幹嗎要這樣做。我覺得小企業你可以做到悶聲發大財,企業這麼大了,真正要發的大財是對社會的擔當,你真正要做的是,如果今天我們這樣規模的企業,還依舊在想著下個季度的利潤,明年的收入,我是覺得我們愧對社會對我們的信任,我們今天所擁有的資源、技術和人才,和全世界對我們的關注,這是一個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影響很多年輕人,讓他們走向真正的致富,解決這個世紀一個重要的三大難題之一,就是貧困問題。我是覺得這是個責任和擔當,也是個福報,你不能把它真的變成,你今天掙了再多的錢,這世界上永遠會有人比你更掙錢,然後錢怎麼樣呢,你掙了錢要拿去幹嗎?你能吃多少?你能睡多少?

  記者:你可能不在乎這件事情了,但是整個社會如果還在把你和其他人進行比較,誰是首富的時候,你的心態又是什麼樣的?

  馬雲:我理解他們,但是他們很難理解我,沒關係,中國人講修煉,修煉的目的是什麼,修煉的目的就是能在糞坑裏游泳。當然很臭,但覺得很好,因為他不一樣,在今天這個社會,幾十億人的一個世界裏面,你要允許別人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

  馬雲創立的阿裡巴巴今年已經17歲了,它旗下的淘寶網等業務也已有10多年曆史,把時間拉回到十幾年前,許多人可能無法想像,只需要在家中敲擊鍵盤,就可以和千里之外的陌生人實現買賣。馬雲覺得,既然這樣是行得通的,為什麼中國的年輕人不可以跟更遠一些的年輕人做生意,那些WTO無法照顧到甚至設置了壁壘的各國中小企業主,為什麼不能有一套自己的遊戲規則?

  記者:當時你磕下來的第一關是什麼?淘寶這個平臺建立起來的時候。

  馬雲:信任,你是真心誠意想搭建一個平臺,幫助那些賣家賣東西賣出去,真心誠意幫助那些買家能夠買到,只有這種信任建立起來,作為平臺第一個職責是希望別人比你好,你搭一個平臺希望別人來賣,你希望為賣的人解決所有的問題,你搭一個平臺希望別人來買,你希望幫買家解決所有的支付問題、運輸問題、安全問題,所以你只有建立這種信任,它才有可能起來。所以我覺得今天也一樣,也是個信任。

  記者:信任是誰對誰的信任,比如説你剛剛開始搭建淘寶平臺的時候,那可能就是雙方的信任,但是現在如果你搭建這樣一個世界貿易平臺,讓全球都參與的平臺的時候,它牽涉到誰和誰之間的信任?

  馬雲:我們剛開始做電子商務的時候,有人跟我講,中國沒有信任體系,中國沒有誠信。憑什麼能夠建立一個人與人之間都不見面的商業關係,怎麼可能建起來?我認為中國有,這也是基於我們相信中國社會有很好的信用體系,基於人與人之間有這樣的信任體系,我們才有了今天。多年來,我一直在證明中國有信用體系,有信任,但是我們沒有建立一個體系。今天你想想看,你從雲南買了個水果,你也不知道他是誰,你敢把錢付出去,他也根本不知道你是誰,他把貨寄到一個莫名其妙的地方,還中間交給了一個完全不認識的,通過很多公司運到你那,沒有這個信任,每一天淘寶有五千萬,一個億的交易比數,那就是每一天有五千萬到一個億的信任在建立起來,這就是這個社會是有的,沒有這些東西,這社會就崩潰掉了。那今天世界各國的貿易的遊戲規則,同樣是讓世界各國,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背景的人能夠建立起這種信任,一旦這個信任建立起來,而不是由幾個大佬們絕對的信任,而且是人與人之間建立的信任,這種信任建立起來,我相信這就是我説的貿易、商業會解決爭端、紛爭甚至戰爭。

  馬雲看來,貿易是最好的溝通。據統計,現今阿裡巴巴平臺活躍著超1000萬商家和4.23億消費者,平臺創造的直接就業機會超過1500萬,帶動了3000萬左右的間接就業。這樣的發展奇跡,讓馬雲成為無數創業者心目中的偶像或者神話。

  記者:他們走過的路你都走過,你希望這些廣大的中小企業,小微企業他們怎麼發展?

  馬雲:如果説上一個世紀,也就是20世紀企業以規模越大取勝,你規模越大,做得越大越好,又強又大,這個世紀的標準就變了,是做一個好企業,做一個讓自己舒服的企業,我在日本剛回來,去日本看,有些做的小店,一兩百年了活得非常滋潤,非常舒服,目的讓他的客戶,相信他的客戶舒服一點,讓自己家人過得好一點,每年有假期,每年可以去學習和成長,讓自己的孩子好,我覺得沒有比這個更好了。未必一定要做大了,我們今天大了,也很難小下來,如果今天讓我重新選擇,我馬雲一定做一個中等的企業。

  記者:要我是小企業,我聽了我肯定不服,你大了你就説大了不好。

  馬雲:我也跟他們一樣想法,當年也都這麼想過,這是如果他們想到,今天像我們這樣,我告訴大家,遠遠比大家想像的要難、要累,説了也白説。

  從天方夜譚到商業神話,今天的馬雲以及他創立的阿裡巴巴對人們而言早已不陌生,但不管怎樣,阿裡巴巴在馬雲眼中只是一個17歲的孩子,他的目標是阿裡巴巴至少要活102年,這樣就可以橫跨三分世紀。當年,基於國際視野創辦阿裡巴巴,目前,馬雲的世界已經早已超越阿裡巴巴,他希望創辦更大的平臺。

  記者:因為現在我們處在個巨大變革的一個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就是你怎麼能夠肯定自己的公司就能有102年?

  馬雲:沒有人能肯定,沒有人能肯定。但是你如果想。

  記者:這是個願景?

  馬雲:這是個願景,如果是願景就要認真去做,所以才會説阿裏每次十年規劃,像EWTP,我們必須去擔當社會的責任,真正創造價值。就是你今天想活120歲,那你今天就不能大吃大喝,每天早上得鍛鍊。

  記者:那得從十幾歲開始就得過?

  馬雲:那當然了,所以今天企業才17歲,所以我們當然每天,你不能幹這個,不能幹這個,你必須這樣,你必須這樣,所以我們不敢説我們成功,因為今天的成功有多少人一閃而已,我們中國有多少人一閃?他們比我們笨嗎?不笨。憑什麼我們能夠走很久?

  記者:就是雖然這個東西外界一直在變,迭代的速度會越來越快,作為企業家有什麼是需要保持不變?

  馬雲:理想主義,理想和現實的結合,現實你必須活下來。因為一個企業想擔當社會責任,如果你每天虧損,你不是創造,你不是去解決,是擔當社會責任,是你成了別人的責任,所以要活下來。但是活下來你一定要帶有理想,對未來的開拓是不能變的,不能忘掉自己的初心。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