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外交露活口 不應成為中韓關係持續發展的“一道坎”
韓國總統樸槿惠自9月2日至8日的短短7天時間裏,將分別出席在俄羅斯海參崴舉行的東方經濟論壇(2-3日)、在中國杭州舉行的G20峰會(4-5日)以及在老撾萬象舉行的韓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和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7-8日),期間會與韓國周邊主要國家首腦會晤,盡力縮小韓國與中俄間對於部署“薩德”的意見分歧,同時與主要相關國家商討共同解決朝核問題的合作方案並鞏固在涉朝問題上的合作關係。
9月5日,樸槿惠在杭州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會面,兩國元首就半島形勢交換了看法。在會面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方始終致力於實現半島無核化目標,致力於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半島問題最終還是要通過對話協商加以解決。我們應該堅持六方會談平臺,通過全面均衡解決各方關切,爭取標本兼治,實現半島長治久安。我們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這個問題處理不好,不利於地區戰略穩定,會加劇各方矛盾”。樸槿惠表示願就有關問題同中方保持密切溝通。
樸槿惠9月2日曾公開表示:“朝鮮的核威脅如果消除,韓國自然也就沒必要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這句話意在向外界傳達了一個信息:“部署‘薩德’是有其原因的,而撤走‘薩德’是有其條件的”。自韓國政府在7月份宣佈決定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以來,這是樸槿惠首次正式回應撤走“薩德”的問題,即條件就是:消除朝核威脅。
這裡值得關注的一點便是,在針對撤走“薩德”條件上,“消除朝鮮核威脅”的表達比起此前有聲音提出的“實現朝鮮無核化”其實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也為韓方增添了靈活性、可控性,可加大中韓之間的對話餘地。言外之意,只要朝核問題能進入對話協商的狀態(不一定非要實現朝鮮無核化),就可以視為“消除朝核威脅”,韓國自身部署“薩德”的“合理性”就會徹底喪失。
7月份,韓國青瓦臺安保室長金寬鎮曾表示“沒有朝鮮核、導彈威脅的話,‘薩德’也就沒有必要”;而國務總理黃教安則表示“是否撤回‘薩德’是無核化之後再去判斷的問題”。細觀此前韓國政府內部對於撤走“薩德”態度的分歧,到目前正式提出“有條件的撤走”,表明韓方在一定程度上已進行了靈活的妥協。樸槿惠的這次回應,在統一政府內部意見分歧的同時,也體現出韓國已軟化了部署“薩德”的堅決態度,變得更加務實。只是韓國方面依然強調“薩德”不會是無條件撤回的,如果周邊國家不希望在韓國部署,那就要積極參與到朝核問題的解決當中。
中國方面在回應韓國提出放棄“薩德”的條件時,明確重申了反對的一貫立場、表達出希望中國正當的國家安全利益得到切實尊重的同時,還靈活性地強調了“三個堅持”(堅持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堅持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問題),這其實也為中韓之間通過對話解決“薩德”分歧留了一個活口。中韓雙方的委婉表述再次驗證了中韓在朝著實現半島無核化方向努力的過程中,都想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朝核問題的一致觀點,而這恰恰也滿足了韓方撤走“薩德”的關鍵條件,表明中韓關係之間的對話空間不僅存在,而且在撤走“薩德”問題上有找到解決出路的可能性。
實際上可以明顯看到,中國本著珍惜中韓之間來之不易的友好合作關係、防止中韓關係進一步惡化的方針,最近積極採取了一些對韓國的善待舉措。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8月24日在參加中日韓外長會議時,雖重申了中方反對韓國部署“薩德”的一貫立場,但也説到“希望通過中韓間的協商,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便預示著開啟了中韓間通過對話解決分歧的可能性。另外,在朝鮮發射潛射彈道導彈之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朝譴責聲明時,中國也沒有因“薩德”而反對,這些都體現出中方希望兩國可以心平氣和地為解決“薩德”找到出路、從而共同延續兩國友好關係的善意。9月4日,韓國總統樸槿惠在座談會上表示,她與習主席就如何通過合作維護半島和東北亞和平穩定的問題進行了深度討論。同時,她對中國致力於維護半島和平穩定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肯定,她在會談中説到:“中國為緩解半島緊張局勢發揮了建設性作用。”相信中韓雙方只要秉持著對話溝通來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斷積累兩國間的信任和依賴,中韓兩國關係還是有望持續良好地向前發展的。畢竟,中韓之間在商討爭議性問題時,還是應該不斷推進其他領域合作的,中韓關係總不能一直卡在“薩德”這道坎上。(漢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