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共識”引領G20治理轉型
□伊歌
剛剛在杭州落幕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不僅是中國首次舉辦G20峰會,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領銜全球經濟治理的頂層設計。峰會公報宣告:已經“就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的一攬子政策和措施形成‘杭州共識’”。
“杭州共識”體現在峰會公報所表達的“五個決心”:決心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規劃路徑;決心創新增長方式,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決心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決心重振國際貿易和投資兩大引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決心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讓二十國集團合作成果惠及全球。
“杭州共識”也體現在所制定、核準的一系列峰會文件,包括落實增長戰略的《杭州行動計劃》,以及《創新增長藍圖》、《創新行動計劃》、《新工業革命行動計劃》、《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邁向更穩定、更有韌性的國際金融架構的議程》、《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全球投資指導原則》和《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等等。這些文件將杭州峰會的“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主題,具體細化為全球經濟治理的各個領域的行動綱領。
“杭州共識”更體現中國主導峰會的議題設置和決策,為全球經濟治理的首要平臺注入創新的活力,推動G20實現從短期政策向中長期政策轉型、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正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袁鵬所説:“中國所做的最大一個貢獻,就是通過中國強大的辦會能力和強大的經濟支撐,以及中國這一嶄新的新興大國形象,把一個動力嚴重不足的G20通過中國主場重新激活,把這個囊括全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峰會賦予嶄新的動力和生命力。”
作為國際經濟合作論壇,G20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應運而生,各國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就國際經濟和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以推進成員間的財金協調與合作。全球“金融海嘯”之後,G20臨危受命“升格”為領導人峰會,共同探討應對危機的對策,並就相應的宏觀經濟政策展開協調——G20的機制化建設實現第一次轉型。
隨著“金融海嘯”的日漸遠離,危機應對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重要性也日漸下降;而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又迫切需要實現全球可持續增長和發展的解決方案——G20的機制化建設正面臨第二次轉型。G20沒有總部和常設秘書處,其鬆散的合作形式以及效率低下的執行力一直為人詬病,每年一度的峰會甚至有淪為“清談館”之虞。
杭州峰會的籌劃和組織,為重新煥發G20的活力提供生動的樣本。作為輪值主席國,今年以來,中國通過協調人和財金兩個渠道密集磋商,舉辦了三次協調人會議、三次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及副手會,以及數十場各類工作組會議,還先後舉辦農業、能源、貿易、勞工就業部長會。為在代表性和效率之間取得平衡以“集眾智、聚合力”,杭州峰會的參會者還包括聯合國秘書長等國際組織負責人,東盟主席國等區域組織代表以及埃及等嘉賓國領導人,參會的發展中國家數量達歷次峰會之最。
“杭州共識”既是原則共識、峰會文件和機制創新,也是引領全球經濟治理轉型的路線圖。正如習近平主席所呼籲:“讓我們以杭州為新起點,引領G20的航船,從錢塘江畔再次揚帆啟航,駛向更加廣闊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