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中國-東盟合作:從“成長期”邁向“成熟期”

2016-09-07 21:24:01|來源:央視網|編輯:楊玉國

  特約評論員葛紅亮

  應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總理通倫邀請,9月6日-9日,李克強總理出訪老撾萬象。其間,他出席的其中一項重要會議就是第十九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週年紀念峰會。繼2013年雙方共同慶祝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建立10週年之後,此次峰會或將成為雙方關係發展的新的里程牌。以此為起點,中國-東盟合作或將從“成長期”向“成熟期”邁進。

  自1991年7月雙方對話關係建立以來,中國-東盟對話關係已經走過了25個春秋。在過往的25年裏,中國-東盟關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雙方已經建立起寬領域、全方位與多層次的合作架構。

  在政治領域,中國-東盟關係25年來保持著穩步提升的發展態勢。在雙方對話關係正式建立後,中國和東盟經過磋商,建立起經貿與科技兩個合作聯合委員會。以此為標誌,雙方的對話關係得以階段性確認,中國正式成為東盟的磋商對話夥伴。1996年,中國-東盟全面對話夥伴關係確立。而在第二年12月,中國-東盟領導人非正式峰會,雙方領導人共同簽署了《面向21世紀的中國-東盟合作聯合聲明》,為雙方關係實現跨世紀的發展確立了諸多原則性指導及提供了指南。以此為基礎,中國-東盟在地區與國際諸多問題上相互支持,雙方在往來中建立起了比較好的“舒適度”。鋻於此,1999年中國即表達了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意願。到2003年,中國成為首個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及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非東盟成員國。而到雙方戰略夥伴關係建立十週年之際,“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則開始成為雙方關係發展的新方向。

  經濟往來規模的日漸擴大是25年來中國-東盟經貿投資關係發展的無可爭議的特徵。以貿易為例,1991年中國-東盟雙方貿易往來總和為79.6億美元,而到2015年,這一數據已經上升到4721.6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8.5%。中國-東盟經貿關係的發展與雙方的正引領不無關係,2004年中國-東盟貿易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2009年中國雙邊貿易額為1782億美元,而中國從這一年開始成為東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顯然,這與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係的建立及此後“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穩步推進關係密切。雖然存在不同步,中國-東盟相互投資關係近些年也實現了穩定發展,中國對東南亞國家投資規模漸增。鋻於此,有學者常説,經濟方面相互依賴程度的加深已經構成中國-東盟關係在經濟領域的顯著表現,以至於有觀點將中國-東盟經貿關係的快速發展視為雙方關係的全部。

  顯然,無論從政治層面,還是經濟領域,過往25年都是中國-東盟關係的成長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東盟關係也逐步建立起了政治對話與經濟合作兩大支柱。

  因而,在過往25年政治與經貿關係的從無到有的量增過程之後,中國-東盟關係未來邁向“成熟”發展的關鍵無疑在於品質的提升與關係的升級。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升級版”的打造則有助於雙方經貿關係的均衡性發展與增強雙方經濟關係的互利性,而未來“睦鄰友好合作條約”能否簽署則無疑成為雙方政治互信關係及對話關係升級發展的風向標。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作為雙方關係“提品質、抓升級”的基礎,中國-東盟也需在政治對話、經貿關係之外發展第三個支柱——拓展和加深雙方的人文交流關係。也只有中國-東盟友好合作及朝著“命運共同體”目標邁進的腳步踏在穩定、堅實的社會土壤上,雙方的合作關係才可能趨向更加成熟。(作者葛紅亮係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供職于廣西民族大學東盟研究中心)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