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G20峰會對世界科技創新的的三大意義
舉世矚目的G20杭州峰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這次會議上,有一個名字被反復提起:“科技創新”。在開幕式的致辭中,談及當代世界經濟的形勢,習近平主席指出,上一輪科技進步帶來的增長動能逐漸衰減,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尚未形成勢頭。由此可見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世界經濟産生的巨大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史,而産業革命的原動力就是科學技術創新。有鋻於此,在《二十國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中明確提出:“為實現創新驅動增長,營造創新生態系統,我們支持就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涵蓋廣泛領域的創新議題開展對話和合作。我們制定《2016年二十國集團創新行動計劃》,承諾採取促進創新的戰略和政策,支持科技創新投資,支持科技創新技能培訓(包括為更多婦女進入上述領域提供支持),促進科技創新人才流動。我們支持根據彼此同意的條件促進自願的知識分享和技術轉讓。本著這一方式,我們支持採取適當措施促進開放科學,推動在可找尋、可訪問、可交互、可再用的原則下,提高獲取公共財政資助的研究成果的便利性。”筆者認為,這對世界範圍內的科技創新是重大利好。它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增進了科技創新的活力。峰會提出,承諾採取促進創新的戰略和政策,支持科技創新投資,支持科技創新技能培訓。這在世界範圍內將會掀起了科技創新的狂潮,全民熱情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科技創新的活力,進而使科學技術本身得到發展,從而為産業革命升級提供原動力。
其次,改變科技創新的模式。峰會的科技創新政策使得科技創新的主體由單一的國家向多元化發展,並鼓勵婦女進入科技創新的行列,使得科技創新的隊伍擴大,從而增加成功概率。這種模式的轉變在科技創新的歷史具有重大意義。
最後,防止世界範圍內的貧富差距拉大。“第三次工業革命”及其後果有可能引起全球經濟增長模式轉型。時下方興未艾、以“3D”列印為標杆的新興製造業、或者説所謂“製造業革命”,由於技術含量提高、成本降低、生産週期縮短、更適應“個性化”及“高端化”需求,並且能簡化産品設計、生産、銷售流程等,有可能使目前盛行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産”被“分散化”和“社會化”生産替代,非西方國家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將迅速喪失,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可以不再因貪圖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低而搞産品“外包”,在發展中國家投資辦廠,而是將製造業“回遷”本國,就地投資,就地設計生産,就地銷售。目前製造業從一些新興國家“回遷”美歐日可能是這一轉變的前兆。公報強調要在世界範圍內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從機制上防止了西方國家的科技創新壟斷,並進而防止了西方國家相對於發展中國家的貧富差距拉大。
此次峰會産生的影響將是巨大而深遠的。就科技創新領域而言,杭州峰會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下一次産業革命中,我們將能看到杭州峰會的思想閃耀的光芒。這種光芒將一直照耀人類社會前進。(馬堯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