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紀委網站這三年:讓百姓感知黨中央反腐決心

2016-09-08 09:50:02|來源:澎湃新聞網|編輯:谷士欣

  “每天上中央紀委網站看一看,已經成了我的習慣。”一位網友這樣説。

  反腐倡廉,百姓關心,社會關注。2013年9月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正式開通上線。網站每天點擊量超過300萬次、第一時間發佈紀律審查信息、暢通監督舉報渠道、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最給力黨務政務網站”……網站上線3年來的發展變化,值得我們關注。

  日前,記者走進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進行了採訪。

  反腐敗工作越來越公開透明

  8月22日,關於“天津市副市長尹海林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的消息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甫一發佈,立刻引發社會廣泛關注。有網友表示:“清除腐敗,大快人心。”

  三年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每次發佈這樣的信息,都會成為輿論熱點。“這充分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執紀審查信息的高度關注及對反腐倡廉的殷切期待。每一次的發佈都是一次警示和震懾,傳遞了中央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網站相關負責人説。

  該負責人説,在發佈紀律審查信息時,雖然通常只有短短幾十字,但網站按照嚴肅、準確、及時、權威的要求,認真校核包括標點符號在內的每個細節,在確保準確無誤的基礎上第一時間發佈,“不會將今天的信息放到明天”。

  記者看到,截至8月29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已第一時間發佈中管幹部執紀審查的信息108條,中管幹部接受黨紀處分的信息111條;省管幹部執紀審查信息909條,黨紀處分信息472條。

  三年來,網站先後推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風廉政建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專題、“學思踐悟”專欄、“走進中央紀委監察部”系列報道等,及時發佈黨中央和中央紀委有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決策部署,增強了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反腐必勝的信心,推動了紀檢監察工作公開透明。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8月18日,中央紀委根據黨中央對形勢的判斷和任務要求,在網站開設“學思踐悟”專欄,交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宣傳十八屆中央紀委的工作要求,傳遞重要聲音,闡述精神實質,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

  目前,該專欄已推出20個專題100篇文章,受到廣大讀者、黨員幹部特別是紀檢監察幹部的高度關注。大家普遍認為,這個欄目突出權威性、指導性和實效性,文章意蘊深刻、觀點鮮明,是準確領會中央紀委精神的重要窗口。

  及時傳遞中央反腐聲音,回應廣大人民群眾的關切。作為網站宣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重要窗口和陣地,“在線訪談”欄目自2013年9月12日推出以來,共播出72期。其中,有13位中央紀委監察部領導,34位省區市、中央和國家機關部委黨委(黨組)書記、紀委書記(紀檢組組長)與網友在線交流,把中央方針政策、貫徹落實措施,講清楚、説明白。

  “網站從側面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反腐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的轉變。”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説,三年來,網站準確傳遞中央及中央紀委的聲音,老百姓能及時感知黨中央對於反腐敗的堅強決心和意志,反腐敗工作越來越公開透明,實現了與人民群眾的良性互動。

  全方位展示黨正風肅紀的決心和行動

  8月22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佈消息,今年7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3044起,處理4417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254人。

  這也是網站34個月來連續發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數據。為及時準確掌握各地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2013年8月,中央紀委建立並實施了月報制度,11月18日網站即對外公佈了9月份各省市區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匯總表。

  月報制度,月月責任提醒。據統計,2013年以來,全國共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3萬餘件、處理18萬餘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8萬餘人,釋放出“越往後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

  典型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記者注意到,2013年12月15日,中央紀委首次通過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點名道姓通報曝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三年來,中央紀委已分19次、共曝光107起典型問題。

  有評論指出,“對違規違紀幹部點名通報,有力放大了紀律審查的震懾效果,使震懾直擊內心”。

  每週通報,狠抓重要時間節點。傳統節日、法定假日,是“四風”問題易發多發期。2014年4月8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開通“糾正‘四風’監督舉報直通車”,並進行“每週通報”,集中通報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據統計,截至2016年6月,共發佈“元旦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每週通報7批、33周,集中通報問題數4306起。

  湖南省法學會廉政法學研究中心主任鄧聯繁認為,網站關於正風肅紀的系列通報,既彰顯了黨中央與中央紀委在正風肅紀上動真格、嚴執紀的鮮明態度,又向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傳遞了正風肅紀的責任與壓力。

  暢通的網絡監督舉報渠道

  12388網上舉報平臺、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監督舉報平臺、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舉報平臺、客戶端反“四風”一鍵通舉報、微信“四風”舉報等,多個網上監督舉報平臺和窗口的開設,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參與監督舉報,構築了一張監督的大網。

  “對收到的每一個舉報問題線索,我們都十分重視,會安排專人處置,進行分篩分選,向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督辦、轉辦或轉送。”中央紀委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

  網絡舉報的方便、快捷受到了公眾的歡迎。一批通過網絡舉報的違紀問題及時受到了查處。其中,某高校領導違規操辦其女婚禮問題,就是中央紀委有關部門根據群眾網絡舉報線索進行督辦、駐教育部紀檢組核查處理的。

  網站還通過“留言板”、微信留言等與網友互動交流。網站開通三年來,實名註冊用戶近5萬人,每天留言數千條。

  “中央紀委通過網站積極與網友互動,表明瞭依靠群眾參與反腐的立場和態度,很多腐敗行為和不正之風被曝光、受到遏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辛向陽説。

  你有所呼,我有所應。對網友的意見和疑問,網站也會認真收集並轉送中央紀委相關部門,由權威專家給出答案,普遍性問題納入“回復選登”欄目集中展示;互動交流欄目“每月e題”,邀請廣大網民發表評論。“曬曬‘四風’隱身衣”“起底培訓中心裏的奢靡享樂”等,曾一度成為輿論熱點。

  辛向陽説,在你問我答中,架起了紀檢監察機關與人民群眾溝通交流的橋梁,消除了“梗阻”和誤讀,增強了共識,有利於群眾更加積極地參與和支持反腐。

  “三位一體”的傳播平臺

  8月23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中國傳統中的家規”專題,推出第59期《袁了凡:修身積善 四訓教子》。有網友評論:“每次閱讀這些充滿溫情和智慧的傳統家規,都如沐春風。”

  三年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傳統文化故事。開設“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聆聽大家”“反腐三人談”“廉潔文化公開課”等專題或欄目,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創造性地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發揮文化浸潤心靈的作用。

  點擊“廉史鏡鑒”欄目,一篇篇蘊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文章,讀之令人深思;“微也足道”欄目,通過小問題、小短文,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和力量……一個個欄目形成了品牌效應,文化類報道已滲透到網站宣傳報道各個方面。

  不斷豐富發佈內容,增加欄目設置,延伸傳播手段,使網站更有立場、有觀點、有思想、有力量。尤其引人注意的是,網站推出的“閱微”欄目,通過“微視頻”形式就某一個話題進行分析,主體鮮明,短平快、便於觀眾碎片化閱讀,具有“開創性”。

  為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2015年1月1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手機客戶端開通,安裝下載量在黨務政務類客戶端中居於前列;2016年1月1日,網站微信公眾號上線,粉絲量已超110萬,集網站、客戶端、微信于一體的立體傳播格局已經形成。

  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説,網站領時代風氣之先,用新的信息技術平臺,對內容、形式不斷改進和創新,積極傳播正能量,打造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人民群眾的傳播品牌,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

  成績是最好的證明。在中國優秀政務平臺推薦及綜合影響力評估中,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連續三年被評為“中國最給力黨務政務網站”,客戶端被評為2015年度“創新型移動互聯網平臺”。

  “下一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還將緊緊圍繞中央和中央紀委部署的中心任務,繼續傾力打造權威發佈平臺、宣傳教育平臺、工作展示平臺、互動交流平臺、網絡監督平臺和紀檢監察業務數據庫,更好地服務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網站相關負責人説。

  (原標題為《中央紀委網站這三年》)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