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網絡媒體走轉改】貴州紅軍足跡猶在 天塹已變通途

2016-09-10 20:15:05|來源:千龍新聞網|編輯:楊玉國

  

   

  千龍網貴州貴陽9月10日訊(記者 林濤)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歷經80年滄桑,當初的山中野徑、泥濘小路,已經是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長征路沿線的百姓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紅軍途經貴州的黎平、遵義、安順、畢節、盤縣等68個縣市區,黎平、甕安、習水的三位老黨員,向記者講述了長征路數十年的交通變遷。

  黎平昔日“鐵腳板” 今日“鐵公機”

  “10多年前,我送女兒去貴陽上大學,得先坐兩個多小時的摩托車到縣城,再坐10個小時的大巴才能到貴陽。女兒暈車,在車上吐得一塌糊塗,現在想想還是心疼。”黎平縣永從鄉永從村65歲的老黨員孫振遠回憶,“現在從我家到縣城才半個小時,這得感謝縣交通運輸局的同志把路拓寬了,還鋪上了瀝青。”

  當年,紅軍長征依靠“鐵腳板”衝出重圍的艱苦,孫振遠特別能體會。在一代人的心中,落後的交通條件一直是黎平經濟發展的最大阻力。

  2005年起,黎平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孫振遠一路見證了從“鐵腳板”到“鐵公機”的發展過程。

  黎平縣交通運輸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縣公路總里程達326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2公里,國、省、縣道1090公里,鄉、村道里程達到2082公里,基本形成了較為通暢的公路網絡系統。

  2005年,黎平機場建成通航;2012年,廈蓉高速公路黎平段通車;2014年,貴廣高鐵開通運營,黎平“兩高一空”立體交通網由此形成,這也使黎平由偏居貴州一隅的“邊城”變為貴州南下兩廣、東進兩湖必經的橋頭堡。

  從5天到2小時,赤水河畔80年

  “現在説到交通,哪個都高興!當年的小路不好走,紅軍可辛苦了。現在的交通條件好了,老百姓有福了。”這是當年紅軍長征“四渡赤水”之第一渡所在地、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老街的93歲高齡老黨員羅明先的一番感慨。

  老黨員羅明先是親歷紅軍長征時期的人,是當地的“袍哥”。他現在還清晰地記得,1935年12月,紅軍走著泥濘的小路來到土城鎮。而現在,遵義途經土城到赤水市的遵赤高速公路已全線開通,“美麗鄉村小康路”也已通村聯組進戶。

  “我們年輕的時候,從土城去遵義要走5天的路,後來有了汽車也需要七八個小時。現在有了高速公路,只要兩個小時就到了遵義。另外,在土城鎮還修了一個小型直升機停機坪,旅遊飛機隔三差五地來,可熱鬧啦。”羅明先喜笑顏開,小八字鬍不時地翹動。

  除了遵義至赤水高速公路,按照貴州省委、省政府打造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帶”的戰略部署,赤水河谷旅遊公路已於今年5月全線貫通,是目前國內里程最長、功能最完善的快慢系統組合的旅遊公路。這兩條公路的開通,給沿線百姓提供了方便,也為貴州黔北融入長江經濟帶,拉動黔北、川南經濟融會貫通起到了促進作用。

  養路人曾是泥巴路的“公路縴夫”

  曾有紅軍“三過”甕安的故事——1934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在甕安猴場召開“猴場會議”,為遵義會議成功召開奠定了堅實基礎,被周恩來稱為“偉大轉折的前夜”。甕安縣江界河曾經是紅軍長征強渡烏江的紅色老區,今年52歲的黨員楊志友就居住在這裡。

  楊志友是甕安公路管理段江界河養護站的站長,他皮膚黝黑,眼睛炯炯有神,談笑間不失公路人的純樸。“以前經常聽猶家壩村的老人們談起紅軍強渡烏江的情景。”楊志友説,那時,紅軍為突破烏江天險,跳入江水搭建浮橋通過,爭取了北上時間。

  20世紀50年代,為使烏江河兩岸的群眾來往便捷,在紅軍曾經搭過浮橋的猶家壩村附近,建起了江界河渡口渡輪。每天往返渡運數十輛車,改變了舊式過渡方式,極大地方便了來往行人。

  1983年,楊志友接過父輩的養路事業,參加了江界河船班工作。“那時公路還是泥巴路,交通極不方便,這條省道205線(馬遵線)是黔南遵義兩地區連接的要道,周圍群眾和車輛只能通過渡輪才能到河對岸。我們每天都上船工作,大家還戲稱我們是‘公路縴夫’呢。”楊志友説。

  一條路、一座橋,就是一段歷史。當年紅軍在甕安強渡烏江、與百姓親如一家的故事仍在楊志友的心中惦記著,他聽著紅軍的故事,沿著紅軍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傳承和踐行著紅軍精神。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