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廣彩出口轉內銷 收藏價值尚待挖掘

2016-09-12 19:12:5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韓基韜

圖片默認標題

  日前,在廣州圖書館舉辦的“廣州味道”之“錦繡華彩花事多”互動體驗活動中,50余名廣州市民在廣彩大師翟惠玲的指導下,以廣州木棉為題材繪製廣彩紙稿。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惠婷):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廣彩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翟惠玲日前在廣州出席“廣州味道”之“錦繡華彩花事多”互動體驗活動時接受本台記者專訪表示,廣彩引以為豪的“外銷瓷”名號已發生根本變化,廣彩現在幾無出口,而主攻內銷精品瓷、欣賞瓷,其工藝雖後繼有人,然收藏價值有待挖掘。

  廣彩是廣州地區釉上彩瓷藝術的簡稱,亦稱“廣東彩”、“廣州織金彩瓷”。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的廣彩,曾經風靡海外,是中國主要的外銷瓷品種之一,著名的“外貿貨”。翟惠玲面對愛好者們介紹起廣彩的特點頗為自豪,她説廣彩“歲無定樣”、“中西合璧”。“廣彩的顏色艷麗,色彩碰撞比較大,圖案應客人要求可飽滿、可留余,除了主畫面還有邊地、斗方、寫面,層層渲染非常精緻。”

  廣彩始於清代康雍之間,盛于乾隆、嘉慶年間。根據記載,來自歐美的大量需求,促成廣彩的生産發展。為適應當時外銷需要,匠人先將景德鎮所燒素瓷坯運到廣州,再根據歐洲客商提供的樣稿彩繪、烘烤出彩瓷。鼎盛時期廣彩風靡歐美國家,被譽為“歐洲官窯”。然而,上世紀80年代,由於釉上彩瓷含鉛量超出歐美標準,大量廣彩瓷器的出口任務被迫中斷,銷量一落千丈,剩下的中東市場由於藝術品賣成生活品的的價格而最終放棄。

  2000年前後,廣州唯一一間做廣彩的工藝廠調整方向,出口轉內銷,轉向訂做精品瓷和欣賞瓷。翟惠玲退休後“下海”自辦起了個人工作室。她説,來學廣彩的人絡繹不絕,但真正能沉下心來做這行的人少。“畢竟藏家要看作者的名氣、技藝和沉澱,沒有十多年學藝不可能有什麼功力。”慶倖的是,翟惠玲的一個徒弟跟她學做了十五六年,現已成為廣東省陶藝大師,非遺廣彩項目廣州市級傳承人。

  出席當天活動的廣州市廣彩發展研究會會長何青感嘆廣彩融合東西方技藝和文化于一體,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但其價格始終不慍不火,收藏價值還有待挖掘。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