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第五次核爆加深東北亞地區核安全困境
朝鮮的再一次核爆已經不再給世界帶來多麼震撼的效果,人們似乎習慣了朝鮮這種非理性行為。無論如何譴責朝鮮的離經叛道,其已經毫無疑問的擁有了真正的核武器。從之前朝鮮一系列的彈道導彈成功發射,到這次朝鮮核子試驗以來最大當量的核爆,我們可以判斷朝鮮已經完成了擁有核武器的全過程。縱使朝鮮的“核武器國”身份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承認,但其實際上已經突破國際核不擴散機制,如印、巴一樣成為事實上的“擁核國家”。
朝鮮核問題是美國冷戰思維和錯誤地緣政治戰略的後果
從1993年的第一次朝核危機到朝鮮的第五次核試爆,經過了23年的時間,在這23年的時間裏,國際社會有多次機會可以中斷朝鮮製造核武器過程。但在美國冷戰思維的影響下,美國對朝政策起起伏伏,不斷地刺激朝鮮政權,最終使得朝鮮不顧國際社會的制裁和反對決意製造核武器。在第一次朝核危機期間,美朝簽署了《關於朝核問題的框架協議》,這是第一次可以中斷朝鮮“求核”的機會。但這個時候,前蘇聯已經解體,中國致力於本國的改革進程,美國誤判朝鮮政權也將會很快崩潰,因此,美國無意執行《框架協議》。在美方執行協議不力的情況下,朝鮮也沒有全面停止對導彈和核領域的研發。在“911”事件後,美國政府又把朝鮮看作是“邪惡軸心”和“支恐國家”,並把朝鮮歸入“先發制人”打擊名單。朝鮮對此反應強烈,公開宣佈第二次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重啟核設施。這就形成了第二次朝核危機。中國在第二次朝核危機期間,倡議了“六方會談”,積極斡旋,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危機。在中國的斡旋下,六方達成了共識,聯合發表了《共同聲明》,這又是一次可以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重大契機。但美朝雙方互不信任,美國一再強化對朝鮮的制裁和軍事威脅,朝鮮則“針鋒相對”,最終於2006年10月進行了第一次核子試驗,這標誌著朝鮮已經跨過“核門檻”,向“擁核國家”走出了關鍵一步。此後,朝鮮每隔三、四年就會進行一次核子試驗,直到今年連續進行了兩次核子試驗。據國際軍控專家李彬教授分析,通過五次核子試驗朝鮮“將核裝置小型化到能夠用導彈運載”。這標誌著朝鮮核武器真正具備了威懾力。
朝鮮第五次核爆將加深東北亞核安全困境
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全球處於美國的霸權統治之下。在東北亞地區,冷戰的結束並沒有改變朝鮮半島戰爭對峙的局面,但戰略態勢和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原來蘇、中、朝事實上的戰略同盟隨著蘇聯的解體而不復存在,而美、韓、日三國同盟卻沒有變化。兩極對峙演變成為朝與美、日、韓的對抗。這是最大的變化。除此之外,東北亞地區還存在著多元複合安全困境,既有地區結構化安全困境,也有國家間安全困境,特別是還存在由朝核問題引發的核安全困境。朝鮮五次核試爆之前,東北亞地區存在著中、俄兩個主要核大國,美國通過“延伸威懾”增加了在東北亞地區的核存在,東北亞地區的核均勢就由中、俄、美三國構成,東北亞地區的戰略穩定性在“三邊核均勢”的支撐下維持基本平衡。朝鮮五次核爆之後,東北亞地區的“三邊核均勢”發生了改變,其核態勢就有中、俄、美、朝四方構成。朝鮮事實上擁有核武器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一是美國會強化對韓國的延伸核威懾,不排除美國除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外,重新考慮在朝鮮半島部署核武器;二是會刺激日本突破憲法限制考慮研製核武器;三是隨著薩德系統的部署和美國重新在朝鮮半島部署核武器,中、俄勢必會考慮增加在該地區的彈道導彈和核彈頭數量。這樣東北亞地區會陷入新一輪危險的核軍備競賽中,不僅會加深東北亞地區的核安全困境,而且增加了“核戰爭”的危險。
理性看待朝鮮核武器問題
朝鮮擁有核武器將會給東北亞地區帶來怎樣的深入影響,目前還需要進一步觀察。東北亞地區每個國家不適當的應對政策都會加深地區安全的負面影響。為了維護東北亞地區的穩定,每個國家都要理性的對待朝鮮核問題。我們要看到,朝鮮核問題存在著深刻的根源,域外大國秉持的冷戰思維和錯誤的“霸權護持”政策是導致東北亞地區安全走向惡化的基本因素。
朝鮮核問題也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朝鮮擁有核武器惡化了東北亞地區安全環境;另一方面,也有利於重新建構東北亞地區的戰略平衡。近年來,美國為遏制中國的和平發展,不斷地採取多種手段惡化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直至決意在韓國部署破壞地區安全穩定的“薩德系統”。“薩德系統”的部署不僅離間了中、韓關係,而且打破了業已脆弱的地區戰略平衡,給中國的國家安全帶來極大地影響。朝鮮擁有核武器增大了美國顛覆朝鮮政權的成本,減少了美、韓武力進攻朝鮮的可能性,有助於平衡美、日、韓與中、俄戰略關係。
中國的政策
中國應戰略地看待當前的東北亞地區安全結構的變化,既要從當前的安全態勢出發,更要著眼于長遠和國家的整體利益。
從對朝政策來講,我們應該摒棄情緒化的對朝政策,把朝鮮看成維護地區安全的一個“支點”,通過朝鮮來調節美國破壞東北亞地區安全的錯誤戰略。發展與朝鮮正常的國家關係。
從對韓關係來講,我們需要把經濟關係與政治軍事關係分開對待,以軍事對軍事,防止因為域外大國的錯誤戰略,把有利於東北亞地區繁榮的地區合作態勢切斷。一方面,我們要以“軍事對軍事”,針對“薩德系統”的部署地加強監控,增加部署針對該地區的彈道導彈數量,宣佈該地區進入我們“先發制人”打擊範圍;另一方面,我們要繼續發展與韓國正常的經濟、人文合作,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延伸,把中、日、韓都納入大中華合作圈。
從對美關係來講,在東北亞地區,中美關係也仍然是重要的雙邊關係,美國也依然是地區安全的主要主導力量。但發展中美關係,不意味著一概的開展中美合作,對於美國破壞東北亞地區安全的任何政策和行為,我們都要堅決地反對和批判。
我們的對朝政策要著眼于東北亞地區安全的大局,做維護地區安全的維護者和建設者。朝鮮核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去核化”問題,也不是朝鮮問題,我們既需要站在公允的立場去正確對待,也需要一個更長的時期建構各方的信任。但朝鮮核問題的最終解決依賴於東北亞地區能否實現歷史和解,能否消除冷戰思維,能否建構起穩定的、有效的地區安全機制。(杜彬偉 中共武漢市委黨校理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