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引領飛天夢 航天強國凝心聚力
原標題:習近平引領飛天夢 航天強國凝心聚力
央視網消息:“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宣佈道,此時指控大廳內頓時沸騰了,掌聲經久不息。
時間定格在2016年9月15日22時13分57秒。
2016年9月1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 T2火箭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新華社記者 琚振華 攝
中秋佳節之際,我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繼“天宮一號”之後,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將全面開啟中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為我國未來空間站建設打下重要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他多次強調要建設航天強國,實現航天夢。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習近平的講話為新時期我國的航天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期許,指明瞭方向,規劃了藍圖。
激動 見證中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
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正式開創,如今已經走過整整一個甲子。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
當“東方紅一號”遨遊太空時,陜北黃土地上,一個18歲的青年,正仰望天空。“我當時在延川縣梁家河村當知青,聽到了發射成功的消息,非常激動!”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參觀空間技術成就展覽,站在“東方紅一號”總裝的歷史圖片前,不禁回味當年情景。
一個多月後,也就是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再次開啟新征程。當天晚上,習近平前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觀看飛船發射,並親自接見了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參研參試單位代表。
“今天,神舟十號飛船成功發射、準確入軌,我國第五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樣,感到十分高興和激動。”習近平表達了他的激動與喜悅,他指出,載人航天事業的成就,充分展示了偉大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堅定了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
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完美收官。這是載人航天戰線經歷21年艱苦奮戰取得的又一重大階段性勝利,是我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進程中取得的又一重大歷史性成就。
行動 熱衷參與航天事業
2016年3月8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自2016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設立‘中國航天日’,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今年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習近平強調了設立“中國航天日”的意義。
一直以來,習近平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都身體力行地以實際行動來表達他對航天事業的重視與支持。
時間回到三年前的6月11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習近平不僅充分肯定各參研參試單位和部門為完成神舟十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所做的大量準備工作,還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代表全國各族人民,為即將出征的神舟十號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親自壯行。
2013年6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為即將出征的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壯行。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你們執行我國第五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展現了中國人‘敢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這是光榮而又神聖的,全國人民都為你們感到驕傲。”13天后,習近平還在北京航天飛行測控中心,與正在天宮一號執行任務的三位航天員進行天地通話。
201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宮一號執行任務的神舟十號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親切通話。新華社記者 馬佔成 攝
2013年12月15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任務深夜傳來捷報。嫦娥三號著陸器、巡視器順利完成互拍成像,標誌我國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專程前往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實況。
習近平饒有興致地觀看了嫦娥三號巡視器——“玉兔”號月球車1:1模型,向負責講解的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詳細了解月球車結構設計、月面生存方法、車載相機功能等相關問題。當探月工程總指揮馬興瑞宣佈,嫦娥三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時,習近平同指揮大廳內的測控人員一起鼓掌。
2013年12月15日習近平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嫦娥三號著陸器、巡視器互拍成像實況,習近平聚精會神地觀看顯示屏上的三維演示和各項參數,聆聽著擴音器裏傳出的各項口令。(圖片來源:央視視頻截圖)
習近平表示,飛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航天事業的快速發展,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更遠。
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鬥,我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推動 為中國航天事業指明方向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成為我國具有戰略意義的高科技産業,在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空間科學三大領域實現了快速發展。據了解,目前我國在軌穩定運行的各類衛星已達130余顆,居國際前列。
為什麼中國的航天事業能取得如此多成就,並且持續發力,穩步向前?習近平在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三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時道出根本——中國航天事業始終堅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
2015年10月29日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創新”被放在首位,意義非凡。
2016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2016年3月17日,新華社授權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總共二十篇的綱要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被放在第二篇,其中特別提到要加快突破航空航天領域核心技術。
“加快實現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自主研發和製造生産,為把我國建設成為航空強國而不懈奮鬥。”2016年8月28日,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成立大會在京舉行。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強調,黨中央作出組建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的決策,是從富國強軍戰略高度出發,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進航空工業體制改革採取的重大舉措。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習近平強調,“我們不僅要趕上時代,而且要勇於引領時代潮流、走在時代前列。”著眼國內,環顧國際,不忘歷史,面向未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
今天的中國,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從新起點出發,中國將在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週年之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航天事業發展將為“中國夢”的實現凝聚強大精神力量,積聚巨大科技力量。(文/林孔仕 張莉 錢景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