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美最大軍艦製造商來華尋供應商 五角大樓拉響警報

2016-09-18 20:57:00|來源:澎湃新聞網|編輯:韓基韜

美最大軍艦製造商來華尋供應商 五角大樓拉響警報

  原標題:美國最大軍艦製造商來華尋找供應商,五角大樓拉響警報

  英格爾斯船廠鳥瞰,船臺上在建的是一艘兩棲突擊艦。據《華盛頓郵報》9月15日報道,美國一家主要國防供應商——英格爾斯造船廠近段時間以來一直努力尋找一家外國企業來為美國海軍建造一座幹船塢,原因是沒有一家美國企業具備這樣的生産能力,因此,英格爾斯被迫向海外尋求幫助,而且得到了美國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的支持。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家企業的高管上月來華,試圖尋找一家中國企業作為合作商,卻引發了美國國防部的疑慮。

  中國企業在評估中佔優

  《華盛頓郵報》透露,今年8月,英格爾斯造船廠的一些高管抵達中國,在多個港口展開了為期兩周的尋訪。此外,他們在來自密西西比的、頗具影響力的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泰德·柯克蘭(Sen. Thad Cochran)的幫助下,在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會見了相應官員。

  英格爾斯造船廠位於密西西比州,是亨廷頓 英格爾斯工業公司的一家子公司。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亨廷頓 英格爾斯工業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軍艦(含航空母艦)製造廠商,其産品涵蓋了美國海軍現役多個種類的艦艇,拳頭産品有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聖安東尼亞級兩棲登陸艦、LHA型兩棲攻擊艦、弗吉尼亞級核潛艇等等,同時還在為美國海軍建造DDG1000型驅逐艦、福特 級航母福特號和肯尼迪號、以及LHA-7型兩棲攻擊艦。

  “參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泰德·柯克蘭要求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與英格爾斯造船廠舉行會面。”美國國務院立法事務局的一位官員在7月19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如是寫道,“這家公司正在尋找一家新的中國供應商來為他們建造一座幹船塢。他們希望得到領事館的建議,以幫助他們了解如何在中國做生意。”

  在參與會晤的美國駐上海領事館的官員中,包括溫凱潤(Cameron Werker),他是領事館的首席商務領事。在隨後的電子郵件中,溫凱潤表示英格爾斯的高官計劃訪問7座中國港口,並已經對不同的潛在供應商做了技術評估。其中,“中國的企業最具優勢”,沃克寫道。其餘的供應商還包括韓國和日本。

  五角大樓和海軍收到警報

  但是,在英格爾斯的高管們離開中國以後,駐上海領事館的國防聯絡官斯蒂夫·安格爾(Steve Angel)對美國國防部、海軍和美國大使館發出了警告。

  “在一位參議員(泰德·柯克蘭)的遊説下,英格爾斯到中國為美國海軍尋找幹船塢的製造商。”安格爾寫道,“不知道海軍和國防部長辦公室是否了解這些情況,但我想提醒他們注意這一點。”

  目前,五角大樓拒絕就其是否對將這一業務承包給中國企業一事懷有疑慮做出評論。

  “任何時候,當你讓這樣的實體(指中國企業)來參與美國軍事項目時,常識告訴你很可能有安全風險。”美國企業研究所的亞洲問題專家邁克爾·奧斯林(Michael Auslin)直接説出了軍方的擔憂,“此外,英格爾斯的這項計劃將使中國的國防工業獲益,而非美國盟友的相關産業 。”

  這並非中國企業第一次遭受“莫須有”的質疑。

  2010年,美國因擔心“中興和華為與中國軍方關係密切”,有可能危害美國國家安全,使中興等公司無緣競標美國電信運營商斯普林特公司的一份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同。2011年2月,華為收購美國三葉系統公司的努力又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否決。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是美國管理外國投資的專管部門,一般會從是否涉及美國國防生産能力,是否涉及向特定國家銷售、轉售軍事技術,以及是否影響美國在國家安全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這三大因素,來考慮是否審核通過該投資項目。

  2012年9月13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還舉行了聽證會,針對所謂“中國通信公司給美國帶來國家安全威脅”進行調查,對中興等公司所謂的“間諜” 嫌疑展開質詢。

  “利益集團在作祟”

  對此,中國方面除外交部呼籲美方摒棄偏見之外,商務部也敦促美國不要採取保護主義措施,以公平、公正、開放的態度正確對待來自中國和世界其他各國的投資。

  但是,2016年3月,美國商務部依然以“違反美國出口限制法規”為由,對中興採取限制出口等措施,導致其股價大跌,並引發中國商務部“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今年6月,美國商務部又向華為發出了傳票,要求其交出過去五年與面向古巴、伊朗、朝鮮、蘇丹和敘利亞的銷售業務有關的信息。如果美方認為發現華為對上述幾國的出口違反了美國政策,則可能會限制華為獲得美制零部件和其他技術産品的途徑。

  《紐約時報》6月2日分析稱,如果對華為採取限制措施,那麼可能會對其全球無線通訊基礎設施建設産生影響。

  “美國一部分決策人士固有的冷戰思維和貿易保護主義是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重要原因。”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刁大明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但是,具體分析而言,一些問題上也並非聯邦層次的、有共識性的貿易保護,更可能是利益集團的作祟,這種碎片化的利益表達在美國是比較常見的。”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