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宣傳周專家談】打造網絡安全的“橋頭堡”和“主力軍”
作者: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史安斌
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重塑了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微觀層面上的日常生活瑣事,還是中觀層面上的組織結構關係,抑或是宏觀層面上的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無一不被這個“利維坦”式的賽博空間“一網打盡”。一方面,人們借助於互聯網享受著前所未有的互聯互通、共生共享的繁榮和便利,另一方面,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色情暴力、詐騙盜竊等“毒瘤”在這個無遠弗屆的虛擬空間中蔓延滋生,給人類的安全和福祉帶來了威脅。
在此背景下,如何保障網絡安全成為各國政府和公眾都十分關注的重要議題。習近平總書記在網信工作座談會上提出,在信息時代,網絡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髮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有著密切的聯繫。他又進一步指出,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我們應當看到,網絡安全與傳統安全有許多本質的差別。鋻於互聯網的特殊屬性,青年人無疑是維護網絡安全的重要力量之一。據最新發佈的《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情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以10-39歲年齡段為主要群體,比例達到78.4%。其中20-29歲年齡段網民的比例為31.4%,佔比最高。因此,青年人當仁不讓地應該成為維護網絡安全的“主力軍”。
作為互聯網技術的策源地和頭號強國,美國一方面對外推銷“互聯網自由”的理念,另一方面卻一直把網絡視為國家總體安全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2月,白宮出臺了《網絡安全國家行動計劃》(CNAP),這也成為他在互聯網治理領域留下的一筆重要的政治遺産。這項國家戰略中的最大亮點便是注重發揮青年人的“主力軍”作用,把學校建成維護網絡安全的“橋頭堡”。
與美國相比,我國的網絡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還處於起步階段,大多采用職業培訓的形式。我國許多高等院校,尤其是知名的綜合性大學,還沒有把網絡安全領域高精尖人才的培養列入議事日程。從美國的經驗來看,網絡安全的專業教育既包括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專業課程,同時也涵蓋了法學、金融學、管理學、心理學、軍事學等多學科的課程,因此,我國綜合性大學開設高水準的網絡安全學位項目責無旁貸,應當與創建“雙一流”的國家戰略相結合,優先推動相關學科和專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在中小學校也應全面普及網絡安全和“數字素養”的教育,讓更多的青少年以更有理性的態度、更為專業的方式地積極參與到維護網絡安全和國家安全的行動當中。我們有理由相信,只有群策群力,上下聯動,充分發揮學校“橋頭堡”和青年“主力軍”的作用,才能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的根本宗旨,才能推動我國的網信事業沿著正確、健康的軌道發展,從而在全球互聯網治理中發揮更大的示範和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