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專訪中國駐黎巴嫩大使:中黎“一帶一路”合作前景廣闊

2016-09-19 09:01:5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圖片默認標題

中國與黎巴嫩“一帶一路”合作前景廣闊 中方積極向黎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應對難民危機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昆鵬):當前,中國與黎巴嫩各領域關係發展順利,“一帶一路”合作前景廣闊。而且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中國積極向黎巴嫩政府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幫助黎應對目前難民問題的影響。中國駐黎巴嫩大使王克儉日前接受了記者的專訪,對中黎關係發展和相關熱點話題進行了分析。

  對於中黎關係的發展,中國駐黎巴嫩大使王克儉表示:“中國與黎巴嫩的關係還是非常好的。兩國于1971年建交,建交之後45年來兩國關係一直髮展順利,雙方的合作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王克儉大使介紹,中國與黎巴嫩在政治領域始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保持高層交往。2015年,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正偉訪問黎巴嫩。今年5月,中國外長王毅在出席中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前會見了黎外長巴西勒,黎方表示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願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與中國加強溝通。

  在經濟領域,從2013年至今,中國已連續三年保持黎巴嫩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而在文化領域,除了漢語熱在黎巴嫩持續升溫,中黎兩國的文化團體和藝術家交往也十分密切。今年,黎巴嫩劇團還創作了反映絲綢之路的舞臺劇。王克儉大使介紹:“今年在黎巴嫩的巴爾貝克國際藝術節上,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藝術家合作表演了大型舞臺劇《絲路古道》。這是黎巴嫩的劇團自己創作並編寫的(劇目),由多國藝術家共同參與演出。”

  黎巴嫩歷史悠久,在古代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而如今,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更是受到了黎各界的熱烈響應。黎巴嫩政府方面表示,願積極參與中方倡議的“一帶一路”建設。王克儉説:“黎方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關係,願意積極參與中方所倡議的“一帶一路”建設,願意在更廣的領域開展互利合作。目前,一些合作項目正在洽談和推進當中。”

  中黎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人文合作發展迅速,已成為兩國關係的新亮點。中國已為黎培訓了超過800名各類人才。今年截止9月,已有193名學員赴華參加中方舉辦的各類研修班和研討會。

  另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1月訪問中東三國期間,向十位阿拉伯友人頒發了“中國-阿拉伯友好傑出貢獻獎”,其中一位就是黎巴嫩法蘭薩銀行董事長、阿拉伯農工商會總聯盟名譽主席卡薩。7月,卡薩先生領導的法蘭薩銀行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在北京聯合舉辦了“一帶一路在中國:貝魯特至北京”系列活動。年底前,還計劃接待中方高級別代表團到貝魯特舉辦文化交流與經貿活動。

  王克儉表示,相信在雙方政府的努力和兩國友人的支持下,中黎“一帶一路”合作將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黎巴嫩由於在中東地區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目前面臨著嚴重的難民問題。此前的阿以衝突中,黎巴嫩接納了約40萬巴勒斯坦難民。而鄰國敘利亞自2011年爆發危機之後,又有超過100萬敘利亞難民進入黎巴嫩。這對於本國只有500萬左右人口的黎巴嫩來説,帶來了沉重的財政和社會壓力。

  王克儉介紹,中國讚賞黎巴嫩政府和人民在接納、救助敘難民方面付出的努力。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積極向黎巴嫩政府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幫助黎應對難民問題影響。王克儉説:“在敘利亞危機爆發之後,中方多次向黎巴嫩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比如2013年,中國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向在黎的敘利亞難民提供了現匯援助。2014年,中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上,習主席宣佈向敘利亞及周邊國家提供新一批人道主義援助,其中包括向黎提供3000萬元人民幣的物資援助,主要包括醫療設備、體育用品和防水布等。”

  據介紹,目前這些援助物資都在順利落實當中。而且中國使館還在與黎方進行聯繫,準備提供新的人道主義援助。王克儉説:“比如像應急燈、帳篷之類的,目的就是解決難民所面臨的最迫切需要,切實地改善他們所處的人道主義狀況。”

  記者在黎南部採訪難民聚居點時見到,很多敘利亞難民的住所都是自己尋找木框、塑膠布等材料搭建起來的。而且聚居點沒有電力供應,夜間照明也成問題。所以中國所提供的,可以説正是難民們真正需要的物資。

  王克儉大使表示,黎巴嫩接收難民問題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也不僅僅是一個地區的問題,而是國際社會應該重視、應該共同承擔責任的一個問題。中方認為,國際社會應繼續幫助黎應對敘利亞問題外溢帶來的消極影響,特別是幫助黎加強安全能力建設,維護社會穩定,並積極落實對黎人道主義援助,使黎巴嫩能夠應對難民問題帶來的挑戰,幫助黎渡過目前的難關。同時,王克儉大使也表示,應考慮從根本上解決難民問題:“那就是,要推動有關地區熱點問題公正、合理地解決,從根源上解決難民問題。使得難民回歸、妥善安置,不要再産生新的難民,這是根本之道。”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