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和日本首相先後訪古巴 中日角力拓展至新地界

2016-09-20 18:11:1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黎萌):正在聯合國出訪的李克強總理此次外訪行程中有一大看點,他將成為中古建交56年來首個正式訪問古巴的中國總理。自1960年9月卡斯特羅宣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以來,兩國關係歷經半個多世紀發展,傳統友誼已成熟穩固。

  目前,中國是古巴第二大貿易夥伴,古巴是中國在加勒比地區第一大貿易夥伴。但儘管增速很快,年貿易總量卻僅有20多億美元。據報道,李克強總理此訪,中古兩國預計簽署近30項合作文件,涉及經濟技術、融資、産能合作、質檢、環保等諸多領域。有觀察認為,這將有力推動中古經貿關係,奠定未來發展的堅實基礎。

  無獨有偶,同在紐約出席聯大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行也有一個首次,即他也將成為第一個訪問古巴的日本首相。日本媒體稱,安倍計劃首次出訪古巴的背景原因在於:美國與古巴2015年7月時隔54年恢復了邦交,各國與古巴改善關係的趨勢日益增強。在此形勢下,日本也希望增進與古巴的關係,在國際社會中彰顯存在感。

  日媒的報道還説,因為安倍的到訪,日本已答應免除1200億日元的古巴對日債務,數額相當於債務總數的2/3。此前的8月30日起,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也訪問了巴拿馬、哥倫比亞和古巴。

  察哈爾學會副秘書長、高級研究員王衝為此接受本網專訪時表示,應正確理解中日在全球領域內的競爭。自中國崛起以來,亞洲就存在中日的兩強相爭,同時在全球範圍內,中日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擴大影響力的爭奪這些年來一直在持續。“記得在2005年,日本爭取‘入常’最熱的時候,在整個非洲,各國總統府、總理府基本就是日本的外交官進去,中國的外交官出來,或者相反。”

  他説,在經濟層面,這幾年以高鐵為例,無論是在印尼,還是印度、泰國和馬來西亞,這種競爭也都一直在進行。在這種狀態下,南美、非洲也都成為不可或缺的爭奪點。而古巴因為是社會主義國家,在全球政治層面有其獨特的影響力,因此中日在那裏也開始了競爭是不可避免的。

  但王衝指出,“中日的這種競爭不是一個零和博弈,不是説中國進入了古巴市場,日本就不能進去了,反過來也是如此。”至於日程安排方面,因為亞洲到南美路程遙遠,到北美再順訪南美是通常的做法。

  另外就是日本的外交有個傳統就是跟著美國走,它沒有完全獨立自主的外交。當年尼克松訪華,被日本稱為“越頂外交”,日本整個朝野震動,接著其領導人迅速訪華,並在美國之前完成與中國的邦交正常化。“那麼在古巴也是一樣,美國已經這麼做了,復交了,日本也就會迅速地跟上。”王衝説。

  “其實日本在世界各地的經營非常深入,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了,它比中國走出去早多了,它的海外投資和貿易遠遠早于中國且比中國更深入。”王衝説,古巴負有日本1800億日元的債務,也説明瞭日本在那裏的經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比如在醫療領域,古巴的醫療技術世界知名,日本的醫療器械就一直在被古巴很多醫院使用。

  王衝認為,作為中國來説,在跟古巴的合作中還要進一步弱化意識形態,同時強化經濟利益驅動,在此過程中給予對方更多的理解,尤其是要理解對方的文化。“古巴人的心態就是慢悠悠的不著急,打個比方就是你拿出十億美元的援助拍在他們眼前,他們可能還是一點不著急去安排項目。因此單純按照中國的想法和速度想去和古巴合作恐怕就會大受挫折,所以要努力尋求雙方能夠互利和深入合作的點。”

  王衝表示,李克強總理訪問古巴,應該也會在一些具體項目上來談合作,但我們要謹防雷聲大、雨點小。中國的有些對外合作開始時説得很熱鬧,但後期很難推動下去,這裡面固然有對方的文化原因,也有項目本身是否真正能互補的原因,和是否能給雙方都帶來收益的問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