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巴西葡中雙語中學——用足球讓巴西孩子愛上中國文化

2016-09-21 11:25:34|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圖片默認標題

比賽後的合影

圖片默認標題

吉列爾梅比賽中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李菁 馬潔):九月中旬,中國河北省的幾所大中小學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來自巴西葡中雙語中學足球隊的隊員。在短短兩周的訪問期間,他們和中國的學生們進行了多場足球賽。學校用足球當做媒介,讓巴西親密接觸中國文化,愛上中國文化。 

  成立於2015年的巴西葡中雙語中學位於裏約熱內盧州尼特羅伊市,是裏約熱內盧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的一個教學點。可以説這個學校是漢語教學在海外的一個全新的嘗試,在巴西也是首創。

  從2013年開始,裏約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就開始和裏約州政府接觸,探討學校成立的可能性。起初,孔子學院在裏約市的一所職業學校裏開設了實驗班,由於效果很好,州政府決定成立一個專門的雙語學校。全權負責學校籌建的裏約孔子學院中方院長喬建珍説,希望通過雙語學校搭建中巴青年之間交流的橋梁,同時她也明白,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實我更希望通過這個項目,在中巴之間能夠搭建起一個平臺。要從娃娃抓起,這些孩子將來是中巴之間,各個領域中的年輕一代。這是一個三十年到四十年的項目。”

  葡中雙語中學的開設在裏約引起了強烈的反響。許多巴西的孩子在這裡第一次接觸到了漢語和中國的文化。由於屬於公立學校,一些家庭困難的孩子在這裡也找到了接受教育的機會。如何激發巴西學生對於漢語的興趣,學校不斷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而他們選擇足球作為一種媒介。

  也正因為如此,來自河北師範大學體育專業的碩士畢業生龐旭鵬今年3月來到了學校。雖説足球能夠激起學生的興趣,但是在巴西這個“足球王國”,讓一個中國教練去帶一支巴西人的球隊,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事實也是如此。龐旭鵬説:“真是困難重重。剛開始我到葡中雙語學校的時候。4月3號我們就把足球隊組建起來了。組建足球隊這個過程可能相對簡單一些。但是當喬老師向他們介紹:‘這是你們的足球教練’的時候,孩子們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因為他們是巴西人,為什麼要認你這個中國足球教練?”

  面對自由慣了的巴西孩子,龐旭鵬努力讓自己融入這支球隊,對他們進行慢慢地改造。同時,他紮實的專業技術和認真的態度博得了孩子們的尊重,孩子們越來越聽這位中國教練的話,也越來越有組織紀律性。

  學校規定,如果想踢球,必須專業成績也好。喬院長介紹,一些曾經不愛學習的孩子,為了能繼續在隊裏踢球,都開始發奮學習。隊長吉列爾梅就是其中的一個。曾經的他十分厭學,家長想盡一切辦法都沒有改觀。但是進入了葡中雙語學校,尤其是成為了球隊的隊長後,他的學習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觀。他自己説,學校改變了他人生的軌跡:“一開始上學的時候,我沒想到今天的情形。對於我的生活和前景來説,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改變。我希望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走的更遠。有人跟我説來中國的機會非常珍貴。我非常感激這次機會。這次機會給了我很大的激勵,幫助我改變了認識世界、規劃未來職業的思維方式。學校改變了我的未來。 

  除了吉列爾梅,很多其他的孩子因為雙語學校,人生軌跡也發生了改變。喬院長介紹説,有一個抑鬱症的孩子剛進學校的時候不跟任何人説話,自己默默地呆著。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加上老師的關心,這個孩子開始慢慢打開心扉,和大家的交流也多了起來。儘管他不踢足球,但是喬院長還是決定帶上他來中國。學校對孩子的良苦用心和教學取得的良好效果讓巴西學生的家長十分滿意。

  隨著學校名氣的擴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為了提高教學品質,讓孩子們更加直觀地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學校決定組織一些交流活動。學校足球隊的中國之行就是其中一項。在此次訪問中,除了足球,巴西的學生們還參觀了許多學校,對中國教育有了更加直觀的了解。

  “(我們)安排了參觀小學、中學和大學,更希望他們通過這個(形式)來了解中國的教育體制,我們的學校的運作方式。我想他們現在沒有誰不想來中國讀大學的。來中國讀大學,以前他們只是泛泛的概念,這次安排的行程不一樣,更希望給不同的孩子不同的選擇。”喬院長介紹,今後葡中雙語學校還會繼續進行這樣的交流活動。除了足球隊,學校還有一支太極拳隊,也許明年,他們也能像足球隊的孩子一樣來到中國。她希望通過葡中雙語學校把中國文化和教育方式帶到巴西,同時讓兩種文化互動起來。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