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中國與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對接日益加強
金秋九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聯合國系列重要會議,在聯合國主持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主題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李克強表示,“推進可持續發展是解決各類全球性問題的根本之策。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困難風險增加的今天,加快推進議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過去很長時期,中國以自身的發展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不過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工廠,中國的發展對世界的貢獻日益增加,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之間的關係日益密切,加強中國與世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對接尤為重要。
過去很長時期,中國一直致力於促進中國與世界的發展。一是中國對世界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的貢獻、中國製造對世界的貢獻、中國對外援助對發展中國家發展的貢獻。 二是中國提出了一系列與發展相關的理念或政策。對外高舉和平發展戰略旗幟,對內實行科學發展觀。近年來更是通過 “一帶一路”、“亞投行”來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中國的這些新舉措也與2030發展議程的基礎設施、普惠金融等發展議題密切相關。三是中國在一系列主場外交和多邊外交中對發展議程更加重視。2014年的APEC峰會和2016年 G20杭州峰會,都將發展議題置於重要位置。
儘管中國為促進可持續發展在內外方面做出了諸多貢獻。但中國對世界可持續發展貢獻還未得到相應的認可。中國在國際發展議程的作用還有待提升,也需要中國加強國內發展與國際發展的戰略對接。
一是確立優先對接發展議題。發展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項系統工程。2030年議程共計有17項目標(goals)、169項具體目標(targets),相應的指標(indicators)基本確定為230個。這些在短時期內是不可能完全實現的,這就需要有重點有選擇的循序漸進推進。李克強指出,要將消除貧困和饑餓等目標作為首要任務,推動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作為支撐,在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領域形成良性循環,走出一條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環境優美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二是增強對國際發展議程制定的影響。國際發展議程和相應治理機制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始於冷戰結束,經歷了可持續發展議程、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和2030年議程等三個階段的發展。總體趨勢是發展中國家對發展議程制定的影響在逐漸增強。展望未來,為了進一步增強中國對國際發展議程的影響。需要加強以下三個方面的戰略能力建設。其一是提出新理念,超越中國製造,提出中國理念,倡導中國方案。其二是加強發展議題聯盟建設。國際理念的影響力如何有時可能並不取決於正確與否,而是受制于粉絲的多寡。因此,為了促進中國的發展理念與方案轉變為國際發展議程,中國需要加強發展議題聯盟建設,多為發展中國家仗義執言。
三是要繼續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近年來,每年中國提供300億人民幣的對外援助。2015年,中國免除坦桑尼亞、贊比亞、喀麥隆等9個最不發達國家15筆到期無息貸款債務共計14.2億元人民幣。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習近平宣佈中國將免除對有關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截止2015年到期未還的政府間無息貸款債務。李克強總理在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南北合作的主渠道地位,發達國家應落實援助承諾,支持發展中國家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發展中國家之間應深入推進南南合作,努力實現聯合自強。
四是目前中國參與世界可持續發展應該激發企業、社會團體的活力。如全球可持續發展夥伴倡導公私合作。中國對於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參與要實現政府引導、社會參與,避免因政府參與過多而政治色彩濃厚,與此同時也可以激發市場活力。李克強強調,強化全球發展夥伴關係,攜手推動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國際社會的道義責任,也將極大提升全球整體發展水準。(淩勝利 外交學院國際安全研究中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