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精準扶貧助農民脫困 王海和他的奔小康之路
農民王海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鄧晨曦):擺滿院子的玉米,迴響山谷的羊叫,不遠處傳來的雞鳴......在甘肅省會寧縣周灣村,一幅秋天豐收的畫卷正在當地農戶王海家中展開。
缺資金少技術 也曾一貧如洗
王海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據他介紹,自己之前僅僅是靠著“一畝三分地”勉強度日。這種靠天吃飯的農業,讓老兩口始終摘不下“貧困戶”的帽子。
據介紹,造成王海家貧困的主要原因是資金和技術的缺乏,這讓一心想要搞養殖的他一籌莫展。
精準扶貧 助農民圓夢
當地政府在得知王海家的現狀後,針對其資金困難和技術匱乏等問題開展精準扶貧,2015年幫其申請扶貧貸款4萬元,用於搞養殖。王海也用這筆錢成功開了一個初具規模的養雞場。同年5月,他還參加了會寧縣農機化學技術培訓,並通過培訓實現種植方式的科學化。
2015年,王海成功種植全膜玉米2畝、脫毒馬鈴薯1畝,當年種植業收入2000元,轉移性收入3635元,2015年家庭可支配總收入達到5656元。
王海在喂羊
從貧困戶到農産品供不應求
王海通過精準扶貧找到了發展方向,2016年初,王海將養雞場的規模擴大到1000隻。同年5月,開始向周邊市場供應雞蛋,而王海家裏的生活水準,也得到了顯著提高。據王海説,自從開始銷售雞蛋,銷售雞蛋的錢,每個月就有將近3600元。
通過當地政府助力農民的農産品銷售,王海的雞蛋不但很快找到了銷路,而且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向更好的未來前行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王海也與時俱進,擴大了自己的養殖範圍。他用養雞賺來的錢和政府給的補貼購進了幾十隻羊,放在家門口的羊圈裏。而農活多了以後,王海和妻子的精力卻跟不上了。為此,王海的兒子從城裏為其買了一個監控設備,24小時察看養雞場的情況。王海對這個監控設備讚不絕口,表示因為這個設備,讓他可以少跑幾回養雞場,這樣就能多幹點兒別的事情了。
對於未來的發展,王海還打算通過互聯網來銷售自己的産品,通過賺來的錢擴大自己的養殖規模,他也對自己的“奔小康”之路,充滿了期待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