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創新開展網絡強國理論研究工作的幾點認識

2016-09-22 11:41:00|來源:人民網|編輯:楊磊

  編者按:隨著網絡空間成為人類社會的第二類生存空間和全新的作戰領域,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成為世界範圍內的焦點和熱點。目前,我國網絡強國領域相關理論基本上處於跟隨式研究狀態,還沒有構建基礎體系,有關網絡戰爭的概念、範疇、原理、原則等尚未取得一致的共識。為此,堅持解放思想、敢於作為,實事求是、創新謀強,努力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時代特徵、貢獻人類文明”的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新局面,成為網絡時代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大戰略課題。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網絡空間橫空出世,將人類社會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外交一網打盡,成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前沿陣地。但事實上,在這個危及國家安全和發展的全新領域,我們的國防理論研究工作相比世界網絡強國已處於落後地位。恩格斯説“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理論是思考的根本,是實踐的精髓。而網絡空間國防理論從根本上説就是發現網絡戰爭本質和客觀規律,引領我們走向軍事勝利的學科,是有關網絡戰爭的概念、範疇、原理、原則等的理論體系。目前,我軍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工作呈現出“雨後春尖涌、天晴百鳥鳴”的良好勢頭,但也存在著“雜而少精、論而難用”的制約瓶頸。為了繼續推進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工作,我們必須在我軍光榮傳統的歷史積澱中汲取營養,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源於自發、得于自覺、成于自然,循序漸進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的“三種境界”

  自從清末王國維總結出做學問、成事業的“三種境界”後,“境界説”便風靡至今。從唯物辨證主義的認識論觀點來看,“境界説”反映了人類社會認識客觀世界循序漸進的普遍規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獨上西樓,望斷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三種境界是從對事物本身的客觀認知過程來進行概括説明的。在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方面,以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觀行為過程為依據,還可以歸納為自發、自覺和自然三種層級和境界。

  (一)“自發”是外部刺激所産生,即外因主導

  任何事物的産生都是有理由、有條件的,即心理學領域所稱的動機和誘因。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工作的最初動因大抵有三種,一是工作需求,主要是那些專業從事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的同志們,把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當作了工作的基礎手段和進步的必然階梯;二是破解難題,主要是那些長期從事作戰實踐的同志們,需要回過頭來在理論層面上尋找解決現實難題的依據;三是利益驅動,大體集中在新興領域和尖端領域,任何理論上的創新突破都將帶來較大的單位利益和個人機遇。根據費隆(V.H.Vroom)的期望理論,外部的刺激作用能夠産生和導致自發的主動行為,以自我為中心的“本我”,是這個境界的基本特徵。

  (二)“自覺”是內部需求而引發,即內因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在相對枯燥的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領域,因主觀興趣偏好和理想信念執著而形成的自覺性研究,是取得重要成果的關鍵,也是研究者全身心投入的外在反映。自覺研究是人的認知世界和事物的本體世界彼此靠近和産生共鳴的過程,是發乎於心的自覺行為,心滯于物的“忘我”是其基本特徵。這種情況下,研究者以探求事物本源為己任,外部刺激逐漸成為基本的保障因素,而喪失了激勵功能。

  (三)“自然”是意識行為的延伸,即大道無形

  老子説,道法自然。當研究工作深入到一定程度時,將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謂的天人合一,就是研究者的認知世界和研究對象的客觀世界彼此交融在一起,逐漸趨同,人心中所想即是事物本源,人心即是天道,渾然一體的“無我”是這個境界的基本特徵。當研究者成為能夠自由進出客觀世界的“大家”時,研究工作便成為了意識行為的自然延伸,道難以名狀、心不可言傳,整個研究呈現返璞歸真的狀態。由於事物的“道”一直在生長和運動,心的認知亦會隨之而改變,老子稱為抱樸和玄機。

  二、博而明新、智而創新、度而用新,妥善處理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的“三個關鍵”

  論語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創新是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的發展命脈,也是動力源泉。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成果反映的是網絡空間內在機理的客觀本質,所謂的創新是指在原有研究基礎上探究出的未知領域或者糾偏內容,因此創新成果並非是發揮想像力去製造的,而是辛苦挖掘、還原出來的。基於如此認識,網絡空間國防理論創新工作的要點概括起來就是“如何判定是新的”、“如何發掘出來”、“如何驗證真偽”三個問題。

  (一)在知識淵博的基礎上“明新”,選準新課題

  洞察力和判斷力來源於豐富的學識和閱歷。如同見多識廣的古玩鑒定行家一樣,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工作對創新內容的把握也依賴於長期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總結。第一是博識。研究人員應該最大可能地了解此領域的前期研究成果,找出已成理論體系裏面的缺漏部分,加入價值考量,選定研究方向;第二是博論。研究人員需要大量徵引相關材料,嚴謹論證研究課題的可行性和技術成熟度,尤其要剖析反面案例,進而確定研究方法;第三是博聞。對選定的研究課題,要廣泛聽取業內專家的意見建議,對各種情況進行綜合研判和資料整理,用作研究工作的參考。

  (二)在智慧凝練的過程中“創新”,形成新理論

  任何創新理論的形成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戰爭作為人類文明的最終藝術,其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工作更是充滿了智慧思考凝練的莊嚴過程。第一是大智。登碣石以觀滄海,研究人員必須站在人類文明的肩膀上去俯視戰爭行為,用思維的高度去統攬事物的全貌,用研討的深度去詮釋事物的內涵,憑藉的是一種博大的智慧;第二是急智。柳暗花明又一村,許多時候突破困境的妙法靠得是突發奇想。這是思考積累到一定程度爆發的智慧火花,它不僅依賴於研究人員的知識積累,還要憑藉靈活的思考方式;第三是奇智。橫看成嶺側成峰,奇也就是反,偶爾走走偏門、逆向思維也是新理論形成的一種方式。

  (三)在反復度量的驗證下“用新”,指導新實踐

  達·芬奇説過“理論脫離實踐是最大的不幸”。實用主義者也認為,任何不能應用的科學都是偽科學。從這個角度來講,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成果必須以指導軍事實踐為最終目的。創新成果只有經過各種條件下的反復度量和驗證,才能夠指導實踐工作,這是個取信的過程,也是個立信的過程。第一不能“假而不敢用”。創新成果必須是真實可靠的,杜絕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二不能“大而不會用”。有些創新成果表現形式是包羅萬象、包打天下,到實際檢驗時卻摸不到頭緒,難以操作;第三不能“空而不能用”。創新成果要反映客觀規律,不能只做繡花枕頭,除了辭藻華麗外空洞無物,在實際工作中根本用不上。只要我們避免了上述三種現象,就能夠讓創新成果應用於軍事實踐,形成互動的良性循環,全力開創出我軍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三、執事有念、行事有法、結事有功,主動把握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的“三個環節”

  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是推動軍隊現代化建設快速、健康發展的大事。事成有因,欲成大事者需要正確把握事物的自然規律,理解成事的內在要求、基本條件和外在動力等關鍵環節,積極營造適於開展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的內外環境。

  (一)“有念”即有信念,是持之以恒開展艱苦理論研究工作的內在要求

  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的工作,過程無聲、結果無色,沒有堅強的信念作為支撐很難走到真理的終點。所以培育信念和培養精神,是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人員自我素質養成的第一要務和長期工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信念牽引。信念是一種不可戰勝的強大力量,這是千百次革命實踐所證明的顛撲不破的真理。只有用崇高真實的理想信念去牽引自己的理論研究工作,才能夠獲得且保持一往無前的勇氣,這是個“強心”的過程;二是精神維護。在研究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界利益影響和自我心態動蕩,必須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讓自己的精神得到適當的調整和維護,保持不竭動力,這是個“靜心”的過程;三是團隊合作。注意和其他研究人員間的互相交流和團隊合作,充分認識道德的輻射作用和模範的熏陶作用,讓大部分思想問題在交流中自行消弭解決。這是個“虛心”的過程。

  (二)“有法”即有方法,是科學系統開展創新理論研究工作的基本條件

  培根在《新工具》中認為,方法是在黑暗中照亮道路的明燈,是條條蹊徑中的路標。有效合理的方法是開展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的基本條件,其滿足以下三點:一是科學的方法。認知真理的方法必須是集中了人類文明成果,符合那個時代特徵的最先進的方法,而不是主觀臆造或者陳舊過時的,只有這樣才能夠把真理的探索推向深入;二是系統的方法。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不是支離破碎的觀點和幾篇文章,而是涵蓋理論提出、系統設計、成果應用、驗證評估、完善提高等完整的系統體系。同時,在縱向上要與傳統相銜接,在橫向上與臨近體系相配套;三是可驗證的方法。實踐驗證是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採用的方法不可驗證,那麼就難以判別其發現規律的真偽,這樣的網絡空間國防理論是缺少依據、無法應用的。

  (三)“有功”即有成果,是快速推動全新理論研究工作的外在動力

  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工作不是畫眉繡花,必須樹立強烈的成果意識,産出優秀成果來有效地指導軍事實踐,快速推動新型事業發展。成果是研究工作的初衷,也是心血付出的凝結,對鍛鍊和提升能力素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應該在適當的時機以恰到好處的方式給予充分體現。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以最終成果體現能力的深厚。最終成果是綜合能力的完整體現,證明研究人員執行和完成任務的素質,目標的實現過程也是能力完善的過程;二是以階段成果體現能力的掌控。在規定的時間節點,按要求完成研究內容,並將階段性成果應用到當前的實踐工作之中,是研究人員把握全局、控制節奏、善於運用的能力素質表現;三是以關聯成果體現能力的廣度。研究成果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和其他領域發生聯繫,會衍生出一定數量的關聯成果。對關聯成果的提煉和應用水準,也是能力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四、求理無窮、求真無癡、求道無爭,注重培養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的“三種氣節”

  凡做大學問者,必有大氣節。從事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工作的同志,兼具有學者風骨和軍人氣質,更應該樹立“朝聞道,夕死可矣”的革命氣節。研究之道,非朝夕可成,只有堅持自己的操守,才能夠在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領域取得更大的成績。

  (一)掌握科學的“認識論”,剖析真理的深邃,做到識“無窮”

  對客觀事物的研究工作,是抽絲剝繭、接近真理的漸進過程,是在無法預知的深邃處探尋真理的龐大工程。對於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我們必須以唯物主義的“認識論”為基礎,結合軍事科學的固有特徵,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去接近被隱藏起來的客觀規律。要在無窮紛雜中有正確把握,必須做到以下三點:一是標定方向。廣泛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選擇正確的研究課題,避免出現南轅北轍的方向性錯誤;二是深度挖掘。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不是搭積木、拼文字,不能夠閉門造車、淺嘗輒止。如同打井一樣,在最後一鍬挖出清泉之前,都是泥沙和苦水。如果放棄了,所有的前期努力都是徒勞的。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有所成就;三是剔除根須。真理從來都不是單純的東西,經常和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纏繞在一起。需要我們避免驕狂的喜悅,睜大眼睛認真進行清理,發現真理本質的東西。

  (二)運用客觀的“辯證法”,通達事情的機變,做到行“無癡”

  在學術研究領域過去有個誤區,認為癡迷是高度熱愛的集中體現,值得大力推崇。其實“癡”這個字本身寓意“染病之知”,是指盲目的、錯誤的、不懂機變的求知行為。具體到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上,過分執著于某個方面和某個觀點,勢必影響到研究工作的效率和全面性。要做到“無癡”,應該注意以下三點:一是多聞多看。現在是信息技術飛躍發展的年代,傳統的需求牽引技術在某些方面成為技術推動需求,快速變化的技術要求我們不斷掌握新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時刻保持站在理論前沿,克服癡迷一點的靜態思維;二是逆向思考。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告訴我們,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揭示其規律時要辯證地思考,多角度或從相反方向去逆向思維,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從而克服拘泥一點的局限思維。三是隨勢而變。真理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一直處於動態的變化之中,研究工作只有保持敏感的洞察能力,才能夠揭示更深刻的事物規律。識無窮,無窮識,往復而不息。

  (三)樹立正確的“榮辱觀”,遠離名利的誘惑,做到心“無爭”

  核心價值觀是我軍的政治生命線,是踐行革命理想的精神基礎。對於從事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的同志們來講,重點在於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念,遠離干擾和誘惑,清心寡欲,將推進我軍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工作作為畢生追求。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具體概括起來有三句話:一是不爭名。科研工作者一般重名譽、好面子,導致容易鑽牛角尖、意氣用事,給工作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只要提升開闊心胸,看淡俯瞰浮名,胸中騰雲也不難做到;二是少爭利。網絡空間國防理論本身就是沒有經濟價值的研究範疇,從事研究工作不存在利益投機的心理。所以工作中要避免攀比,只要基本生活條件滿足,研究條件有保障,就應該安下心來搞好研究工作;三是適當爭辱。相比於世界軍事強國,我們在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方面還存在著很大差距,缺少國際認同的標誌性研究成果。所以在適當時機聽下外來的風言冷語,有利於我們化壓力為動力,提高幹勁、昂揚鬥志,加速我們的網絡空間國防理論研究水準。

  (來源:中國信息安全)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