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學者話長征】阿根廷學者:長征精神是人類獨有的精神

2016-09-27 17:09:5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梁生文

  圖片默認標題

  毛利西奧(阿根廷)在“聆聽歷史迴響、思考中國奇跡”——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中外學者交流座談會上發言

  一九三四年和一九三五年,為了躲避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中國共産黨帶領下的中央紅軍決定開始一段橫跨中國的長途跋涉。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説的長征,長征也讓毛澤東確立了其在共産黨內的領導地位。

  長征途中,中國共産黨在毛澤東和周恩來的領導下,在三百七十天的時間裡長途跋涉將近兩萬五千里的路程。曆盡千險的長征造就了一段中國共産黨歷史上最為意義深遠的篇章。

  長征路上,中央紅軍共進行了三百八十余次戰鬥,攻佔了七百多座縣城,共擊退國民黨軍數百個團,期間經過十一個省,翻越十八座大山,跨過二十四條大河。

  紅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讓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祖國的一段歷史。一八一零年,在地球的另一端,五月革命後不久,作為南美洲風起雲湧的反抗西班牙統治的獨立運動的一部分,阿根廷也發動了獨立戰爭。這場浩浩蕩蕩的獨立運動雖然開局良好,但在後來也因為盤踞在秘魯的西班牙王權支持派的抵抗和鎮壓而陷入停滯。

  為了繼續自由和解放的鬥爭,一八一七年一月十九日至二月八日,拉普拉塔河聯合省的安第斯軍隊,也就是我的祖國——阿根廷共和國的軍隊,開始跨越安第斯山脈的征程。

  跨越地球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從阿根廷庫約地區到智利,面對忠於西班牙王室的抵抗軍隊,阿根廷聯合軍的這段征途也成為了阿根廷最偉大的歷史事件之一和世界軍事史上最著名的勝利之一。這次壯舉也是何塞聖馬丁領導的他跨越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的解放遠征運動得一部分。當時聖馬丁身患潰瘍,很多次他都是被抬在擔架上堅持前行。

  安第斯聯合軍召集了三千八百名阿根廷士兵,一千二百名援助民兵,一百二十名挖掘兵和二十一門大炮。

  當時阿根廷軍隊的伙食是一種用幹肉、脂肪、生洋蔥和水煮制的叫瓦爾第維亞諾的食物。晚上他們喝燒酒來禦寒。

  而在長征途中,紅軍也被迫挖樹根和啃樹皮,有的時候甚至需要吃掉自己的牛皮皮帶來維持生命。士兵們看著一個個戰友撒手人寰,頑強地與惡劣的生存環境戰鬥著。

  對於阿根廷人民,聖馬丁躺在擔架上飽受饑餓苦寒卻無懼生死的精神,正是愛國主義最極致的體現。對於中國人民來説,雖然不可計數的士兵在長征中犧牲,但是長征代表了一個民族為了尋求重生和希望而抵抗艱難困苦的偉大奇跡。

  我無法説長征精神影響了整個世界,但它是人類獨有的精神、是敢於超越和敢於求生的精神,是面對千難萬險卻依然信念不倒的精神。這種精神支撐著中共領導下的紅軍在爭取人民自由的路上永不止步。這同樣也是歷史上各民族人民對抗不公的抗爭精神,是在堅持信仰的路上努力求生的人類精神,是最偉大的人類品質---堅強的品質和毅力的美好象徵。長征是這一切的具體體現。

  今天,作為世界重要經濟體,中國希望與發展中國家一道展開通力合作。而“共贏”關係也應該體現為“同戰”即和饑餓、貧困、缺少教育和所有歧視共同做鬥爭的精神。

  人類經歷過並還在經歷著很多暴行,侵佔美洲,世界大戰,軍事獨裁,敘利亞戰爭等,而這些例子展現了人類非人類的醜惡的一面。孫子在《孫子兵法》中提到“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今天,我希望能有更多理念,更多書籍,更多詩歌,更多文字,而不是更多武器;更多筆耕不輟,而非冷兵相接;更多關於夢想的故事,而不是更多遙控導彈。我天生無法理解仇恨的天性,但我理解自由。

  因此,在演講的最後,我想為大家描繪一幅畫面:讓我們回到過去,回憶和享受純真的青春時光!我看到青年毛澤東暢遊湘江後,佇立在橘子洲頭旁,在長沙陽光炙烤下的堅毅目光。他的詩這樣寫到: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毛利西奧)【阿根廷】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