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的“拱墅故事”:增“顏值”提“氣質”塑千年風華
原標題:大運河的“拱墅故事”:增“顏值”提“氣質”塑千年風華
京杭大運河拱墅段。拱墅區供圖
中新網杭州9月27日電(柴燕菲 王逸飛 李媛媛)9月初的G20杭州峰會,讓杭州以驚艷之姿亮相世界,這座城市亦成為不少人的心之嚮往。而踏足杭州,領略歷史與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時下也正成為一種“潮流”。
品味杭州,“水”無疑是最合適的開端。在地處“江南水鄉”的杭州,其也是呈現時光交匯的最佳“窗口”。這裡除了西子湖記錄歷史與傳説,還有一方水系不得不提,即同為世界文化遺産、也同堪稱杭州“名片”的京杭大運河。
有著2500多年曆史、綿延1800公里的大運河,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其通衢南北、富庶兩岸,推動著中國南北經濟文化的融合發展,故也有人喻其為“中國東部平原的母親之河”。而若要從時光荏苒中,為千年大運河定一位“形象代言人”,或是為杭州城市發展尋一名“光陰記錄者”,位於河道南端、隸屬杭州市拱墅區的12公里河段,或會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運河千年流芳,拱墅自古繁華”。舊時的拱墅,因運河流淌而成為經濟興盛、文化深厚的繁華之地。其區名也是從運河流過的拱宸橋和湖墅地區中,各取一字得來。時下的運河拱墅段,則更似一幅新的時光交匯“圖景”:在這裡,愈發清澈的大運河水倒映著兩岸古老與現代交錯的城市風貌;在這裡,老舊工業廠房孕育著文創、互聯網等新型經濟的噴涌而出;在這裡,悠揚的浙派古琴、傳統的杭州曲藝聲聲悅耳、醉人于往世,而一陣濃郁的咖啡醇香、一曲輕快的廣場舞蹈,又將思緒帶回所處的時代。
詩人黃亞洲曾評價大運河拱墅段,稱其是生機勃勃的兩岸,是一條大河的最為靈動之處。如其所説,今天的拱墅正通過不斷提升大運河的“顏值”與“氣質”,換來古今風情的交匯,換來世界了解杭州的最佳“切口”,也用自己的方式再現著千年風華。
京杭大運河拱墅段夜景。拱墅區供圖
治水護岸並舉 運河“顏值”贏人心
作為“世界遺産”,運河將六省市、18個城市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流經中國南北。同樣,其不斷蛻變提升的“顏值”,也流進了人們心裏。在拱墅,穿越古今的運河之美,便正以最具震撼力的形式呈現在眾人眼前。
大運河是一幅流淌的水墨丹青。古老的拱宸橋依然與靈動清澈的大運河水相依相融,互道歷史。向南而去,白墻黑瓦的街區、民居佈局兩岸,呈現著從時光中走來的杭州模樣。大運河又是張耀眼的綺麗水彩。坐擁杭州中心繁華的武林門碼頭與千年運河“默契”相搭。多彩霓虹與城市樓宇環繞河岸又倒映水中。步履匆忙的人們沿河而過,在水面留下一個個現代的影子。
關於運河的蛻變,38歲的杭州人范能感受頗深。一直居住在運河邊的范能,每晚都會去河邊走走。他説:“很多年前蘇杭之間有班船叫‘蘇杭班’,人們常説在船上聞到臭味了就是到杭州了。而如今的大運河河水清澈、環境宜人,又是依水而居的‘寶地’和杭州人的‘城市花園’了。”
范能看到的變化,源於拱墅近年對運河“治水護岸”的傾情“呵護”。
這種“呵護”體現于“水”中。作為杭州市主城區和老工業區,拱墅近年借助浙江開展“五水共治”契機,把“治污水”作為了保護大運河的重點工作。
對於治水決心,拱墅區委書記許明直言:“保護運河水環境既是保護世界遺産的需要,也是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的有效載體,每一位拱墅人都守水有責,要打造‘城水相依、綠水相融’的美麗拱墅。”
拱墅也將這一決心落實在了行動上。該區治水辦副主任管建弟介紹:“拱墅2013年制定了清水截污三年計劃,對大運河拱墅段進行了全面摸底,共發現18個排污口,涉及到25個改造項目。到去年底,投資超2000萬元的改造工程已全部竣工驗收,這些項目每天可截污1028噸,運河拱墅段已無排污口。”
他説,通過截污納管保護大運河清澈的同時,拱墅也追根溯源,通過給19條流入運河的支流“做手術”,改善支流和運河水質。這樣的“手術”既包括綠化河岸、截污納管,也包含支流清淤和支流生態治理措施。
以生態治理為例,拱墅在恢復水底植物、建設“水下森林”的基礎上,通過曝氣技術增加水底氧氣,通過投放食藻蟲等生物菌種增加水體透明度,通過在河邊種植挺水植物使其根系固定大型污染物,最後投放螺類、魚類建立水下生態鏈,使大運河水成為了有自凈能力之水,使運河拱墅段變成了活潑和有抵抗力的河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拱墅,保護大運河並非只有政府的努力。在運河邊住了40多年的錢志坤退休後有了一個新身份——民間河長。三年來,他每天都去河邊巡查,風雨無阻。老人説自己熱愛這條河,為它做點事心裏高興。像其一樣,本月中旬,拱墅區89名民間河長拿到了新的聘任證書,成為了運河及支流的“保護神”。
“呵護”同樣呈現在“岸”上。運河拱墅段沿線,多年前還是古老民居、破舊廠房依次坐落。而如今,這裡既有歲月中散發著勃勃生機的橋西歷史街區、大兜路歷史街區等城市記憶,又有工業老舊廠房改造的創意園區、休閒公園,以及浙江環球中心、杭州大廈等記錄著現代繁華的地標性建築,堪稱杭州城市建築的“百科全書”。
拱墅區住建局局長王益堅説:“拱墅極為重視城市歷史記憶的保留,運河沿線歷史建築也大多保留著歷史風貌。在歷史建築保護中,拱墅一直追求在歷史文化遺産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和民生改善之間找到‘最大公約數’。”
如其所説,有著百年曆史的小河直街道經過保護、維修等,變身杭州市井文化展示區。上世紀50年代的杭絲聯建築群鋸齒形廠房,經過修繕維護成為頗具新意的文創園區……這樣的例子在拱墅頗為常見。
拱墅的運河兩岸當然也不缺少現代美。依水而建的D32綜合體、即將建設的螺旋形大劇院,都為千年運河增添著時代亮色。王益堅説:“時代總會産生新的東西,我們不能固結于歷史,在保存歷史的同時要看到我們也是歷史的一部分,要讓歷史清晰可變,老中有新。”
流淌的河水、靜立的建築,動靜之間,掠過千年。這樣的運河無疑是極易“征服”人心的。
北京遊客楊立群坦言:“這裡果然沒讓我失望,有著濃郁歷史味道,像後海,但又有城市的現代情懷”。幾乎每天早晚都會來運河邊的杭州人李遠根則笑言:“清凈的河水和美麗的環境看著就高興。”
一渠碧水映轉型 經濟蛻變賦運河“新氣質”
如果説環境的蛻變為運河拱墅段帶來了“顏值”飛躍,那麼環境倒逼下該區産業的轉型升級、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無疑對千年運河煥發全新氣質,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位於杭州城北的拱墅,在這座城市經濟發展史上的地位不可謂不重。翻看歷史,該區經濟曾集聚主城區60%的工業産值。這裡也曾廠房林立、機器轟鳴、滾滾白煙,每天上萬人出入各大廠區。但同時,産業“笨重”、環境臟亂難免成為以往拱墅留給外人固有的印象。
曾經的故事反映在運河水中,難免帶來灰色的記憶。與范能的回憶一樣,家住拱墅區小河路的趙祥華直言:“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河邊有不少工廠,工業污染讓運河水從綠變黑,河邊住戶都不敢開窗,許多人都想搬離河邊。”
對於拱墅而言,2007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這一年,該區發展思路及時調整,用許明的話説:“2007年以來,拱墅一直在取與舍、進與退、快與慢中艱難抉擇,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遇到困難和分歧時,就多想想什麼才是綠色發展”。他不止一次表示:“經濟轉型需要我們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需要我們一張藍圖繪到底”。這樣的表態,也對大運河拱墅段日後的“氣質”改變産生了決定性影響。
十年來,該區共關停轉遷了杭州汽車發動機廠、杭州藍孔雀化纖公司等526家高能耗、高排放企業,共計影響工業産值380億元、稅收26億元。今年,該區實現實現燃煤量“歸零”,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直排“歸零”。而在多家沿岸企業關停搬遷,拱墅著力發展信息經濟、文創産業、金融業等新經濟業態的背景下,原本“不堪重負”的千年運河,有了重新煥發生機的起點。
從趙祥華的住處沿河而上,如今的河道兩岸已是另一番産業蓬勃圖景。
運河邊的“絲聯166”文創園,正是十年前拱墅“騰籠換鳥”、由杭州絲綢印染聯合廠改造而來的文創産業園。這裡有著墻壁斑駁、爬滿藤蔓植物的“舊”建築外觀,內部卻是敞開式的攝影工作室、設計公司、畫廊、咖啡館等充盈著時尚活力。其如今已是浙江知名的文創産業聚集地,也號稱杭州的“798”。
專注于圍巾設計、生産的楊旭丹團隊已經在這裡度過了三個年頭。透明玻璃墻隔開的Loft空間裏,楊旭丹説:“這裡是從事藝術創作的絕佳場所,具有藝術氣息,空間充足、安靜,團隊打算長期紮根這裡。”
在運河沿岸附近,類似的園區還有很多,如Loft49、唐尚43、富義倉文創園等。它們的蓬勃發展也支撐著拱墅文創産業的迅速崛起。目前,該區13處工業遺存保護、改造的文創園區已入駐500多家設計服務業、影視製作業、動漫遊戲業等上規模企業,近五年主營業務收入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幅。
與文創産業一樣,以金融業為代表的樓宇經濟,也在運河邊開始了自己的時代。
在運河拱墅段北部區域,拱墅打造的省級特色小鎮——運河財富小鎮正迅速壯大。該小鎮由綠地中央廣場、還有英藍國際金融中心、遠洋國際中心、運河基金小鎮、萬通中心、金融文創發佈中心等一顆顆“明珠”串起,以創新金融為核心産業,旅遊休閒、文化創意為共生産業,拉動實體經濟,組成財富生態鏈。
“目前小鎮已入駐金融企業70余家,如國內頂尖的金融服務業運營商北京英藍、浙江兩家互聯網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的投融長富、從事財富管理的宜信等。預計明年,這裡可實現年産值50億元、稅收8億元。”説起這些,小鎮管委會負責人如數家珍。
從數字來看,拱墅區以服務業、信息、金融産業為內容的第三産業比重,已從2010年的58.39%提升到2015年的75.99%,第三産業佔比增速“領跑”整個杭州。而這樣的經濟形態,無疑也讓運河兩岸成為了新經濟的樂土,加速著“新氣質”的培育成型。
“在以往的産業結構條件下,河道主要是農灌河、排污河、運輸河,今後要朝生態河、人文河、景觀河的方向打造,讓‘河道景觀化,全域景區化’。”對於當下的兩岸蓬勃,許明也道出了運河的未來。
運河文化顯底蘊 包容之地造多樣色彩
十年前,拱墅區招商局局長王躍文面對客商會先介紹説,拱墅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但現在他首先會表明,拱墅位於“京杭大運河最南端”、“杭州文化看拱墅,拱墅文化看運河”,底氣十足。
同樣在許明眼中,運河文化的深厚底蘊正是拱墅的最大優勢之一,文化也最能留人。“拱墅對運河文化的傳承保護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能夠留得住鄉愁鄉情,將運河文化帶的人文積澱能夠體現出來。”
這樣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無疑來源於散佈在運河沿岸每一個角落的文化基因。
在2007年修舊如舊改造一新的小河直街,看到的是小巷深深,木樓藹藹,舊式招牌,石砌埠頭,聽到的是鄰裡間夾著“兒”字音的杭州話,偶爾從屋內傳出的電視聲。這裡處處是充滿市井味道的老街,“瀰漫”的是原汁原味的杭州市井文化。
在橋西歷史街區的弄堂裏,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小熱昏”傳承人周志華創辦的老開心茶館依舊人氣滿滿。這裡是記載杭州茶文化的茶館,更是杭州傳統文化的匯聚地。老開心茶館以書場為主打,引進小熱昏、杭州評話等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産曲藝表演,同時融入“琴棋書畫醫酒茶”七大主題,搭建了一個大型開放式舞臺,聚集各界文人雅士。
當然,運河帶給杭州和拱墅的,除了“運河水鄉處處河,東西南北步步橋”的水鄉風韻,還有穿越千年的運河味道。如運河邊人們獨創的“荷葉鲊”、帶著宋朝滋味的“蓮房魚包”、有著漕運特色的“船食”。今年,拱墅運河美食節已舉辦至第七屆,而由108道菜組成的“運河盛宴”也計劃於今年推出。
在運河拱墅段,還有恢弘的博物館群、各富特色的歷史文化街區,以及一家家從光陰中走過的老字號、一位位周志華一樣的文化匠人,這一切也讓運河愈加璀璨。
“運河的賣點就是歷史文化,讓人有的看、體驗到。通過十餘年的持續努力,運河文化已經逐漸形成體系。而大運河有著包容、交匯的特質,這裡良好的文化底蘊,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新文化匯聚運河兩岸。”如拱墅區文廣新局局長黃玲所説,在運河拱墅段兩岸,文化包容性、多樣性特色正在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這也是文化層面運河拱墅段的最大蛻變。
浙派古琴傳承人徐君躍,將他的浙派徐門古琴館開到了運河邊。在其看來,運河文化是杭州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這裡也有著是傳承浙派古琴的天然基因。在他的“運河館”,如今不僅古琴賣得好,通過舉辦一些文化雅集,增添文化體驗,還讓浙派古琴這一南宋遺韻走進了越來越多的人心中。徐君躍本人,如今也已是“拱墅運河文化傳播使者”。
同樣吸引眼球的還有4月在運河邊成立的“杭州畬族館”。該館由畬族知名作家鐘一林主持開創。在館內,“畬族人家”部分通過老照片展示畬族傳統文化生活,“畬族非遺”展區通過畬族舞蹈、飲食、服飾、山歌等七大板塊,介紹畬族文化方方面面。“畬族農耕”展區則還原畬族人的真實生活場景,展示了畬族織布機、紡機、風車、木犁等畬族農具。
不止如此,在如今的大運河拱墅段兩岸,還有聚焦青瓷、刀劍的“劍瓷視界”、旨在修身養性的“太極館”、代表現代休閒文化的“舒羽咖啡”、頗具傳統特色的“陶一天”陶藝館等。
運河文化的魅力,用杭州市民韋麗的話頗能顯現:“在這裡不僅看得到杭州,更能看到浙江乃至世界。對於家裏的孩子而言,這裡更像是現實版的文化‘教科書’。”
黃玲則表示:“大運河是包容的,運河文化也是包容的,而也正是有了這樣的多元文化,大運河才有了根和魂。”
對於拱墅而言,運河還是那條運河,在靜靜流淌中承載著千年來的情感與文化命脈。然而從環境、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審視,這裡的運河又不斷蛻變著不同的氣質。千年綿延過後,這裡的兩岸也正在向世界講述著全新的“拱墅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