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數據驅動中國製造業步入智慧化

2016-09-27 10:40:1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王全文):9月26日,“2016年中德CPS(信息物理系統)與智慧製造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以“協同創新 智造未來”為主題,針對中德在CPS與智慧製造領域的方案及實踐展開交流。那麼,支撐智慧製造的核心是什麼?智慧製造的優勢在哪?中國智慧製造的目標何在?

  智慧製造是將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自動化技術、傳感技術、控制技術、數字製造技術結合,實現工廠和企業內部、企業之間和産品全生命週期的實時管理和優化的新型製造系統。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在當天的論壇上表示:與德國、美國、日本工業相比,我國工業智慧製造改造需求迫切:“我國工業有什麼特點那?我國工業2.0、3.0、4.0並存,先進和落後並存,這個與美國和德國不一樣,他們很整齊從3.0向4.0買進,我們現在任務是謀劃4.0,要全力打造4.0,還要去補2.0的欠賬。我們中國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行業,也有最落後的行業。”

  製造業在經過了製造自動化、信息化網絡化時期後,而今大數據時代,智慧製造正在使製造業走向智慧化。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講座教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智慧維護系統産學合作中心主任李傑,在論壇上闡述了工業大數據的價值所在:“什麼叫工業大數據,工業大數據並不是蒐集數據、處理數據,是利用數據找到看不到的地方,不懂的地方,讓我們人學到新的知識,數據出來的時候,我們有類型的數據可以做比較,在(生産階段)還沒有發生誤差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了。因此能夠避免(生産階段)發生不必要的問題,這才是工業大數據的起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當天的論壇分析稱:實現智慧製造需要很多手段支撐,數據就是其中之一:“我們的智慧製造是需要很多手段支撐的,在車間底層獲取的數據,包括設備上的等等,然後進行處理,有些數據是和上層的MES(製造企業生産過程執行系統)、ERP(企業協同管理系統)等等進行聯繫起來,把企業的數據貫穿在製造、運營、管控、執行、決策等幾個層面。”

  智慧製造是以數據為核心,以自動化為基礎,其優勢在於經過數據分析了解到怎樣加工品質更好,怎樣製造更有效率,更節能更安全,李毅中還表示:“要數字化的研發設計,要進一步推行倣真模擬、三維描述、高速運算、大數據庫等信息工具,目前數字化工具在研發的使用率是52%,到2025年我們研發使用率要達到84%。使製造設備數控化,推廣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3D列印等等,實現精準製造,關鍵工序的數控化率目前只有27%, 到2025年提高到64%。”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