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每盞燈每月收費40元 副縣長直呼不合理
原標題:貧困村每盞燈每月收費40元 副縣長直呼不合理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何勤華)9月27日,涼山州紀委等部門主辦的《陽光問廉》欄目迎來首播。節目聚焦當前涼山最重要的任務“脫貧攻堅”工作,圍繞“加強監督執紀問責”主題,用大量記者暗訪的第一手視頻資料,披露了脫貧攻堅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特別是侵害群眾利益等方面的典型問題,對涼山州發展改革委、州衛生計生委、州交通運輸局、州教育局和金陽、美姑、鹽源三縣政府作了現場問廉。
天價電:村民不堪重負
“請問你家有幾盞燈?”在對金陽縣進行問廉中,短片播放前,主持人向代表金陽縣政府接受問廉的副縣長賈巴史偉提問。為何會這樣提問?
嘎格達村是金陽縣依達鄉的一個貧困村,這個村有177戶,784名村民,但近年來,村民們用電從來沒有舒心過,因為村裏收電費不按村民實際使用度數收費,而是按村民家有多少個照明燈計費,每個燈每個月收費高達40元。
為何如此,原來,該村只有一個總電錶,但一些村民偷電嚴重,導致村裏總用電度數增加,只能按照每家每戶燈的數量收取電費。一些村民不堪這“天價電”,自己斷了自家的電線。
賈巴史偉説,她家有六盞燈,如果按次計算,她家每月要繳點費240元。“不合理,亂收費!”她在節目中坦言。
如何處理?賈巴史偉表態説,將下狠心治理當地亂收費情況,加大農網改造力度,確保一個月內改善情況,同時對全縣類似情況進行摸排。
鐵索橋:孩子上學的盼望
騰地村是美姑縣牛牛壩鄉的一個貧困村,村裏小學共有438名學生,其中有100多名小學生居住在二半山,這些小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的都有,9月1號是秋季開學第一天,他們必經的河流因為持續的暴雨導致水位一直在上漲。孩子們不得不涉水過河求學。
在短片中,有高年級的同學背低年級的同學過河,也有兩三個家長早早等侯在這裡背自己的孩子過河的。村民阿都布日就住在二半山,他有兩個孩子,開學後為了孩子的安全,他又開始無奈每天在河口接送孩子上學。
除了阿都布日和阿都子子等少數幾個孩子家長堅持接送孩子過河外,其他家的孩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大多數孩子只有自己冒險涉水過河。孩子的家長無不擔心孩子上學放學過河的安全。
也有孩子選擇走上游50米處的一座廢棄鐵索橋,但這座橋更加危險,因為這座鐵索橋有繩索,無橋板,孩子們手握繩索,腳踩鐵鏈,一點點挪動著腳步過橋。
短片播放結束後,節目組帶來了一名村小的老師和兩名學生們。這位老師説,自己在村小任教8年,孩子們都是這樣上學。學生阿依説,河水漲得最高時,有一米高,如果實在過不去,只能請假在家。有一次,自己過不了河,也學大一點的孩子走鐵索橋,但不幸摔了下來,至今自己臉上還有傷疤。
“叔叔,冬天快到了,水特別冷,能不能幫我們修一座橋?”阿依代表村小的400多名孩子,在現場向美姑縣副縣長羅剛提問。
羅剛表示,當地廢棄的鐵索橋已是危橋,即便修復也不能再用,將新建一座鐵索橋,9月25日,施工方已進場,預計一個月後新的鐵索橋投入使用。
四單位(縣)滿意率不足60%
易地扶貧搬遷該不該尊重民意,如何發展後續産業?農村道路硬化進展緩慢如何補救?近40%的醫療設備閒置為哪般?幼教點居然建在地質災害隱患點?當天的節目中,一個個尖銳而客觀的問題拋給七個單位(縣)。
涼山州發展改革委、涼山州教育局和美姑縣在回答問題中,敢於直面問題,承認工作疏忽,並承諾在有限時間內積極整改,獲得了考評團的讚賞。三單位(縣)分別獲得73.8%、69.3%和70%的滿意率。
但一些單位(縣)在接受問廉時,不講主觀講客觀、不講現實講歷史,被考評團給予了較低的滿意率。其中,涼山州交通運輸局、金陽縣、鹽源縣第一輪僅獲得約50%的滿意率,涼山州衛計委第一輪僅獲得35.6%的滿意率。
當天的60人考評團由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州紀委委員及特邀監察員、媒體代表、群眾代表組成,通過手中的表決器進行了現場滿意度測評。首輪滿意度低於60%的,責任單位將二次作答,直至滿意率達標至60%。
省人大代表、西昌學院教授賀新宇,涼山州政協委員羅玉林作為點評專家,對每個單位(縣)的問題進行了客觀點評,並給出工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