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兒媳舉報公公”不是反腐利器

2016-09-29 11:08:07|來源:北京青年報|編輯:趙妍

  原標題:“兒媳舉報公公”不是反腐利器

  一個早就暴露原形並自我“舉報”的官員,早就應當引起當地政府和反貪部門的高度關注,卻只能由偶發的“兒媳舉報”才把事情鬧大,最終依法受到查處,這樣的反腐“邏輯”,讓人感到難言的沉重和悲哀。

  近日,一篇題為《府谷國土局副局長遭兒媳公開舉報被雙規》的帖子在網上瘋傳。據報道,陜西府谷縣國土局副局長張少軍的兒子張某,與王某以夫妻名義生活並育有一子,因張某出軌等矛盾兩人鬧“離婚”,男方父母以兩人未領結婚證為由,要求王某凈身出戶。今年4月,王某向榆林、府谷兩級紀委舉報張少軍貪污腐敗、鉅額財産來源不明,目前張少軍已被雙規。

  按王某舉報信中的描述,張少軍僅住房就有20多套,已查實的有7套住房和2處商鋪,還有幾千萬元的民間放貸及鉅額存款,多數在其妻子、兒子和女兒名下,僅女兒名下就有百萬元轎車。此外,張少軍利用職權大肆收受賄賂,為家人、親戚謀取非法利益。目前看來,王某舉報的內容或許難免有誇大、失實之處,但總體上不會有大的出入,她的舉報直接導致張少軍被雙規,就是一個能夠説明問題的初步結果。繼以往多見的“情婦舉報貪官”、“老婆舉報老公”故事之後,這個“兒媳舉報公公”的故事,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貪官的家人或身邊人“另類反腐”的新版本。

  張少軍自己是副科級官員,他的妻子和兒子也是公職人員,家裏沒有人經營産業,以全家的正常收入,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攢下幾千萬上億的鉅額財富。嚴格説來,張少軍一家擁有鉅額財富其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張少軍所在地方和單位的紀檢監察部門,以及上級機關和有關職能部門,似乎都對他家擁有鉅額財富毫不知情;似乎是直到張少軍被“兒媳”舉報之後,有關部門才介入調查,張少軍涉嫌貪污腐敗、鉅額財産來源不明,才開始浮出水面。難道説,府谷縣至今仍未按照中央和陜西省的規定,全面實行官員個人事項和家庭財産申報制度嗎?如果當地已實行官員個人事項和家庭財産申報制度,那麼張少軍為何又成了“漏網之魚”呢?

  現實中,貪官大多深諳“悶聲發大財”之道,他們往往在衣食住行和日常消費方面刻意保持低調,把自己偽裝得比普通人還普通,唯恐一不小心“露富”招致他人不滿,給自己惹來麻煩。被“兒媳”舉報的副局長張少軍,與多數貪官迥乎不同,他不但經常利用職權刁難其他單位,公然吃拿卡要,而且全家頻繁出入高檔消費場所,他的兒子張某出手大方,平時身上卡內現金餘額近百萬元,他家裝房子僅一個馬桶就花費一萬多元,電視墻花費6萬多元……張少軍一家作風高調、舉止張狂,其實早就把自己暴露在社會輿論之下,也無異於把自己“舉報”給了紀檢監察部門。然而,當地政府、職能部門和上級部門對此似乎都一無所知,張少軍實際上生活在一個“監管真空”之中,有關部門在幹部管理、執紀執法方面消極怠惰甚至失職瀆職,於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如果不是張少軍一家對王某威逼恐嚇欺人太甚,王某大約不會冒著巨大危險走上舉報之路,而如果沒有王某的舉報,現在張少軍恐怕仍然官居副局長之位,繼續得心應手招權納賄狂斂橫財。張少軍在當地深耕十幾年,上上下下都有過硬的關係和背景,據説他被雙規之後,很多老闆和官員都驚慌失措寢食難安。張少軍一案如果最終“拔出蘿蔔帶出泥”,那些此前對他聚斂鉅額財富假裝不知情的人,對他的高調張揚狂悖恣睢視而不見的人,如果受到“牽連”被查出問題,人們是一點兒也不會奇怪的。

  一個早就暴露原形並自我“舉報”的官員,早就應當引起當地政府和反貪部門的高度關注,卻只能由偶發的“兒媳舉報”才把事情鬧大,最終依法受到查處,這樣的反腐“邏輯”,讓人感到難言的沉重和悲哀。與“情婦舉報貪官”、“老婆舉報老公”一樣,“兒媳舉報公公”、“女婿舉報老丈人”之類反腐故事或許很精彩,卻難以成為真正的反腐利器。這樣的反腐故事也一再説明,反腐敗由“偶然的舉報”走向必然的懲治,由先期治標的階段性治理,走向制度反腐、法治反腐的治本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

  本報評論員 潘洪其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