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安順 觸摸600年曆史風塵裏的文化印記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文/趙曌 圖/吳蔚)提起安順,多半人的第一反應恐怕是旅遊,黃果樹大瀑布、龍宮風景名勝區……當然,也有“吃貨”惦記著,裹卷、涼粉、波波糖……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座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黔中名城,是貴州省最早設立縣治的古城之一。將歷史的指針撥回到600年前,這裡和明太祖朱元璋有著怎樣的交集?又和至聖先師孔子創立的儒學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
9月27日,參加全國網媒“國學熱在貴州”陽明文化采風行的記者走進貴州安順,探訪有著“黔中儒學聖殿”美譽的安順文廟,以及依舊留存著江南余韻的雲峰屯堡。穿越時空而來的一磚一瓦間,帶著獨特歷史文化印記的安順故事娓娓道來……
大隱于市 “藏”在黔中的儒學聖殿
安順市區的東北隅,穿過街市,拐進一條巷子,再往前,便看見安順文廟的大門。一墻之隔,隔斷了鬧市的車水馬龍,倒頗有幾分“大隱隱于市”的味道。
踩著石梯往上,一座照壁呈現眼前,形如巨大門屏。文廟進門處,有“禮門”、“義路”,分別為垂花門。“禮門”、“義路”間,聳立一堵透雕石人、石花墻,稱“宮墻”,上方橫額書刻“宮墻數仞”四字,宮墻左側腳下,還保留著刻有“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在此下轎馬”的“下馬碑”……莊嚴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秉承著儒家建築一貫的嚴謹規制,安順文廟的建築沿中軸線對稱佈局,典制齊備、佈局嚴謹、捭闔有致、工藝精巧絕倫。
據介紹,眼前這座安順文廟始建於明洪武27年(1394年),天啟二年(1622年)毀於兵燹,天啟四年(1624年)重建。難能可貴的是,在600多年的歷史風塵中,文廟經清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幾次增建、修復,臻于完備,“倖存”至今,成為中國現存最精緻的文廟。
值得一提的是,安順文廟還被稱為“石雕藝術的殿堂”。漫步其中,體裁廣泛、技法多樣、圖案生動、寓意深遠的石雕次第呈現。尤其大成殿前一對有著600年曆史的整石鏤空雕雲龍石柱,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天圓地方”的天地觀,而且集多種精湛石雕技法于一體,為目前國內絕無僅有。
驚嘆之餘,足見明清儒文化由中原向西南邊遠地區延伸發展的盛極一時。
據史料記載,安順文廟也是中國西南民族地區較早建成的文廟之一,是明王朝為永鎮邊陲,“以懷柔而教化邊夷之民”,實施“移風善俗,禮為本;敷訓導民,教為先”政治手段的反映。正是這一來自於“廟堂”之上的決策,開啟了黔中六百年的興學歷程,讓今天的安順,與儒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穿越之旅 石板碉樓間的大明遺風
黔中和江南,地理上的山水阻隔並未割斷兩地人文的流通。幡旗飄飛,眼前這個叫做“本寨”的屯堡,就在講述著600多年前的一場遷徙。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鋻於“靄翠輩若不盡服,雖有雲南而不能保”的局面,為了屯墾戍邊,開發西南,便派將領屯軍於此,一批工匠、平民和犯官隨遷到了黔中大地。隨著歷史的變遷,便繁衍形成了獨特的“屯堡文化”。
石頭的路面石頭的墻,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板凳石頭的缸……眼前,一座座建於600年前的寨墻、碉樓依然保存完好,石頭外墻包裹著江南民居風格的四合院鱗次櫛比,巷巷相通、戶戶相連,既宜人居又利巷戰,被學者譽為“冷兵器時代的最後堡壘”。
不時碰上一些裝束奇特的女子——寬衣大袖,衣長及膝,領口、袖口、前襟邊緣皆鑲有流蘇花紋,腰間還係有織錦絲帶,她們就是屯堡人。
據了解,屯堡人大多是從江淮一帶遷徙而來的書香門第,因而他們的房屋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點、又有華東四合院的佈局,在房屋的細節之處,漢文化元素隨處可見,如在大門門雕上一般都會雕刻精美的圖案,“龍鳳呈祥”表明大富大貴;在院內天井的對角一邊是鯉魚的地漏,一邊是龍門的地漏,則有希望孩子“鯉魚躍龍門”的含義等……石墻的包裹之下,是濃濃的江南余韻。
在屯堡文化博物館,來自全國的記者們領略了屯堡最具特色的地戲表演。鑼師鼓師鳴鑼擊鼓,演員們額上戴著簡練誇張的木雕面具,身著長衫,背插小旗,腰係戰裙,手持木制短刀長槍……演的是“三英戰呂布”,形神兼備,獨具魅力。
屯堡地戲表演
走過已經被磨得光滑無棱的青石板,雙手撫摸著有些粗糙但依舊堅實的石墻,穿越之感油然而生。600多年後的今天,在雲峰屯堡,這群屯軍的後裔們仍固執地保持著明朝時故鄉江南的生活習慣,鄉音不改,長衣大袖,仍舊跳著明朝的軍儺,甚至連飯菜口味都與貴州當地其他地方大異……
因為大山的阻隔,歷史似乎將這些屯堡遺忘了,卻也給世人留下了一個回到六百年前歷史的好去處。于貴州、於安順,平添了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