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網媒走轉改】桐柏山區"紅軍花"播四方 村民玩電商不誤哄娃

2016-10-01 16:03:12|來源:央廣網|編輯:張斯路

  【網媒走轉改】桐柏山區"紅軍花"播四方 村民玩電商不誤哄娃

  【網媒走轉改】桐柏山區"紅軍花"播四方 村民玩電商不誤哄娃

  【網媒走轉改】桐柏山區"紅軍花"播四方 村民玩電商不誤哄娃

  【網媒走轉改】桐柏山區"紅軍花"播四方 村民玩電商不誤哄娃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本網特別報道組)9月29日,"長征路上奔小康"採訪團奔赴"紅軍花"的故鄉河南桐柏,在淮海源頭鬱鬱蔥蔥桐柏山深處覓跡紅軍長征時"聲東擊西"傳奇戰略的奇跡,感受革命老區紅二十五軍昔日的生存極限和今夕變遷。

  九月的桐柏山令人心曠神怡,"紅軍花"分外耀眼。1934年11月19日,紅二十五軍戰略西進在此演繹了一段長征傳奇故事,"紅軍花"生根發芽遠播四方,劉少奇、李先念、王震等300多位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這裡生活和戰鬥過,一萬餘名黨員群眾壯烈犧牲,留下革命舊址120余處,可謂是“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

  老區人民掀開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擺脫窮苦奔小康的"富裕"夢。

  家門口脫貧 孩子不想媽

  在桐柏革命老區採訪中,記者在深切感受解放前舊軍閥的殘暴、百姓的潦倒,也看到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渴望和堅定信念。

  "我們都是附近村的,送完娃上學沒事來掙兩個補貼家用。"桐柏縣淮源鎮淮源村村民文大姐邊忙著幹活邊招呼記者。

  文大姐家孩子今年12歲,中午在在學校吃住,早晨送到學校晚上才接回家,丈夫在周邊打零工顧不上學生。今年春節當地政府把淮源國生艾製品公司引進後,她就被安置在廠裏就業。“手把快的,每天每人可以掙80塊錢左右,稍微慢點的一般的每天掙50塊錢沒問題。”文大家表示。

  據淮源鎮李東陽鎮長介紹,該廠主要是以當地艾葉為原料生産艾精、艾粉、艾條等中草藥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就近優先安置脫貧就業130人,是桐柏縣47個精準扶貧其中的一個就業基地。

  李鎮長表示,當地在精準扶貧項目的選擇上是下足功夫的,有勞動密集、可持續發展、利就業三大特點。這樣不僅解決了在家門口精準脫貧問題,也充分帶動了地方資源的有效轉化。“過去,這的艾葉幾毛錢一斤,現在已漲到3塊多一斤,産品遠銷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國,村民又多了一條收入的路子。”李東陽稱。

  “幹活能哄娃,打工能種地”,桐柏縣城郊鄉北楊村宏達服飾公司的這條宣傳口號深深吸引了採訪團。

  據介紹,這家工廠也是作為精準扶貧項目入駐的。雖然剛投産2個多月,工人們正在為北京一家企業趕制5萬套馬甲。

  “這些機器都是電動化的,大家也是剛入場,還在熟練適應中。”村民汪敏大姐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該廠已接納50多人就業,企業為長期在此發展,學習期間每月每人發基本工作1500-2000元。“工人技術熟練以後,每人每月收入三四千元是很輕鬆的事。如果訂單跟不上,我們會繼續給工人發基本工作,解決大家的基本生活問題。”企業負責人谷定滔

  表示。

  不出家門奔小康生活,既解決了留守兒童、婦女 、老弱病殘的難題,又把精準扶貧落到實處,桐柏縣是如何實現這一轉變的呢?

  扶貧“桐柏模式” 一個人也不能少

  桐柏縣除被稱“革命老區”、蘇區,還是“國家貧困縣”。全縣47萬人口,其中貧困人口14039戶、42652人。

  致貧家庭的根源在哪?短板在哪?有多少情況?精準脫貧的破題的出路在何方?2019年能順利實現全面脫貧目標嗎?問題的關鍵在“精準”。

  據悉,桐柏縣黨委、政府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新戰役是絞盡腦汁。把選準貧困對象、貧困根源、精準措施的實施擺在突出位置。數據顯示,至今年7月份,全縣確定64個貧困村,貧困人口14039戶42652人。其中,因缺資金的佔33.7%,缺技術的佔19.9%,缺勞力的佔3.6%,病因殘因災致貧佔29%,因學致貧佔10.5%,自身發展動力不足佔3.3%。

  當地黨委政府拿到一手“試卷”後,經過充分論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決定把就業基地作為産業扶貧的重要抓手。在全縣15個鄉鎮同時建設精準扶貧就業基地47個,已有40個基地啟動使用。

  “這所有的就業基地由政府統一齣資建設,産權歸鄉鎮政府所有,受益權歸村集體,基地主要用於貧困戶脫貧,強制規定每個基地貧困人口的用工比例不能低於40%。”採訪中,淮源鎮鎮長李東陽如是介紹。

  據悉,當地政府為科學實現精準脫貧目標,確立制定了扶貧“途徑精準、招商精準、基地精準、責任精準和問責精準的”鐵律。同時,實施“光伏、搬遷、電商、特色農業、金融、培訓和基礎設施”扶貧。一場“千名幹部包千戶,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戰役”戰正酣暢淋漓有序推進。

  “精準扶貧喜洋洋,哄孩不誤玩電商!”在今達電子商務園區的正學習培訓的村民如是詮釋電商扶貧功效。

  據悉,當地電子商務企業已達300多家,糧油、茶葉、土雞蛋、板栗、中藥材等特色農産品已實現網絡銷售。互聯網+電商精準扶貧也在悄然發生變化,300多名貧困對象、留守婦女和殘疾人員接受培訓後,成為鄉村站點、個體網店的槍手人才。

  “要實現精準扶貧,一個貧困家庭也不能少,就要有紅軍長征時敢於突破、敢於創新精神。”當地基層幹部表示。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