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長征路上奔小康】長征轉捩點黎平的美麗嬗變

2016-10-03 11:16:47|來源:貴陽日報|編輯:楊磊

   【編者按】

     貴州省黎平縣位於湘桂黔三省區交界處,是一片紅色沃土,1930年冬至1934年12月間,紅七軍、紅六軍團和中央紅軍曾3次進駐黎平。

     1934年12月14日,中央紅軍攻佔黎平縣城。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開了長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會議,討論紅軍進軍路線問題。黎平見證了中央紅軍北上黔北、建立新根據地戰略行動方針的制定,成為長征路上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捩點。

     重走今日的黎平,長征的精神仍然在延續著。從一個“山溝溝”,變成為擁有“中國最具價值文化(遺産)旅遊目的地”、“鼓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一”等眾多美譽加身的核心資源旅遊示範區。文化和生態,助力這片紅色的土地實現美麗嬗變。

     2016國慶:民族文化活動 天天上演

  圖片默認標題

     10月1日,在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的黎平縣肇興侗寨的仁、義、禮、智、信五座鼓樓坪上,蘆笙手正在賣力地吹奏蘆笙,那優美動聽的蘆笙曲聲形成強大的音樂場在侗寨飄蕩,吸引數萬遊客前來觀看分享,由此拉開了黎平縣“歡度國慶·相約肇興”肇興景區2016年國慶節系列活動的序幕。

     國慶長假期間,黎平縣在肇興景區舉行系列民俗文化活動,從10月1日至7日,每天都會有一個精彩的民俗活動上演。國慶第一天的蘆笙慶豐收活動,其以壯觀、盛大、整齊、動聽而俘獲每一位觀眾,活動過程不時爆發出陣陣點讚掌聲。
國慶黃金周週日,貴州旅遊井噴,迎來294萬遊客。其中,黎平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之一。

     守住兩條底線,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兩個寶貝

  圖片默認標題

     整潔的街道、秀美的山水、古樸的鼓樓、絡繹不絕的遊人……近年來,貴州省黎平縣按照“守住兩條底線,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兩個寶貝,打造國內外知名民族文化旅遊目的地”的戰略定位,以全域旅遊示範縣建設為抓手,依託民族特色文化、歷史文化、長征文化、生態文化,大力實施“文化引領”戰略,搶佔侗文化發展制高點,加快建設佈局合理、業態完善、線路互通、協調發展的旅遊服務體系。

     “侗寨發展旅遊是保護和繼承侗族文化最好的方式,我們在傳遞侗族特色的同時,也在對自己的文化進行復習。”肇興鎮政府主任科員陸昌平向來訪的記者團介紹説。

     肇興侗寨是鼓樓之鄉、歌舞之鄉,寨上有侗歌隊、侗戲班,這些民族文化資源,是肇興發展旅遊業的寶貴財富。在陸昌平的印象中,“侗文化”不僅是能觸發外出務工者“故土情節”,從而返鄉就業的重要因素,更擁有讓中外遊客醉心不已的獨特魅力。守住鼓樓、大歌、節日習俗等這些抹不掉的記憶,就是守住自己的特有優勢。

     在這裡,名為“醉美肇興”的侗族文藝表演每晚都會舉行,清亮純凈宛若天籟的吟唱,讓無數遊客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了2500多年的侗族大歌而沉醉,記住了美麗侗鄉獨特的人文生態。這個舞臺也因此成為眾多遊客到當地旅遊的必選之地。

     通過大力推動景區建設,發展以侗族文化為核心資源的鄉村旅遊,“十二五”期間,肇興侗寨1464戶6333人實現脫貧;2015年實現了減貧摘帽,人均年收入達2萬餘元。

     “旅遊+扶貧” 惠及村民“錢袋子”

  圖片默認標題

     肇興文化博物館館長陸根茂親歷了肇興侗寨旅遊業從弱至強的變化。“黎平縣委縣政府把旅遊發展作為脫貧攻堅的有力武器,自2012年起,肇興就已通過融資、貸款等方式,累計投資4.5億元建設了45個旅遊文化項目。”陸根茂説。

     截止2016年6月,黎平縣肇興景區共有住宿企業76家,其中在攜程網開展酒店預訂等線上業務的有64家,佔總數的84%,在去哪兒網的有60家,佔總數的79%,在同程網的有39家,佔總數的51%;有餐飲企業26家,在大眾點評網站開展線上業務的有6家,佔總數的23%。

     今年69歲的陸振才就是這次發展機遇的首批受益者。

  圖片默認標題

     △陸振才

     在肇興旅遊業還未發展起來之前,陸振才一家只能靠一畝地的糧食勉強維持生計,後來,陸陸續續有遊客來到肇興,於是陸振才瞄準了“旅遊商機”,先後開辦了農家旅館和民族手工藝店舖。由於生意起步早,經濟有了富餘,陸振才一家在村寨裏最先買了彩電、冰箱和電腦。

     如今的黎平正著力打造了以肇興為龍頭的“百里侗寨”侗文化核心景區,以八舟河為紐帶的國際康養度假基地,以翹街為核心的歷史記憶工程三台全域“發動機”,並著力構建鄉村圍繞旅遊發展、農業圍繞旅遊突破、工業圍繞旅遊轉型的新常態,引領“農文旅”一體化發展。陸振才説,肇興不斷壯大的旅遊市場給了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掙錢的機會,如果今後市場還在擴大,他也會進一步擴張自己的店舖。

     培育傳承人 打好特色牌

     為了堅持民族文化的活態化保護和傳承,實現旅遊市場可持續性發展,黎平積極開展了對民族文化的發掘、保護和傳承工作,培育出了多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

  圖片默認標題

     △非遺傳承人丁明煥正在製作工藝品。

     繡娘丁明煥就是其中一名省級非遺傳承人,以往她製作的工藝品都是繡來自己穿,現在肇興發展鄉村旅遊,外地來的遊客越來越多,堅定了丁明煥要把肇興民族文化和技術傳給下一代、推向遠方的信心。

     “以前油鹽錢都沒有,現在不用到山上幹活了,賣旅遊商品每個月能收入兩萬元左右,比過去翻了幾倍。”丁明煥指著手裏的一副刺繡説:“一個星期就能繡完,能賣到600余元,繡品賣成錢,多虧了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這門好手藝!”

     今年上半年,黎平縣共接待遊客164.5萬人次,同比增長40.02%,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02億元,同比增長41.39%。

     (綜合自 貴州日報 今貴州 貴陽網—貴陽日報)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