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G20再出發:構建包容聯動的全球發展治理格局

2016-10-03 09:13:56|來源:人民日報|編輯:何雨陽

  原標題:G20再出發:構建包容聯動的全球發展治理格局

  圖片默認標題

  製圖:劉 慧

  當前世界上面臨的很多問題,無論是貧困、難民危機,還是戰亂衝突、恐怖主義等,都能從發展落後上找到根源。

  面對重重挑戰和道道難關,各國必須攥緊發展這把鑰匙。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首次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核心位置。習近平主席在G20工商峰會開幕式上強調,要共同構建包容聯動的全球發展治理格局。在中方精心設計和全力打造下,杭州峰會成為G20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參與最廣泛、發展特色最鮮明、發展成果最突出的一次峰會。

  發展是杭州峰會的一面旗幟

  據有關統計,現在世界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7左右,超過了公認的0.6“危險線”。該數據背後,反映出的是世界範圍內越來越嚴重的發展不平衡問題。富國與窮國、富人與窮人之間的財富差距拉大,財富愈發集中于少數國家,少數大公司、大集團,而其餘的國家和群體則被排斥在共享世界經濟增長成果的大門之外。

  發展不平衡問題成為制約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大障礙。當前,全球正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危機。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有逾120萬人在歐盟28個成員國首次申請避難,人數是2014年的兩倍多。難民危機不僅給相關國家發展帶來衝擊,威脅地區和平穩定,也拖累世界經濟復蘇,影響國際秩序,還給恐怖主義帶來可乘之機。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發展環環相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從經濟角度來説,發展不平衡使得世界經濟增長缺乏內在支撐;從政治與安全形度而言,發展不平衡導致國家、地區的動蕩與衝突,滋生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勢力。“消除貧困和饑餓,推動包容和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國際社會的道義責任,也能釋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習近平主席指出。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高舉發展旗幟,對發展問題的關注和重視貫穿始終。正如“杭州共識”所言:“我們將確保經濟增長的成果普惠共享,滿足各國和全體人民尤其是婦女、青年和弱勢群體的需要,創造更多高品質就業,消除貧困,解決經濟發展中的不平等現象,不讓任何國家、任何人掉隊。”

  中國用行動向國際社會傳遞這樣一個信號:二十國集團不僅屬於二十個成員,也屬於全世界。比利時魯汶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格·蒂斯認為,中國主張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的同時,也將推動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個“首次”樹立起新的全球標杆

  杭州峰會首次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核心位置,首次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首次就支持非洲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開展合作。這三個發展領域的“首次”,讓杭州峰會在國際上樹立起新的全球標杆。

  峰會通過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強調,要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必須堅持包容性增長。“我們承諾將確保經濟增長的益處惠及所有人並最大程度釋放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的增長潛力。鑒此,我們將可持續發展作為二十國集團重要議題。”

  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杭州峰會率先邁出步伐,承諾將自身工作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一步銜接,努力消除貧困,實現可持續發展,構建包容和可持續的未來,並確保在此進程中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峰會通過的《二十國集團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列出了包括基礎設施、人力資源開發和就業、普惠金融和僑匯等內容在內的G20可持續發展行動清單,要求G20發展工作組于2017年G20峰會前提交一份全面具體的行動清單,梳理有關行動對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貢獻。

  為支持非洲工業化,G20首次就該議題採取集體行動,發起《二十國集團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倡議》,提出通過自願政策選項,強化包容增長,提升發展潛力,助力非洲減貧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杭州峰會從開始籌備,就一直把非洲發展問題納入議題,充分體現了中非緊密關係和中國的領導能力。”塞內加爾總統薩勒這樣對習近平主席説。

  前不久,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撰文寫道:“G20杭州峰會在中國的推動下,對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做出了新的承諾。這再次證明,如果沒有中國的引領、參與和創新,可持續發展目標將難以順利實現。”

  中國為全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杭州峰會召開前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首批投資項目——巴基斯坦M4高速公路(紹爾果德至哈內瓦爾段)項目開工儀式,于8月13日在巴東部旁遮普省紹爾果德地區舉行,這標誌著亞投行首個公路項目正式破土動工。這條高速公路的建成,將對改善巴基斯坦交通基礎設施和消除貧困具有重要意義。巴基斯坦總理謝裏夫在開工儀式上,感謝中方為巴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的大力支持。

  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亞投行首個投資項目的落地,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辦好自己事情的同時,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公共産品。

  截至2015年底,中國累計向166個國家和國際、區域組織提供4000多億元人民幣的援款,為發展中國家培訓各類人員1200多萬人次;中國率先發佈了《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同時支持相關領域國際合作,到2020年中國對聯合國有關發展機構的年度捐款總額,將在2015年的基礎上增加1億美元;中國歡迎世界各國加入“一帶一路”的朋友圈,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中國同30多個國家簽署了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産能合作……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説:“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平等相待,既把自己發展好,也幫助其他國家發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 中國用行動回答了如何構建包容聯動的全球發展治理格局,展現了和衷共濟的大國擔當和兼濟天下的世界情懷。英國《金融時報》文章認為,中方強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為今年的G20峰會奠定了基調。

  杭州峰會圓滿落幕,“發展”二字濃墨重彩地寫在了G20峰會的長卷上,為構建聯動型、包容型世界經濟注入滿滿的正能量。本次峰會就全球發展治理格局發出的時代強音將載入史冊,並如氣勢磅薄的錢塘江大潮,推動各國一道,為建設人人免於匱乏、獲得發展、享有尊嚴的美好世界而努力前行。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