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實力“圈粉” 文化自信再樹中國信心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4日電(記者 開可)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已于北京時間10月3日公佈,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獲獎。一年之前,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從那時起,中國草藥在全世界進行“圈粉”。
無獨有偶,在今年裏約奧運期間,中國拔火罐“風迷”奧運圈,“神秘的紫紅色印記”被世界所熟知。
幾個月之後的杭州G20峰會,美侖美奐的“最憶是杭州”刷爆朋友圈。《梁祝》、《高山流水》等中國元素惹人眼球,中國文化軟實力再次驚艷全球。
無論是中國草藥、拔火罐,還是《梁祝》等,都是中國文化的展現。作為軟實力的一部分,中國文化從未停止過它的世界之旅。
中國文化全球之旅 文化自信厚積薄發
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攝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表示,當今世界,要説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作為第四種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北京語言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鄭承軍認為,文化自信更能讓人“心悅誠服”,因為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相比,文化自信更傾向於人的內心,“潤物細無聲”。
文化作為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展示出的是中國人最深沉的基因代碼。習近平曾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如果説,中國草藥、拔罐、戲曲是中國文化帶給世界的剎那驚艷,那麼遍佈世界的孔子學院就是將中國基因持久地展示給世界。
據報道,截至2015年12月1日,中國已在13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00所孔子學院、1000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學員總數達190萬人。
據國家漢辦工作人員介紹,僅在非洲就有36個國家建立了45所孔子學院和23個孔子課堂。2015年,非洲參加孔子學院的學員數達到了91369人。
“隨著中非經貿文化教育往來的日益頻繁,非洲人對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的熱情日益高漲。當地越來越多的人對學習漢語、中國音樂、武術、茶文化、影視等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國家漢辦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了解,平均每年都有1萬餘人參與到孔子學院的教學中。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籍作家。諾貝文學獎評委之一、瑞典漢學家馬悅然曾表示,莫言的獲獎將會進一步把中國文學介紹給世界。
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位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中國草藥逐漸“風靡”世界。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美國有部分州已經開始種植中草藥。
在世界舞臺上看到中國文化早已不是稀奇的事件,但是讓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愛上中國文化,才是中國更近一步地擁抱世界。
屠呦呦獲頒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新華社記者葉平凡攝
根植中華傳統文化 文化自信青年先行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習近平如是説。
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陸游的“位卑未敢忘憂國”……中國文化給了中國人骨氣,也給了中國人愛國的赤子之心。
習近平可謂是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國門的“首席代言人”。每次在國際場合的重要演講,習近平對中國傳統文化都是信手拈來。在9月3日舉行的G20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在演講中用到了“輕關易道,通商寬農”“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而這只是習近平在演講中“推銷”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
在中國文化走出國門方面,習近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表示,要“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
作為主力軍,青年在中國文化的傳承、發展、創新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習近平曾多次和青年談及中國傳統文化。
2014年的五四青年節,習近平到北京大學與師生共同紀念五四運動95週年。習近平在談話中指出,“我們要虛心學習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們不能數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別國的發展模式,也絕不會接受任何外國頤指氣使的説教。”
2014年12月,習近平在澳門大學住宿式書院參與“中華傳統文化與當代青年”主題沙龍。他勉勵大家增強文化自信增強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骨氣和底色。
《北京大學學報》常務副主編劉曙光告訴記者,文化凝聚了一個國家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信仰習俗等。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面臨著文化的選擇,中國傳統文化要不斷地進行更新,同時吸收接受國外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精華部分。
鄭承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了解、傳承、創新是緊密聯繫的三個環節。首要環節就是對傳統文化了解,“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根,才能了解自己的魂和以後的發展。”鄭承軍説。同時,他還提到,青年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並不是將古代的東西直接“拿出來曬一曬”,而是將優秀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社會實踐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