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大掃盲!重陽節的習俗與禁忌

2016-10-08 13:44:35|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張雪梅

  傳統節日裏有四大祭祖節日,而重陽節就是其中之一。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存在,直到唐朝時期才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於是,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被定為重陽節。隨後,現代人為了提倡敬老、尊老、愛老等社會風氣,又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1.吃重陽糕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要吃月餅,然而知道重陽節要吃重陽糕的人,卻少之甚少。重陽糕與年糕相比較,前者要小得多。重陽糕是以米粉、豆粉為原料,外加栗子、杏仁等作為餡,製成糕點。後來人們為增加美感,將重陽糕製作成各種顏色的糕點,並在糕點上撒上桂花。因此重陽糕也有桂花糕之稱。  

  2.登高、插茱萸

  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從詩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可知,重陽節登高、插茱萸的風俗習慣早在唐代時期盛行。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在重陽節的這一天登高能夠躲避兇邪;佩戴茱萸所製成的香囊能夠消除災難。如今消災避難的寓意慢慢淡化,僅存過節的歡慶,而重陽節爬山登高的習俗仍然被沿用。

  3.賞菊、飲酒

  每年的重陽節恰逢是菊花盛開的金秋,詩人陶淵明以愛菊、詩酒出名。於是,後人效倣他並召集文人雅士賞菊、宴飲暢談,故重陽賞菊、品酒的風俗由此而來。  

  4.拜祭祖先

  珠三角地區有著重陽節祭掃祖墓、紀念先人的習俗,而福建沿海地區不僅有"三月小清明,重陽大清明"之説,而且每年九月初九也是媽祖離世的日子,信奉媽祖的人們也紛紛到媽祖廟祭祀、拜拜以求得庇祐。因此,這些地區的人們十分重視重陽節祭祖的風俗。

  5.艾葉水洗澡

  重陽節也叫老人節,年輕的人會將重陽糕贈送給長輩品嘗,而長輩們就會將事前準備好的艾葉回贈給他們,並讓他們在這一天用艾葉水洗澡,除去身上的兇邪。現代醫學也指出,用艾葉水能夠有效地驅除痱熱,避免蚊蟲叮咬。目前,海南的部分地區還存在著用艾葉水洗澡的風俗習慣。  

  重陽節的禁忌

  不能説節日快樂:相傳,在驪山腳下住著一戶殷實的農戶。一天,這戶人好心收留一位算命先生在家留宿,並待算命先生如貴賓。算命先生臨走前提醒了這戶人家:九月九,全家往高處走。這戶人雖很疑惑,但還是聽了算命先生的話,帶著菊花做成的糕點、美酒,全家登高遊玩。待到他們登上高處發現,山腳下的房子已被洪水沖毀。這回他們總算明白算命先生的話。所以,在原本有躲避兇邪寓意的節日裏,説"節日快樂"似乎有些怪異,説上一句"身體健康"更為恰當。

  忌房事:少數地區有'重陽節忌同床'之説,他們認為九九重陽,重九是陽數的極限,過後便是陰數。在這一天夫妻行房會使陰陽不調,容易引出其他禍患,不利後代繁衍生息。

  除了上面有關的禁忌外,少部分地區也流傳著"重陽忌煮飯""女兒出嫁未滿三年者忌諱回娘家"的風俗習慣。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